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有一天你扭開罐頭想爲午餐“加料”的時候,發現裏面不是金槍魚,而是一個個扭曲的迷你四肢?要是你嘴饞的時候拿起一顆糖果,卻發現差點送進嘴巴裏的是一個嬰兒頭?
那你一定是誤拿了她的藝術品。
27歲的新加坡女子林琪璇,綽號“Qimmyshimmy”,白天是設計師,夜幕低垂的時候化身成獵奇藝術家。一塊粉嫩嫩的軟陶,經她的神手;一番塑型、上色、烤制後,成爲糖果包裝裏的嬰兒頭、罐頭裏的牙齒、糖果販賣機裏的心髒。
她從日常生活裏接觸的物品找尋靈感。雖然正職是設計師,但她“希望創造出能夠表達我內心世界和怪異的東西“,因此在業余時間持續經營她的興趣——雕塑。
林琪璇表示:”我一直以來都被反感又具有吸引力的藝術品或物品所吸引。” 她覺得自己的作品就好比那些逼真的洋娃娃,大家覺得它們很漂亮精致,卻不願意和它們睡在同一間房間。
林琪璇喜歡自己的作品看起來很細膩珍貴,卻有少許令人毛骨悚然的元素。與其創造過目即忘的作品,她更希望自己的能讓觀衆産生很大的情緒反應:“不是非常喜歡,就是十分討厭”。
自稱”意外的雕塑家“的林琪璇是約6年前參加新加坡國家藝術協會的青年學徒計劃(Noise Singapore)時開始制造軟陶雕塑的作品,給了她一個突破自我的挑戰。這一系列作品的起源是農曆新年時,她從丟棄的開心果殼找到靈感;想象殼中包的不是果實,而是嬰兒的頭。
嬰兒在人們的印象中總是惹人疼愛的,但當他們的頭出現在糖果包裝裏、四肢擠在罐頭裏,不免使人情緒複雜。
從作品中可以看到嬰兒沉睡的表情被林琪璇准確刻畫,配上不同奇怪的包裝,撞擊出不一樣的火花,引起網友熱烈討論。有的認爲越看越可愛,但還是有人不能接受這詭異的藝術感。
除了嬰兒頭,她也樂于創造其他迷你型的怪異雕塑作品,如身軀、手臂、心髒、豬等。
她在Instagram上的一篇文裏指出,她的每一個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不會大量制作,而且每個作品平均要用一星期時間完成。雕塑的像真度如此高,原來是因爲她會用自己的化妝品爲“器官”、“嬰兒”上妝,令顔色顯得更自然。
是創意還是病態?
自從林琪璇開始發表這一系列的作品,觀衆便持有正反兩極評價,也毫不拘謹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即使最近亞洲新聞台采訪了她、請她介紹自己的藝術品,還是有不少網民在視頻底下留言,表示不滿。
有人覺得這些藝術品使人做惡夢:
這是藝術嗎!!!???任何暗示人祭(的作品)都是令人厭惡的。如果一個人看過這些恐怖的東西後不做惡夢,那他就失去自我、甚至毫無人性了。
有人還“出自于好意”,建議她去看醫生:
創意跟病態之間只有一絲界限,她就比較偏向于後者。爲了安全起見,她應該去看看醫生。
但是,也有人非常欣賞林琪璇的藝術品,留下好評:
身爲設計師,我愛上了林琪璇的藝術品,因爲它挑戰了我們的底線——什麽程度的東西會讓我們感到不舒服?我相信藝術品應該像她的一樣富有爭議,才能激起人們的討論。
我想看到更多她的作品,它們真的很非比尋常!
如何定義藝術的好壞?
許多人對她的藝術作品議論紛紛,但紅螞蟻想向他們問一句:藝術的好壞,該如何判定?
藝術不像科學一樣,有一定的公式和對錯。那該如何評價一件藝術品的好壞呢?是視覺上的美觀嗎?那麽林琪璇的藝術品那麽細膩、又栩栩如生,不就是值得欣賞的嗎?爲什麽那些承受不了怪異東西的人就直接斷定她的藝術品是不好的?
林琪璇獨特的創作看起來似乎不只是表現不安的氛圍,而對于許多世事也有所批判。例如包在保險套中和藥包裝中的嬰兒頭,就好像是在對于避孕、墮胎這件事提出自己的看法。
若人們嘗試理解藝術品後的創作理念和藝術家想傳遞的信息,可能就不會覺得林琪璇的作品是惡心的了。因爲她正是透過使人感到不舒服,激起他們思考藝術品的意義。
近年,她也頻頻在世界不同國家辦個展,走遍澳大利亞、美國、意大利、英國,甚至也在新加坡展示過她的藝術品。可見林琪璇在世界各地都有欣賞她作品的人,只能說那些不喜歡的人有眼不識泰山。
藝術不需被人理解
看到林琪璇的作品被人抨擊,讓紅螞蟻想到以前關注過的一位印度尼西亞行爲藝術家——麥拉蒂·蘇若道默的作品《Exergie-黃油舞》。
顧名思義,在20分鍾內,她在一塊塊黃油上不斷跳舞、摔倒、爬起。通過一次次摔倒後的站起來,麥拉蒂想通過作品表達的是對自己的生活有一種不確定性的恐慌,和堅持下去的精神。
但不曾深入理解就抨擊她的觀衆,卻只把她當成笑柄。這篇作品被人拿來當笑話,不停在網上轉載,她飽受網友的嘲笑,被批評爲“荒謬”。
對此,麥拉蒂也只無奈表示:“藝術家不必被理解。”
是啊,也許只有藝術家最理解自己的創作,所以他們在這條路上始終是孤獨地前進。
也希望林琪璇不要理會旁人的批評,不忘初衷,堅持自己的創作,讓全世界看到這位新加坡年輕藝術家的異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