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只要一支智能手機在手,幾乎沒有辦不到的事。
沒空挪動身軀出門覓食?打開手機應用程式就能讓人把熱騰騰的美食送上門。家裏出現一只讓你心髒暫時停止跳動的“小強”?滑滑手機花點小錢說不定還真能搬到救兵。
再不然,沒有實體報章能看的日子,略顯自己與社會脫節?打開紅螞蟻網站,還是能讓你輕輕松松略知天下一二事……
資訊科技的爆炸性成長,讓許多人們所熟悉的事物不再以原來的面貌運行。例如,有它不是萬能,但沒了它卻絕對萬萬不能的:
去銀行辦事的人越來越少了
午餐時間,紅螞蟻正興致勃勃打開手機的麥當勞應用程式,准備兌現買一送一的特別優惠,路上迎面而來一名Uncle,襯衫的右口袋露出了顯眼的銀行存簿。
這和星展銀行總裁高博德(Piyush Gupta)今年9月接受彭博社專訪時陳述的一項數據形成了有趣的對比:
“過去幾年星展銀行的實體分行人流量每年減少了5%。”
近年來許多本地銀行紛紛開始啓用應用軟體,網絡銀行(Internet Banking)的風氣愈來愈盛。紅螞蟻已經想不起自己上一次到銀行辦事是啥時了,但打開手機應用程式查看自己沒什麽長進的銀行存款卻是家常便飯。
無論如何,再怎麽不去銀行辦事,畢竟心裏也還有個底,最壞情況下仍可前往分行處理賬戶的相關事務。
但金融管理局今年6月宣布開放業界申請的純數碼銀行就不是這麽一回事了。
簡單來說,純數碼銀行和傳統銀行的最大差別是,前者沒有任何實體分行、沒有親切友善的銀行職員、甚至連提款機都沒有,整套金融交易流程全部都在數碼平台上完成。
蟻粉可以這麽想象,數碼銀行是一間銀行,但沒有任何一磚一瓦構成服務客戶的據點,開戶、轉賬、貸款等金融服務都只能在數碼平台上進行。
金管局將發出五張純數碼銀行執照
國務資政兼金管局主席尚達曼今年6月宣布,當局將開放五張純數碼銀行執照供科技公司申請,其中兩張執照發給全面數碼銀行(digital full bank,簡稱DFB),另外三張執照則發給批發數碼銀行(digital wholesale bank license)。
雖然都叫數碼銀行,但全面數碼銀行和批發數碼銀行的服務客群和繳足資本額有很大的不同。全面數碼銀行的資本門檻爲至少15億元,可以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務,反之批發數碼銀行的資本門檻雖然只要1億元,但只能服務中小型企業和非零售客戶。
《海峽時報》報道,總部設于新加坡的共享平台巨擘Grab和本地電信巨頭新電信今日(30日)宣布將合組財團申請全面數碼銀行。雙方宣布,Grab和新電信將分占六成和四成股份。
新電信和Grab是最新宣布競標全面數碼銀行的公司,《聯合早報》早前也曾報道職總創優企業合作社(NTUC Enterprise)和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有意合組財團,聯手競標全面數碼銀行執照。
數碼銀行執照究竟花落誰家,明年年中預計會有解答。
事實上,本地銀行都已順應趨勢開發了各種數碼應用平台,但仍保留著爲數可觀的分行。這裏指的數碼銀行則是實打實的“數碼”,絕對不會讓你在本地找到任何一處實體據點。
最怕存款變不見?
“可是這個所謂的數碼銀行是沒有實體分行的wor,安全的嗎?”
紅螞蟻相信蟻粉或多或少會有這種疑慮,但事實上,金管局對開放數碼銀行已做好一套完備的過濾機制,想申請數碼銀行執照的業者必須跨過幾乎和傳統銀行一樣嚴苛的門檻,才有望入場成爲玩家。
以全面數碼銀行爲例,金管局將分兩個階段逐步開放業者運營。獲得執照的業者必須確保運營狀況良好才能進入下一階段,以保障客戶的權益。
第一階段(入門)
- 以受限全面數碼銀行(restricted DFB)形式運作
- 繳足1500萬元的資本額
- 個人存款上限爲7萬5000元
- 總存款上限爲5000萬元
- 只能接受商業夥伴、員工和相關者等一小部分人的存款,以及提供簡單信貸和投資産品
第二階段(成爲全面數碼銀行)
- 只有在第一階段業者的運營狀況良好,金管局才會放行使其成爲全面數碼銀行
- 可爲零售客戶提供存款服務,且存款數額無上限
- 繳足資本額提高到至少15億元
- 符合金管局各項資金流動性要求,包括維持至少100%的淨穩定資金比率(net stable funding ratio、簡稱NSFR),以及100%的流動性覆蓋率(liquidity coverage ratio,簡稱LCR)。
- 上述要求條件和本地其他傳統銀行一樣,以確保業者在市場動蕩時期仍有足夠的流動資産
金管局並未強制規定業者必須在多少時間內達到第二階段,但當局希望獲得數碼銀行執照者能在3到5年內成爲全面數碼銀行。
金管局同時也禁止數碼銀行加入現有的提款機或存款機網絡,數碼銀行的客戶只能通過銷售點電子轉賬服務(EFTPOS)提取現金。
與此同時,競標數碼銀行執照者也必須是新加坡公司,同時必須具備至少3年以上科技或電子商務領域的經驗。
最最最重要的是,全面數碼銀行和所有傳統銀行或金融公司一樣,必須參與新加坡存款保險公司(Singapore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 簡稱SDIC)的存款保險計劃(Deposit Insurance Scheme)。
受保頂額爲7萬5000元,也就是如果存放款項的銀行真的有什麽“三長兩短”(大吉利是),存戶仍然可以拿回最高7萬5000元的老本。
不是要嚇你,但事實上除了全面數碼銀行,擁有實體分行的傳統銀行也會有倒閉的風險。所以這個存款保險計劃至少能夠保障大部份存戶的權益,7萬5000元是一個經過精算的數字,本地多達91%的存戶能獲得全額保障。
高昂的繳足資本額、資金流動性要求,以及存款保險計劃等金管局設下的嚴格條規,至少能確保入場成爲玩家的全面數碼銀行不是什麽外強中幹的阿貓阿狗,一受打擊就脆敗。
沒有“人味”的數碼銀行有什麽吸引力?
