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在馬來西亞華社吵得沸沸揚揚的課題鐵定是希盟政府究竟會不會或到底何時才會承認獨中統考文憑。統考文憑一直是馬國政治人物爲爭取華人選票而不斷被消費的課題,60年來從不停歇。
不過這次的爭議和反彈可說是最激烈的,皆因希盟在大選前“信誓旦旦”地承諾將承認統考,廣派定心丸,華社無不燃起最濃烈的希望。當然希望越大,伴隨的將是失望越大,那反彈自然就更大。
從教育部長馬智禮、教育部副部長張念群到民行黨議員黃書琪就統考課題在全馬掀起的風波,都讓希盟政府招致不少負評,更被敵對政黨尤其是馬華緊捉機會,對准民行黨開炮攻擊。
那到底是希盟政府態度U轉,不願承認統考,還是被無辜炒作?抑或是華社反應過激,應如民行黨不少議員所說,給予新政府更寬裕的時間“研究”?
馬智禮國會回答引風波 中文媒體慘當代罪羔羊?
教育部長馬智禮針對承認統考文憑的國會書面回答掀起熱議,黃書琪在面簿寫道,很多人問教育部長的書面回答是怎麽回事,是要用5年來承認統考嗎?她指有趣的是,大家是看了中文報的報道之後提出質問。
更有趣的是,黃書琪提供了自己的翻譯中文版本,從中文媒體的‘政府需要在5年內進行詳細研究,是否承認獨中統考文憑?”糾正爲“接下來5年之內,針對統考的任何決定,都會有全盤檢視與研究”。
張念群接著也開聲說:“他(馬智禮)重申承認統考是新政府的競選宣言,及強調承認統考不是‘百日新政’。可是,他有說‘承認統考須研究5年’嗎?沒有。”
選前:指天誓日 選後:玩文字遊戲
馬智禮沒說錯,承認統考的確是希盟的競選宣言而非百日新政,但問題是民行黨在選前攻擊國陣提出“考慮”承認統考的競選承諾時,曾信誓旦旦地高喊“希盟執政就承認統考”,無需考慮。
據《當今大馬》報道,張念群說:“國陣的最後一裏路60年了一直走不完。希盟卻在我們的競選宣言中承諾,一旦我們執政,我們將會承認獨中統考文憑,允許獨中生以統考文憑申請進入本地大學。”
接著還有詳情如入學資格是SPM國文單科優等,獨中生不需要報考SPM六個必考科目,而只是國文單科,還補充說相較于國陣要求董總修改曆史課程綱領或必需報考SPM曆史,才能承認統考文憑,希盟沒有開出這項條件。
更讓人信心倍增的是張念群說:“希盟承認獨中統考,這不僅是寫在我們的競選宣言,更是我們的首相人選馬哈迪在接受《星洲日報》的專訪中親口承諾。”和“承認獨中統考,希盟說到做到,貨真價實也不含糊!”
這讓希盟看來對承認統考已有全盤計劃,在改朝換代後張念群還表示“希望”今年內落實承認統考。雖然這是她的希望,但由一直提倡承認統考的張念群說出,肯定讓華社“相信”統考受承認指日可待。
結果卻連生事端,黃書琪歸咎于中文媒體的翻譯,但被馬華署理總會長魏家祥點出其翻譯完全“遮蓋”原文中的“承認”(mengiktiraf)字眼,正如選前民行黨用“考慮”(dipertimbangkan)字眼來重點攻擊馬華領袖是玩文字遊戲,並非真的是承認統考,如今黃書琪指翻譯出錯是否有異曲同工之妙?
再來,希盟是說會承認統考,但沒明確指用多久時間,如今用5年時間詳細研究還是5年內的統考決定必定經過詳細研究,單從希盟的競選宣言來看都沒有錯,就看你如何诠釋,更取決于你的政治立場。支持者和反對者吵來吵去,還不就是在玩弄文字?
馬來反對聲浪洶湧 承認統考前路崎岖依舊?
縱觀針對統考的課題,反對聲浪的最主要立場就是擔心影響馬來文的地位,連馬智禮也說教育部在作出有關承認統考文憑的決定前,會全面研究,絕不典當馬來文的國文地位。
政府在承認統考文憑資格的程序上,須優先化解社會大衆對統考生及其資格的各種不正確觀感,如統考生都沒修讀馬來文等。
背景:
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統一考試,簡稱統考,其所頒發的文憑稱爲統一考試證書(英語:Unified Examination Certificate),是屬于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的內部考試,只有華文獨立中學的初中三和高中三學生才可以報考。第一屆統考于1975 年舉辦。
1961年10月21日,馬來西亞國會通過了根據《1960年拉曼達立報告書》制定的《1961年教育法令》,除非接受馬來西亞政府獻議改制成英文中學,否則將不會獲得政府的津貼。當時不接受改制的華文中學自此被排除在國家教育體系之外成爲華文獨立中學。
盡管統考證書不被馬來西亞政府所承認,獨中畢業生無法在公立大學深造,然而馬國超過300所私立高校都接受獨中畢業生以統考證書進行報讀。此外,國外也有超過1000所公私立高等學府同樣認可統考的學術水平,接受統考生直接申請入學,包括新加坡、香港、台灣、中國(大陸地區)、日本、印度、澳洲、紐西蘭、英國、美國等。
馬來社群反對,因爲擔心承認統考等于承認華語
反對承認統考的理由耳熟能詳,不外乎統考不符國家教育體系,而最重要的就是馬來社群認爲承認統考等于承認華語後,將動搖馬來文作爲國文的崇高地位。
這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華社想來不了解爲何承認統考就會影響馬來文的地位,不少學者和官員認爲這是因爲馬來社群對統考認識不深,加上曆年來曾被政治人物用作炒作種族課題而被“妖魔化”,要消除誤解得需時進行“消毒”,不能急于一時。
以上所說,相信華社都懂,只是希盟選前言之鑿鑿,一副已有全盤計劃而胸有成竹的樣子,華社順理成章地就認爲希盟新政府肯定承認統考,只待何時公布何時是良辰吉日來履行承諾。
更別提承認統考面對的問題其實老生常談,不像國家經濟新政,直到真正改朝換代後才能了解到前朝政府留下的“爛攤子”有多糟糕,致使計劃趕不上變化,推行新政的時間得挪後,華社更不了解爲何統考之路橫生事端。
華社:模棱兩可的說法最可惡
或許此路突逢新變,才讓承認之路頓生波折,也或者選前低估了馬來社群的反對聲浪,需要時間去進行溝通,那就直接明白告知,華社不至于苛刻到要新政府立即馬上承認統考,但不少人其實期待希盟公布有條理的時間表,大家相信都能冷靜且平靜地等待進展,正如民行黨不少領袖所說,反正已經等了60年,再等一下不成問題。
但問題是馬智禮給個“模棱兩可”的回應,民行黨再來個“翻譯失准”等的文字遊戲,有欠誠意,就算張念群再跳出來說教育部將成立一個獨立委員會進行獨中統考的實情調查(Fact-finding)工作,且已設有時間表,只是不方便公開,還有民行黨國州議員揚言若政府沒有履行承諾,他們會引咎辭職,但人民對新政府的信心已有所打折,且辭職與否也非人民所願。
華社要的是新政府履行競選宣言,也就是承認統考,就算要體諒新政府的經驗不足才被人民“誤解”,被政敵借題發揮,但在經過不少類似的風波後,也應學會如何明確表達所要下達的意思,而不是在引起反彈後才補救。模棱兩可的說法是實在可惡,任由聽者自行诠釋,頓生不必要的事端,何苦來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