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警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前夕警告,香港激進示威者會在當天發動暴力襲擊,勸請市民當心。
反送中抗爭運動要在10月1日給北京好看,加強施壓,本來是預料中事。但香港警察的這番警告,也被一些人解讀爲警察爲自己在當天的強力執法做鋪墊。
果不其然,10月1日當天,警察首次實彈開槍,而且一共開了6槍,一名18歲高中男生胸部中彈,送院急救。
我最先看到的是開槍刹那的10秒鍾視頻,後來看了較長的事件視頻,才意識到事件是因爲示威青年主動埋伏圍攻警察,並且在沖突中圍毆一名倒地的警員,另一名警員見狀拔槍警告,卻被其他示威者攻擊,這才開槍的。
後來看到中彈學生的同學群情悲憤,集會示威,有的還手持“解散警察”的牌子,覺得在這種高度情緒化的氛圍裏,香港真的已經是顛倒黑白,是非不分了。
事實上,香港警察跟任何城市的警察一樣,主要職責就是維持社會的秩序,暴力示威破壞社會秩序,警察自然就必須出面鎮壓,否則就是失職。
那些攻擊警察的黑衣青年,或許自認爲是在爲民主自由而戰,那些不參與卻同情支持黑衣青年的港人,也相信自己的抗爭是正義的,可是破壞社會秩序被警察鎮壓,也是必須的代價。
因此而怪罪警察,甚至要求解散警隊,就不亞于自殘了。試問,香港的治安還是不是示威者所推崇的價值呢?
內政部長兼律政部長尚穆根在內政部長頒獎典禮上,針對香港警察所面對的挑戰,提出新加坡觀點的反思,因而值得談一談。
首先,這反映了行動黨政府未雨綢缪的習慣。
任何負責任的政府都不可能不留意香港的治安挑戰。尚穆根的發言,反映了新加坡政府完全沒有掉以輕心,意味香港的亂局不會在新加坡發生。這是讓人欣慰的,至少它顯示政府還沒有傲慢到看不見潛在的威脅。
其次,尚穆根把問題的性質歸納爲政治,也是相當准確的。
警察畢竟只是在執行任務,真正治本的應該是從政者。所以尚穆根強調部長必須站出來,其實間接批評了港府躲在警察後面,沒有出來承擔應有的責任。林鄭月娥最近才開始同市民對話,爲時已晚,但亡羊補牢,希望還是能扭轉當下這種惡性循環的陷阱。
香港所面對的問題,不是警察所能解決的。暴亂底下的民怨,還必須在政治上解決。
不過,香港畢竟不是新加坡,港人沒法真正用選票懲罰他們所不滿意的特首,所以最終只能在街頭用暴力泄憤。
新加坡人則每四五年都可以從選票表達意見,所以相對穩定。但是,隨著各地民粹主義興起,世界經濟可能衰退,新加坡人的民生壓力會隨著提高,而政府最近不斷立法防範假新聞和外國幹預,可能也會不智地阻斷反對意見的自由表達,這也可能讓潛在的不滿最終在街頭爆發。
當然,假新聞和外國幹預都是真實存在的危險,可是政府必須避免這些立法被誤解爲打壓言論自由。
自由看起來虛無缥缈,但從香港這個東方之珠一夕之間淪爲無政府的地獄,自由的蠱惑力絕對不能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