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A水准會考于上個月22日放榜,而剛好台灣的大學學科能力測驗(簡稱學測)也在三天後(25日)放榜。
在高中畢業生們都在爲考獲的好成績歡呼的同時,台灣的學生卻得面臨另外一種壓力。
“你有什麽成功的秘訣分享給學妹學弟嗎?”
“你在備考的時候有經曆過什麽挫折嗎?”
“你一天花多少時間學習?”
就算考得好,還是不能從壓力解放;因爲學校會把狀元們的個人資料告訴媒體朋友,請他們前來采訪,順便爲學校打打廣告,做免費宣傳。
有時候,采訪學生還不夠;連家長也得出面分享如何支持備考中的孩子。
就這樣,每逢放榜季就會有許許多多的成功故事洗版,連各大補習班也喜歡把狀元的名字刊登出來當廣告。
面對這種現象,台灣學生們終于忍無可忍,發起了聯署和抗議活動,反對這個制度,要求終結崇拜學霸的文化。
有當地學生團體“風狗浪.港都學生思潮”在面簿發起“終結放榜新聞:拒絕成功模板,停止制造神話”活動,質疑放榜新聞內容的意義與問題,不但向學校和媒體喊話,更呼籲各校不要外流學生個人資料。
他們也在網上發起聯署書,如今已獲得至少九千三百人響應,各界人士都表示支持,包括學生、畢業生、上班族,甚至家長。
也許會有蟻粉覺得考得好被媒體采訪,不是一件很光榮的事嗎?在新聞上看見考生分享成功故事,准考生們不是會感到很勵志嗎?
那你大錯特錯了,讓紅螞蟻來告訴你爲什麽學生其實不喜歡這樣的現象。
原因一:侵犯學生的隱私
發出抗議的學生團體在面簿上提到一起事例:一位前年的受訪者提到,當時在校長和主任一一介紹完受訪同學後,媒體就開始追問他們“有沒有什麽特別的故事?”
如果回答沒有,媒體則會繼續追問或誘導他們說出關于自己家庭等私人資訊,甚至在40分鍾的訪談結束後,還留了兩位“故事特別精彩”的同學下來單獨受訪。
因此,學生們批評,比起表揚學生或是賦予學生話語權,放榜新聞更多是刺探學生私事,再將其剪裁爲符合大衆口胃的故事,以制造話題或沖高點閱率。學生多半沒有和媒體應對的經驗,也不曉得說出的話又會如何被媒體呈現,斷章取義、做出荒謬結論更是時有所聞。
去年放榜的時候,就有一起勵志故事似乎報道得太過火,受網民批評侵犯學生的隱私。
去年以優異的成績考上醫學系的馮姓女學生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自己和學霸男友交往,兩人一起讀書,讓她的成績從“吊車尾”一路進步到能考上台大醫學系,男友決定重考,希望來年考上醫學系去當她的學弟。
當時這個戀情被媒體大肆報道,不料近日又爆出這名女學生和重考男友分手、移情別戀大學同系學長。當地媒體便遭網民批評新聞沒營養,記者爲沖高點閱率,八卦女學生的私人感情,其實是不道德的。
把學生的私事當成社會的消遣還真嗜血。
原因二:與其分享喜悅,更像在爲學校打廣告
一放榜,學校就會把狀元的個人資料整理好,發出採訪通知,一邊等著記者進到學校來采訪學生,一邊把滿級分榜單貼滿學校,校方之間展開一場滿級分人數競賽。
每年一到這個時候,報紙版面上、電視新聞台裏、人人口中比較的,都是“哪間學校有多少個滿級分?”彷彿成功就只有那個樣子,學生的生命裏就只有這點可取,學校拿學生的名字貼滿紅榜打廣告天經地義,而整個社會也就只有這件事值得關心。
學生團體認爲發布放榜新聞的意義已被扭曲;與其是分享學生榜上有名的喜悅,更像在爲學校打廣告,把學生當成校方的辦學績效工具。這套歪風也加深了升學主義下對成績和“成功”想像的迷思。
原因三:死板地定義“成功” = “取得好成績”
成功是什麽?是只要在考試中表現優異就可以算是人生勝利了嗎?
發起聯署的學生團體表示,這些新聞或許採訪了不同學校、撰寫了不同的故事,但傳遞的都是同一套“成功學”。它給定了一塊模板,告訴社會,這些能站在這裏的學生,就是“成功”的樣子——那就是學業上的、在升學考試裏取得的滿分。
這場展示不只是純粹無害的故事分享,它所傳遞的訊息再制造了升學主義對“成功”的想像,把這兩個字定義在“取得好成績”的框架裏,進而要求學生去追求、選填某些普遍被社會重視的高分科系(醫學系、法律系等)。
在這樣的文化底下,學生不被鼓勵去探索或開發自己的興趣和潛能;而就算學生有了自己的志向,也時常被迫不能自主的選擇,扼殺了更多元發展的可能。
並不是每個人的成功都需要新聞報道獲得認可,因爲每個人所追求的成功不一樣。
活動響應全台灣 連蔡英文總統也力挺
此活動受到各界矚目,連台灣總統蔡英文也在面簿上發文表示支持:
我認爲,考試總有好壞,人生不該被考試局限,分數也不是教育唯一的價值,不能讓放榜新聞,限縮了我們對成功的想像。
我非常佩服同學們獨立思考、爭取權益的勇氣!我們要和孩子們,一起勇敢追求夢想、不怕挑戰和失敗。孩子成功時,我們給予掌聲;失敗的時候,更要給予鼓勵。
也有在職校長跳出來表示支持,在學生團體的面簿留言贊揚他們:
謝謝同學們,你們自己該由你們自己來定義,你們要好好深深去探索自己,理解自己的天賦,知道自己的專長,明白自己的個性,找到自己願意投注一生的事業或工作,然後決定成爲什麽樣的人,並對自己負責,爲自己的一生而努力。
我是新屋高中校長,我支持,我連署,你們的訴求是10余年前我擔任教務主任最想要做的事,今天你們做了。
這次總共有八校簽署承諾書、超過十五校以上做出拒絕接受媒體採訪、停止主動發送新聞稿、停止召開記者會等初步的變革。
對于一個完全是學生自主發起的活動來說,在短時間內獲得那麽大的響應,是非常可觀的壯舉!
爲什麽有些學校拒絕聯署 仍然召開放榜記者會?
台中一中校長認爲,體育、藝術表演成績優異,媒體報道都不會有爭議,爲何學業成績好的學生就不能公開表揚?而且有一些家境不好,條件比較差的學生努力爭取到好的成績,也值得大家來參考;若他們缺少曝光,可能會錯失獎學金機會。
南投中興高中校長則說,都市明星高中學生不缺舞台,但鄉下社區高中的學生若有好成績應該讓它們有機會展現出來。在尊重學生爲前提下,該校依舊發布學測成績。
是啊,有些面對困難時逆境而上、考取好成績的學生,還是值得大家多認識、學習他們永不放棄的精神。
聯署彰顯學生渴望改革的精神和行動的力量
由一個學生團體發起的活動,竟然能在短短幾天內響應全台灣,號召社會的力量,成功說服超過15所學校做出改變。他們能夠勇敢地發出自己的聲音和想法,不論對錯,比起沉默或是背後私底下的討論來得有意義;台灣學生行動的力量讓紅螞蟻不禁感到佩服。
雖然短短幾天的活動已在上個月25日落幕,並不代表放榜新聞的議題就此結束。就像學生團體在面簿上提到的一樣,改革“這條未盡之路我們才正開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