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行動黨上周的黨大會,像個誓師大會,黨領袖呼籲黨員積極准備打一場硬仗。
大選不遠了,但會不會就在12月速戰速決?
關心這個問題的人不少。反對黨不想自己措手不及,很多市民都有出國度假的大計。
大選如果閃電舉行,有職務在身的,包括一些公務員和媒體人(如紅螞蟻),不得不銷假上班,還可能賠上預付的旅費,是一件既傷心又傷財的事。
沒有職務在身的人,很多也不想錯過大選;不想失去投票的機會,更不想錯過競選期間那個熱烘烘、很不一樣的新加坡。
就此來看,12月有無大選,影響國家政治,也關系個人福祉,很值得探究一番。
紅螞蟻爲此爬梳了曆屆大選資料,結果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在三、四十年前,人民行動黨特別喜歡在12月舉行大選,而且都是在聖誕節前兩三天。
這些大選日期是:1976年12月23日,1980年12月23日以及1984年12月22日。
執政黨當年對12月情有獨鍾?還是純屬巧合?
領導人沒公開說過,專家也沒分析過,不過當年的咖啡店政論家倒是提出了好些理論,綜合起來主要有三:
其一,在那個年代,薪金制度比較簡單,很多商家和政府機構一年只發一次花紅,而往往是在12月佳節之前派發。紅花到手,心情比較舒暢,怨氣比較小,執政黨開出的各式苦藥也比較容易吞下。
其二,12月靠近聖誕節期間,美國式聖誕歌曲悅耳動聽,商場酒樓晝夜播放,街頭巷尾彌漫祥和福音,加上美酒美食當前。在那個年代,人們過年過節才有機會暴飲暴食。在這個美好的氛圍中,人們火氣沒這麽大,執政黨說什麽也比較中聽。
其三,12月是雨季,經常連日大雨。競選群衆大會遇上大雨,人潮勢必減少,反對黨的損失大過執政黨。在那個沒有互聯網、信息不暢通的年代,人們難得聽到慷慨激烈的反對言論。競選期間,湧向反對黨的群衆大會的人潮,也只有滂沱大雨阻擋得了。
上述都是平民百姓的政治理論,沒經證實,不過從當年的選舉成績來看,12月大選對執政黨來說不失爲聰明選擇,讓它維持了一黨獨大的局面。
後來,也就是在1984年後,大選不曾在12月舉行,原因不詳。其中兩次是在1月初,近年來更常在9月和5月。
或許隨著社會和時代的改變,哪個月份舉行大選差別不大,選情不受影響。
一個最大的改變是網絡時代的到來。政治戰場轉移到網上,信息暢通無阻;執政黨和反對黨的支持者,天天都在網上較量過招,把自己的政見攤放過來。競選期間的群衆大會依然熱鬧,但它的效應不再那麽關鍵。
此外,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以往過年過節才有的美酒佳肴,變得更稀松平常,節日的氣氛對選情影響不大。
還有,12月出國度假者衆多,投票的人減少,爲大選成績添加變數,而這不一定對執政黨有利。
以上種種因素,加上時間的緊迫,執政黨應該沒有必要趕在下個月舉行大選。(如果紅螞蟻過幾天打聽到確鑿消息,再告知衆蟻粉,好讓大家放心度假去)。
順便一提,政府已表示要提高消費稅,並且會配上援助配套。消費稅是一劑苦藥,非得配上各式可口甜點,否則選民很難下咽。甜點配套的推出和宣傳,需要一番鋪陳,倉促不得。由此推論,大選大約不會在北半球的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