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白米粉、參峇(Sambal)炒啦啦、還是炒粿條和叻沙裏的‘血蚶’,或是自助餐上的青口,在新加坡的美食裏總少不了貝類海鮮,而馬來西亞則是本地貝類海鮮的主要貨源之一。
不過,今天馬國媒體傳出,當地專家發現馬六甲海峽河口出現重金屬汙染,影響那一帶的貝殼類生物,促請當地人減少食用,避免患上重金屬中毒感染疾病!
登嘉樓馬來西亞大學海洋科學及環境系海洋生物科助理教授王明全(譯音)配合2019年浮羅交怡國際海事與航空展(LIMA) 在3月13至22號,從登嘉樓(Kuala Terengganu)至浮羅交怡(Pulau Langkawi)丹絨冷蒙港口進行研究。
其團隊研究發現馬六甲海峽河口出現砷、鎳、鉛及水銀重金屬成分,並指具有重金屬汙染風險的地區包括柔佛水域、巴生港口及槟城河口一帶。
他告訴馬新社說,
水質出現重金屬成分將間接汙染海洋生物的食物來源,且基于貝殼類動物停留在棲息地覓食,所以當水域受重金屬汙染,海洋生物也受影響。
“因此,若有關海域被上述重金屬汙染,它將連帶汙染貝殼類生物及食用它的人類。”
王明全說,
重金屬汙染對人體的影響是慢性的,所以鮮少民衆意識到重金屬汙染可導致人們患病。
所以愛到馬國尋吃的蟻粉們,可能要避開貝殼海鮮啦!
詢及爲何馬六甲海峽水域重金屬汙染程度比南中國海較嚴重時,王明川指馬六甲海峽地勢較以及該區日漸增加的工業區,是引起汙染的主因。
他說,河口河流較弱,導致重金屬容易擱淺,長期下去將成爲河流的沉積物。
他促請馬國政府及有關當局采取嚴厲行動及提高執法工作如提高罰款或給予更嚴厲的懲罰,以對付輕視或導致馬國海域受重金屬汙染者。
“我們也不希望造成逾2000人健康受影響及111所學校暫時關閉的金金河化學汙染事件重蹈覆轍。”
重金屬對人類有什麽影響呢?
砷、鎳、鉛及水銀等重金屬會增加肺癌、腎衰竭、神經損傷、骨質疏松風險,還會引起惡心、皮疹及肺炎,對健康構成威脅。不過,因爲重金屬對人體的影響是慢性的,所有只有長期食用這些受重金屬汙染的貝殼類,才會出現這些症狀。如果你最近吃了該地區的海鮮,不要擔心,一點點可能不會傷害你。
那麽對我國有什麽影響呢?
紅螞蟻在這個月正式成立的新加坡食品局(Singapore Food Agency)網站上找不到本地進口貝殼類海鮮的相關數據,不過在2017/2018年的年度報告中,找到新加坡在2017年進口了3萬7893噸“其他海鮮”,而國人人均食用的“其他海鮮”只有6公斤。
這裏的“其他海鮮”指的是魚類以外的海鮮,也就是除了貝殼類,還包括國人最愛吃的螃蟹、蘇東、蝦等非貝類海鮮。這麽看來,本地人吃貝殼類海鮮還不算太多。
另外,魚商總會會長李文昭去年也曾說過,本地魚産和海鮮的貨源主要還是印度尼西亞,占了四五成,將近一半。其余地是從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和中國等國家進口海鮮。
而且2017年本地自己生産了582噸“其他海鮮”,位于東北部和西北部的沿海漁場除了養殖魚類外,也養殖貝類海鮮。
愛吃貝殼類海鮮的蟻粉們,如果擔心從馬國進口的有可能受汙染,可以選擇本地或其他國家及地區入口的。說不定,菲律賓、高雄也會毛遂自薦來推銷他們的貝類海産呢?所以,蟻粉不用愁著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