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過去的屠妖節,本地一天內發生了兩起謀殺案,死了三條人命。紅螞蟻在翻看報紙時,發現兩案子都有一個共同點:事發前,不是一個而是好幾個鄰居聽到吵架聲、毆打、撞擊的聲音,甚至是救命的喊聲。不過多數人都不以爲然,有的卻不想介入他人的家事。
第一起案件發生在10月27日清晨5時46分左右,地點是宏茂橋6道第633座組屋三樓的一個三房式單位內,54歲中國籍妻子王淑珍疑似用刀活活把睡夢中的丈夫砍死。
附近的好幾名鄰居受訪時都說,事發單位半夜時曾傳出吵架聲,後來在清晨5時傳來10多次撞擊聲,像是撞擊牆壁的聲音。有人甚至聽到有人大聲喊救命。然而卻只有一名鄰居出外查看,不過去錯樓層所以沒發現什麽不對勁。
同層鄰居說,涉嫌謀殺的中國籍妻子疑患有抑郁症,最近更曾向他訴苦丈夫有小三,還稱小三要殺她,鄰居當時聽了還安撫她,說真有其事就報警。
第二起則發生在同天晚上7時許,地點是聯邦道第7A座組屋7樓的一個四房式單位。22歲拳擊高手吳立恩前一晚與母親大吵了一架後涉持刀刺死母親,再赤手空拳打死90歲外婆後逃下樓。附近鄰居也說,事發時聽到樓下有單位傳出大聲的喊叫聲和尖叫聲,似有人在吵架,當時並不以爲意。
涉嫌謀殺的吳立恩案發當天曾撰寫關于毒品和大麻的博文,內容令人感到擔憂。
兩起命案,幹案前都有一些蛛絲馬迹可尋,事發時也曾引起鄰居的注意。如果親友和鄰居提早發現並幹預,是否能避免悲劇發生呢?
紅螞蟻提出這個問題不是要興師問罪,更不是要讓大家去公審鄰居和親友,而是想讓大家思考和討論:如果我們鄰居家也傳來吵架和打鬥聲,我們可以做些什麽?
這個問題在蟻窩討論時簡直是炸開了鍋!
案例一:害怕報錯案
紅螞蟻的友人分享說,有一次聽到鄰居家傳來小女孩持續狂哭的聲音,擔心小女孩是家暴受害者,于是她報警了。
經過警察的一番調查後,小女孩原來只是和弟弟吵架,哭得一發不可收拾。
友人慶幸小女孩沒事的同時,也懊惱自己爲何自找麻煩。
怎麽說呢?友人解釋說,因爲自己是報案人,除了會被抄下身份證號碼,還必須留在現場協助調查至完畢,整個過程漫長,讓她倍感壓力,最後還搞了個烏龍。
問及友人下次如果再聽到鄰居的異常吵鬧聲,還會再報警嗎?友人遲疑了一會兒,說會再三考慮。
不過友人說,當時警察告訴她,警方甯願大家報錯案,總好過錯失了救人的機會。
不夠還是要溫馨提醒,別有事無事都打999。濫用者除了會接到勸告和警告信外,也可在雜項罪行(公共秩序和騷擾)法令下被提控,罪成可被罰款最高兩萬元,或坐牢最長五年,或兩者兼施。
如果蟻粉也因爲害怕報錯案而卻步的,請繼續往下讀。
案例二:甯可報錯,不可放過
紅螞蟻的小夥伴也分享兩次報警的經驗,以及他自己設的“報警與否”准則。
他說,住家附近的一個單位不時會傳出吵架聲,一般他會留意有沒有演變成打鬥聲,若沒有就當作普通的夫妻爭吵。
有一次,他聽到該單位傳出動粗的聲音,擔心事情會升級,有人會因此傷重或面臨危險,就立即報警了。
警察過後上門處理了事件,但是他並沒有八卦地進一步打聽發生了什麽事。
不久後,又有單位傳出動粗打架的聲音,他又毫不猶豫地再次報警。警方當時在電話上告訴他,整座組屋只有他打電話報了警。他說:
“不能聽而不聞,如果連我都不報警的話,或者想著會有其他人報警,別那麽多管閑事,萬一有人真的被家暴出了人命,真的就錯失了一個救人的機會。”
他還說,警察的介入除了能勸架,還能給那些鄰居提供相關的援助和協調,避免家暴再度發生。
案例三:錄下吵架聲,交由警察判斷
紅螞蟻的另一小夥伴也說,隔壁座有一戶鄰居會定期傳出爭吵聲,她常猶豫是否要報警,始終沒進一步行動。
她解釋,因爲那些“爭吵聲”對于她來說或許非常激烈,但對于別人而言卻不一定。
但她看了最近發生的命案後,決定下次再聽到類似的吵架聲,不會再袖手旁觀,會考慮錄下吵架聲,然後交給警察或專業人士進行判斷是否有必要介入。
案例四:敲敲鄰居門,緩解裏頭緊張的局面
紅螞蟻想起2016年看過的這個由社會及家庭發展部制作的“打破沉默,阻止家暴”系列視頻。雖然是防家暴的視頻,但紅螞蟻覺得也適用于發生在家中的其他形式的暴力行爲。
雖然大家都聽到鄰舍的謾罵聲和動粗聲,卻沒人“挺身而出”。一名老婦人鼓起勇氣,敲了對方的門,送上笑臉和蛋糕,緩解了緊張的局面。
這個視頻呼籲公衆如果聽到鄰居家裏傳來尖叫聲或喊叫聲,可以敲敲門看看他們是否需要幫助。這個小舉動有助于緩解對方家中的緊張局面,或許能阻止暴力行爲發生。
案例五:發現鄰居的任何不妥,可向其親友反應
這兩起案件,一個嫌凶曾被鄰居懷疑患了抑郁症;另一個嫌凶在網上發了關于毒品的博文。雖然不知這些是不是導致嫌凶幹案的原因之一,但紅螞蟻關心的是:若鄰居向我們申訴自己的問題,或者我們無意間發現親友有暴力傾向,應該怎麽辦?
是不是可以聯絡其家人、親戚或友人表示慰問,間接向對方表示關心?
紅螞蟻非常明白大家不願生事,怕舉報後和鄰居相處尴尬,甚至遭到報複的心理。我們或許也會擔心弄巧反拙,如果對方無顔面對後果,一時想不開,又或者插手後激怒對方,反而讓事件失控,自己應該會愧疚一輩子。
可是同樣的,如果因怕事而錯過了救人的黃金時刻,也會內疚一輩子啊。
目前,住在租賃組屋的國人都有社工、義工定期上門進行家訪,去了解和關心他們的需要。對于那些住在其他戶型的組屋的國人,他們遇到問題時,靠的就是親友的關心以及鄰居的守望相助。
再健全的法律、再完善的措施,也需要家庭成員和鄰居扮演“第一救助者”的關鍵角色,協助察覺不妥,並敲響警鍾,引起當局注意,才能給與最及時的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