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未參加社團會館活動的紅螞蟻,對這類活動的印象仍停留在20年前那種“老態龍鍾”的場景。結果昨晚一踏進醉花林,就發現:咦,“畫風”變了。
眼看電梯門即將關閉,紅螞蟻趕緊快步跑向前。電梯裏帶著兩名女兒的年輕新移民媽媽幫紅螞蟻按了“開門鍵”。電梯門關上後,兩名頭上編著漂亮辮子的小女孩立即興奮地用字正腔圓的華語一唱一和道“媽媽媽媽,待會兒就能唱好聽的歌曲了”、“是啊是啊,能唱好聽的歌兒”。
接著,兩名小女孩化興奮爲行動,開始用糯糯的聲音歡暢地練歌。在安靜的電梯裏聽到這兩把天真響亮的歌聲,紅螞蟻的心情瞬間大好。年輕的媽媽回頭對紅螞蟻和電梯裏的另一名客人笑了笑,帶點小尴尬,但更多的是對女兒們的寵溺和驕傲,以及一份說不出的自在。
還沒抵達現場,紅螞蟻就已經感受到今時今日會館活動的生命力,以及新移民後輩的那份熱切期待。
第二屆社會公益日活動主題:公益你·我·他
昨晚的活動是由福建會館、潮州八邑會館、九龍會、江蘇會組成的新加坡社會公益聯盟主辦的第二屆新加坡“社會公益日”頒獎典禮。紅螞蟻作爲今年的社會公益日媒體支持機構,自然要去捧場。
今年的社會公益日活動以“公益你·我·他”爲主題,誠邀公衆介紹他們過去兩年(自2017年起)如何向社會推廣公益理念,將他們參與各類公益活動的圖片、視頻或文字提交給九龍會參賽。由前國會議員李玉雲、新加坡報業控股華文媒體集團主管李慧玲、新加坡國立大學講師鍾韻宜博士和新加坡江蘇會會長周兆呈博士組成的四人評審團,最終選出七組“公益大使”和六組“公益之星”。
每組“公益大使”各獲得四家會館共同捐出的5000元善款,“公益之星”則各獲得1000元善款。
獲獎的13個團隊無一例外都將總額4萬1000元的善款捐贈給各自想要資助的慈善團體。受惠團體包括:志願福利團體SPD、MWS(Methodist Welfare Services)樂齡活動中心、“希望狗兒救援”組織(Hope Dog Rescue)、新加坡慈濟、AWWA特別教育學校以及Blue Cross慈善機構等等。
讓人眼前一亮的“公益大使”,是本地一個由兩名新娘化妝師發起的“助年長者理發義工團”。該團體目前已召集到10多名義工,每月都會前往日愛療養院爲百多名年長者理發。理完頭發的年長者看起來更加精神,護理人員也更容易爲他們打理。
公益慈善活動是新移民融入新加坡的有效平台
“公益大使”的獲獎者也不乏新移民團體,包括近年來在本地相當活躍的九龍會,以及因熱愛環保而成立了“J.O.E (Just One Earth)環保組織”的年輕新移民。另一個新移民團體江蘇會義工行則獲頒“公益之星”。
九龍會會長陳文平一上台就發自內心說:
“感謝新加坡這個美麗的地方,這個寶島,給我們有美好的生活,所以我們非常感恩。希望通過這些慈善公益活動,帶領我們的會員融入社會,爲一些弱勢團體作出貢獻。”
身爲此次活動主賓的內政部兼國家發展部高級政務次長孫雪玲在活動結束後接受紅螞蟻專訪時說:
“其實公益活動,慈善活動都是包容的,是博愛的。所以通過這樣的活動呢,新移民團體還有本地的宗鄉總會可以一起交流一起參與,可以增進兩個群體這方面的互相的認識。在做公益的活動時,也同時在給新加坡的社會作出貢獻。所以我覺得這是非常有意義的。”
孫雪玲較早前在致辭時也指出,熱心公益和慈善向來是新加坡華族的優良傳統,多年來爲國家的種族和諧和社會穩定作出了巨大貢獻。
潮州八邑會館和新加坡福建會館是兩個曆史非常悠久的本地會館,在幫助弱勢群體上向來不遺余力。九龍會和江蘇會則是兩個年輕的新移民團體,通過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幫助新移民更容易地融入新加坡社會。
去年的首個社會公益日,四大會館各自捐贈一萬元幫助弱勢群體(不分種族與宗教)。加坡回教研究會(Pertapis)獲得其中兩萬元,本地的七個福利理事則共享剩余兩萬元善款。
誠如孫雪玲所說:
“公益不僅僅是救助和捐獻,更重要的是讓有需要的人士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和愛護。社會的每個階層,每個團體,以及每一個人都能夠伸出溫暖的雙手,發自內心地關注身邊需要關注的人,讓我們的社會更加不離不棄。”
本地的宗鄉會館正在不知不覺中蛻變。本地的新移民也在通過實際行動,一點一滴融入新加坡社會。
溫暖慈愛的力量,最能融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