被視爲兩代首相之爭的馬來西亞第14屆大選用讓全世界都震驚的方式落幕。92歲的前首相馬哈迪率領希望聯盟扳倒了原任首相納吉領軍的國陣,完成馬來西亞建國61年來的首次政黨輪替。
當中最讓人錯愕的是和新加坡毗鄰的柔佛州,這個被視爲國陣在半島的堡壘連擋兩屆大選反風後,這次無力阻擋全民反撲的力量。柔佛身爲國陣陣營老大巫統的發源地,以及華人最大政黨馬華公會的最後防線竟潰不成軍,被希盟一舉攻破,柔佛一夜間風雲變色,從深藍轉紅。
柔佛是巫統發源地
柔佛是巫統發源地,被譽爲國陣在半島的鐵票倉,馬華在曆經兩屆大選的華人海嘯洗禮後,僅有的7國11州的其中4國2州就來自柔佛,加上柔佛共有26國56州的總席位,和霹雳同是半島最多議席的州屬,對國陣要執政來說影響重大。
柔佛有衆多在任的部長和副部長人馬在這裏老樹盤根,多年來投入不少心力經營,反風向來不盛,尤其是墾殖民區更是雷打不動,這和反風強盛的霹雳截然不同,讓國陣信心滿滿能輕松守住柔佛。
“得柔佛者得天下”,希盟這次盡遣能將圍剿柔佛,尤其是民行黨更是對准馬華來打。國陣顯然高估了自己在柔佛堡壘的牢靠度,也低估了馬哈迪對馬來選民的影響力,終究被淹沒在這場全民海嘯中。
落馬的包括多名部長級人物和政黨黨魁如原任衛生部長兼國大黨主席蘇巴馬廉,農業與農基工業部副部長兼馬華副總會長蔡智勇。
巫統方面更是損兵折將,內政部副部長努嘉茲蘭失守埔萊國席,還有麻坡國席、土團黨青年團團長賽沙迪擊敗原任首相署副部長拉查裏。原任國會議員兼天然資源及環境部副部長哈敏沙慕禮也在禮讓國席敗選。就連堅稱柔佛沒有馬來海嘯的看守州務大臣莫哈末卡立也在國州皆輸,還讓對手輕松獲勝,被選民狠狠打臉。
馬華署理總會長魏家祥在亞依淡國席的“王王對決”中以303票險勝民行黨的屠龍手劉鎮東,也是馬華全國競選39個國席中碩果僅存之人,贏得並不好看。
既然連最有把握的柔佛也守不住,國陣全國兵敗如山倒也是必然的。
受新加坡影響 柔佛求變力度強勁
新馬多年前本一家,以柔佛和新加坡的關系最密切,可惜兩國人民的地位因國家繁榮程度而不“相等”,馬來西亞人來新加坡主要是爲生計,每天塞車往返,相反的,新加坡人到柔佛消費居多,流量隨新元和令吉的兌換率而起伏。
看著新加坡的繁榮發展和安穩,反之自己國家卻不斷鬧出醜聞或發展不如人,都加劇柔佛人的民怨,渴求資源和土地相對占優的柔佛能仿效或跟上新加坡的發展節奏,也就更堅定了馬國人求變的決心,希望能追上新加坡的繁榮,學習井然有序的治國制度,以及讓馬國人最爲羨慕的良好治安。
若說馬哈迪的家鄉吉打是馬來海嘯的起點,那每天往返新加坡討生活的成千上萬馬勞則是全民海嘯的源頭,尤其是華人反風最強盛,無不排除萬難地回鄉投票,把這股反風帶到全馬各處。
國陣不管是真的沒察覺,還是選擇對民怨視而不見,抑或是自信過高,認爲自己的江山是無法撼動的,那這次大選就用血淋淋的代價來換取最好的教訓。
柔王室加持也枉然
在馬國王室中,柔佛王室可說是最受子民愛戴的,在老馬擔任首相的22年期間,幾乎和所有王室都“結怨”,柔佛王室的牙齒印是最深之一。
柔州王儲東姑依斯邁選前曾發表“船無需換引擎”論調,反對聯邦政權更叠。“如果船還能夠良好運行,就不要更換引擎。不要更換船長,而是允許蘇丹和我爲你們引導這名船長。”
他也同時挑起過去馬哈迪削弱王權的舊事,撻伐馬哈迪爲 “陰險”不可信的人。不過從大選結果看來,就算備受歡迎的王室出頭,也沒能爲國陣加持。
東姑依斯邁昨天在面簿恭喜勝選的各個政黨,但仍不忘重申王室的地位說:“我給你們的勸告是,永遠不要忘記柔佛是一個擁有本身主權、文化和特殊處事方法的州屬。我們這些服務柔州的人,事實上是人民的仆人。身爲服務柔州蘇丹政府的仆人,務必把捍衛柔州的主權與和諧放在第一位。”
柔佛蘇丹依布拉欣較早前則上載視頻籲請國家元首盡快委任新首相,以便組織新的聯邦政府。“我希望國家王宮今天就委任新的首相,因爲這是人民的利益,而不是我的利益或者個人的利益。致所有的子民,身爲柔佛民族,你必須接受人民的聲音,組成政府。爲了我的子民的利益,我不再浪費時間,並將和新政府合作。”
一軟一硬的態度,既向老馬伸出橄榄枝,也亮出維護王室尊嚴和提倡政權合平交接的立場,以維持柔佛的穩定。
對希盟政府來說,柔佛可是相當重要的州屬,當務之急是要維持穩定,讓柔佛人“馬照跑,舞照跳”,待新政府穩定下來後才來探討如何大刀闊斧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