”好了,安全問題解決了,但一般傳統銀行也有數碼平台(如應用程式)能使用啊,而且還有實體分行作爲求助的最後途徑呢,全面數碼銀行憑什麽吸引客戶使用他們的平台進行金融活動?“
全面數碼銀行沒有分行,自然也不會有銀行職員處理客戶的查詢和接收意見等,少了“人味”是全面數碼銀行最大的劣勢。
但恰恰也是不設實體分行這個特點構成了全面數碼銀行的最大優勢。
不設分行,全面數碼銀行自然可以省下大量租金和人力等營運成本。省去的成本能允許他們提供更低廉收費的服務,包括提高存款利息和降低貸款利息,最後爽到的當然是用戶喽!
此外,許多本地傳統銀行都設有最低存款額,每月存款額低于最低存款額的用戶必須支付2元不等的手續費,以應付日漸上升的行政開支,但沒有這項煩惱的全面數碼銀行卻完全可以不設最低存款門檻,存戶想存多少錢都不是問題。
另一方面,礙于傳統銀行的借貸要求較高,中小型企業和家庭往往難以申請到微型貸款,全面數碼銀行和批發數碼銀行剛好可以填補這個市場缺口,以靈活的方式協助中小企業融資。
現代人雖然不至于一分鍾幾百萬上下,但如果得花一點時間到銀行排隊拿號碼,或利用原本可以飽食一餐或大睡一頓的午休時間到銀行辦事,面對滿滿的人潮應該也不會有幾個人能有好心情。
全面數碼銀行既然標榜不設分行,自然也不會叫你去排隊受氣。一部手機點擊幾下,開戶、轉賬甚至貸款都是短短幾分鍾就能信手拈來。
全球都在搶食數碼銀行這塊大餅
資訊科技的發展,讓金融市場也迎來一場沒有硝煙的革命,全球業者搶著分食數碼銀行這塊大餅。
數碼銀行在傳統銀行轉型較慢或金融市場較不發達的市場更是無往不利,包括中國、韓國、東南亞、非洲和一些歐洲地區都開始湧現數碼銀行的商機。
其中作爲全球最大移動支付市場的中國,單在2018年就有277兆人民幣(約54兆新元)的移動支付交易額。
馬雲旗下的螞蟻金服(Ant Financial)設立的網商銀行(MYbank)和騰訊投資參股的微衆銀行(WeBank)是其中的佼佼者。螞蟻金服和騰訊同時也進軍香港市場。香港目前已經發出了8張數碼銀行牌照,並預計在今年內開始營運。
《聯合早報》報道,螞蟻金服對本地數碼銀行計劃感到“感到雀躍”,有可能出手申請我國的數碼銀行執照。(注:這裏說的是“金”螞蟻,都是螞蟻,紅螞蟻只有看熱鬧的份,人生啊……)
本地的星展銀行2016年在印度推出純數碼銀行digibank,短短18個月就吸引到160萬名客戶,其在印度尼西亞推出的數碼銀行也有超過40萬客戶。
馬國國家銀行也于上周五(27日)宣布將開放5張數碼銀行執照供業者申請。
當印鈔廠都快混不下去,到處是無現金交易的情境估計也快上演了。
金融服務數碼化是大勢所趨,但自認跟得上科技時代的紅螞蟻面對麥當勞的點餐機都得搞老半天,更何況上了年紀得長者。要習慣傳統金融服務的他們丟掉存簿,投入數碼銀行的世界好像還是有點強人所難。
不過,紅螞蟻十年前其實也難以想象爸爸媽媽時至今日,居然能熟練地打開手機的Youtube觀看視頻,津津有味的表情甚至比紅螞蟻還浮誇,科技的魔力和極限總會令人出乎意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