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紅螞蟻寫過今年1月至3月的裁員人數有3230人嗎?
好消息是,人力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今天在國會上透露,今年第二季度的裁員人數下降了,只有2300人。
蟻粉一定很好奇,楊莉明今天在國會上爲何會無端端提到裁員人數呢?
那是因爲淡濱尼集選區議員朱倍慶在口頭詢問時向人力部長提問:
- 以往經濟蕭條時,人力部所推出的那些協助工友留住工作機會的措施有多大成效?
- 如果新加坡的經濟繼續放緩,工作機會流失,人力部有什麽措施可以援助工友?
經濟放緩 ≠ 經濟蕭條
楊莉明在答複朱倍慶的詢問時,首先澄清了兩個經濟概念:經濟放緩不等同于經濟蕭條。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是一場經濟蕭條(Downturn),但我國目前的情況只是經濟放緩(Slowdown),與十年前截然不同。
“2009年上半年,本地裁員人數超過1萬9000人,在那段非常時期,原本全年裁員人員是在1萬5000人左右,可是單在2009年上半年,就有多達1萬9000人被裁。據一些分析人士預測,在那場經濟蕭條時期,約有多達10萬個工作機會消失。在那之後,裁員速度沒有上升。在2019年第2季度,裁員人數保持在2300人的低點。整體就業增長放緩了,但不至于停滯不前。”
換句話說,雇主們在請人方面雖然變得比較謹慎,但大部分還在繼續請人,沒有裁退員工啦。
四大企業板塊就業增長強勁
楊莉明還透露,就業增長最強勁的板塊包括:
1)資訊與通訊業(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s);
2)社區、社會及個人服務(Community, Social & Personal Services);
3)專業服務(Professional Services)
4)金融服務(Financial Services)
不過,楊莉明在國會上說這番話之前,金融業界卻上演了一場“計劃趕不上變化”的“連續劇”。
作爲香港資産規模最大,在亞洲金融板塊表現一向不錯的彙豐銀行控股,昨天(8月5日)發布了上半年業績報告後,突傳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首席執行官範甯(John Flint)在任職18個月後,宣布離職的消息。有消息稱,51歲的範甯是因爲與彙豐控股主席馬克·塔克(Mark Tucker)意見相左才提出辭呈。
《海峽時報》今早報道,彙豐銀行准備在全球裁員4000人(約全球員工總數的2%),新加坡也將受到沖擊,但沒具體說明本地有多少職員會被裁退。
除了彙豐,金融板塊內的其他銀行如花旗集團(Citigroup)上個月也宣布,准備裁減交易部門的數百個工作崗位。同月,德意志銀行(Deutsch Bank)也宣布將在全球裁員1萬8000人。
彭博行業研究分析師威廉姆斯(Alison Williams)當時接受美國媒體訪問時指出:“今年上半年銀行收入普遍下滑,周期性前景不佳,結構性客戶挑戰仍然存在。因此,我們會看到各銀行進一步裁員。”
全球經濟放緩,老年員工會否首當其沖?
朱倍慶也想知道,公司在不得已必須裁員時,年長員工是否會首當其沖?
楊莉明答說,人力部出台了不少親年長員工的計劃來幫助這些年紀較大的工友,包括:特別就業補貼計劃(Special Employment Credit),以及重新設計工作津貼(WorkPro Job Redesign Grant)等,來協助企業留住年長員工,幫助他們維持生産力,繼續在職場作出貢獻。
在特別就業補貼計劃下,凡聘請月入不超過4000元、年齡在50歲或以上的員工的雇主,將可獲得高達8%的補貼。
人力部也會集中精力出台一些能夠在中期乃至長期支持年長員工的措施。因爲在接下來10年內,隨著我國人口老化,本地年長員工將會顯著增加。目前一些相關措施與建議已提交勞資政三方檢討、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就能有具體的建議與大家分享。
爲保障本地員工就業機會,人力部會否考慮削減外勞人數?
朱倍慶接著又問,人力部至今采取了哪些措施來保障本地員工的就業機會,會否考慮削減現有外籍員工的准證配額(quota),將飯碗還給本地員工?
楊莉明答說,人力部在今年三月的財政預算案辯論中,已經宣布收緊外勞配額,將公司可聘用的客工比率頂限(Dependency Ratio Ceiling)自明年1月起,從40%減至38%,然後在2021年1月,進一步減至35%。國會在辯論財政預算時一致認同,降低外籍員工配額才是可持續的做法。
在本地服務業方面,人力部也會從明年起,將最低月薪2300元的外籍員工S准證配額(quota),從15%減至13%,然後在2021年進一步減至10%。首當其沖的將是飲食業、零售業、清洗業以及醫療看護等服務領域。
楊莉明說,目前的經濟放緩與2008/09年的經濟衰退在本質上有很大的區別,我們該問的是:經濟放緩或衰退的區別是什麽原因造成的?是結構性因素還是周期性因素,還是兩者都有?然後再加以對症下藥。
外籍員工從事的多是本地員工不想做的工作
《海峽時報》上個月刊登的一篇文章顯示,在本地樂齡護理領域當中,有70%的直接看護者都是外勞。相比之下,澳大利亞只有32%,日本低于10%、香港和韓國則低于5%。這些外勞平均服務年限爲2.8年,相比之下,新加坡居民和永久居民在這個領域的平均服務年限則是3.4年。在醫院工作的本地員工和外籍員工的服務年限會較長,平均爲7.8年,工資也較高。
瑞興西餅店的執行董事黃再發上個月底接受《海峽時報》訪問時指出,相對于經濟放緩,他更擔心服務領域外籍員工准證配額的緊縮。
他說,經濟放緩還不至于直接沖擊他們的生意,畢竟人們天天還需要吃面包,但烘焙師傅卻是越來越難請,薪水也越來越貴。黃再發說,瑞興目前聘有七八十名烘焙師傅,有一部分是直接聘自中國。然而隨著中國西餅業的騰飛,許多烘焙師傅多選擇留在中國。
“以往,月薪1600新元至1700元就能請到一人,現在沒有至少2000新元的,他們都不想過來新加坡。”相比之下,本地的烘焙師傅跳槽率高,“新加坡駕Grab私召車每個月可以賺3000元,時間又可以自由掌控,又有誰會願意當烘焙師傅呢?”
被裁退的員工別灰心,有工作小組幫你配對工作
楊莉明在答複時透露,人力部在2016年成立了一個工作小組(裁員應對就業援助小組,Taskforce for Responsible Retrenchment and Employment Facilitation)來幫助被裁退員工尋找工作機會。
這個小組會積極聯系那些被裁工友,及時幫助他們進行工作配對,尋找匹配的工作機會。這個小組也同時也連續裁退員工的雇主,確保他們在裁員時,負起應盡的責任。
部長說了這麽多,不外就是想派定心丸給國人,告訴大家目前只是經濟放緩,別擔驚受怕,飯碗依然有保障。蟻粉們是相信自己的直覺,還是部長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