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中有一些所謂特選中學或語特畢業生,其中更有結爲夫婦的,兩公婆的母語雖然不同,但是在職場以外的社交場合,都還是習慣在用華語交談。
當中的好幾對在爲人父母後,卻沒有延續這個習慣,而是把孩子當洋人一般對他們說英語。這大概也不是什麽再值得大驚小怪或嗤之以鼻的事情了,畢竟誰不望子成龍呢?他們的孩子在進入教育系統後,也就順理成章使用這個“母語”和老師同學互動,在跟我們這些叔叔阿姨長輩被迫講華語時就結結巴巴,詞不達意。
看到5月28日《聯合早報》的新聞報道說,教育部對小一新生入學時進行的調查顯示,同時使用英語和母語作爲溝通語的家庭,從1997年的83%,提升至去年的90%。報道于是得出結論說:“過去20年來,使用雙語的本地家庭有增加趨勢。”
我腦海裏第一個浮現的影像就是這些不跟孩子講華語的朋友。他們必然也屬于調查所以爲的那90%雙語家庭吧。
這個由第四代領導班子成員、教育部長王乙康透露的調查報告,延續了建國以來對于華文教育的態度。當年本地華教同左派學生運動、馬來亞共産黨、中國共産黨千絲萬縷的糾葛,使得華文教育成爲了高度政治化的敏感課題,政府和社會從來都沒有機會,好好地、理性地、專業地辯論它。盡管當事人陸續作古,課題的敏感性余威仍在。但是,再不走出這個陰影,結束毫無作爲的現狀,代價是會越來越高而且難以承受的。
我這裏無意自己去戴上“華文沙文主義”的高帽,只是想請問教育部,關于雙語教育的種種政策假設,是否立足于嚴謹的科學研究?教育部對于當前的華文華語教育成果(考試拿A但是生活裏無法表達自如)滿意嗎?那種誤以爲人腦猶如電腦,裝了華文就沒位子裝英文的無知,是否還繼續主導我們的政策討論?學術界最新的關于幼兒語言學習的研究發現,有多少被拿來作爲決策根據?
華語不如人 連英語也可能被趕超
“中國崛起”這個意象已經有點成爲失去意義的口頭禅了,大家平日念念有詞,行動上卻繼續我行我素。我們的下一代恐怕將在這樣的蹉跎中喪失日後跟中國同一輩人一較長短的能力。他們的華文華語能力自不必說,漸漸地連英文英語能力也有後來居上之勢。而我們還在爲新式英語是否是值得自傲的本土文化爭辯不休,個別到中國市場碰釘子而開眼界後苦學華文的孤例,還是沒能喚醒朝野的集體迷思。再不從雙文化精英的幻想裏蘇醒,我們所剩無多的國際競爭力將溫水煮青蛙般死去。
雖說“名不正則言不順”,但辯論華語是不是母語不是我這裏要討論的重點(華語當然不是主要從閩粵瓊地區南來的先輩的母語,只能說是獨立後的今天的新加坡華人應有的共同語言),但一個只是在課堂上單獨教導的語言,怎麽可能會是一個活的語言?且別說走出教室就毫無用武之地,連教室內也沒有太多機會使用。
教育部必須認真思考,除了華文一科,其他的人文科目,如中國文學或新華文學、曆史、地理等人文科目,應該也用華文作爲教學媒介語。唯有這樣,才可能擴大學生的華文詞彙、使用機會,進而提高他們的程度。
舍此不爲,而去做什麽雙語家庭比率增加的調查,只能讓有識之士看笑話。這件皇帝的新衣披太久了,還是裸身面對現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