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出國,入境當地後還要隔離14天,才能展開在行程。新加坡和中國雖然開通了“快捷通道”,能讓一些人免除14天隔離,不過依然需要准備各種文件,申請過程也繁瑣,在出發前和入境後都必須進行冠病檢測,還要通過專人專車等,確保整個出行呈閉環方式。
即使順利獲頒簽證,也要繼續等待一票難求的國際航班,不再是“說走就走”的旅程了。
《聯合早報》記者日前就親身體驗了從新加坡飛往中國上海的過程,出行過程中增添了哪些防疫步驟,又要如何做准備等等。
不觸屏辦登機
裝有紅外傳感器的自助登機辦理櫃台,乘客只要將手指靠近屏幕,無需觸碰屏幕就可選擇按鍵,降低病毒通過觸屏傳播的風險。
位于樟宜機場第一與第三搭客大廈的超過160個自助登機櫃台都將逐步安裝近距離傳感器,從而降低病毒通過屏幕傳播的風險。這些櫃台的屏幕也已噴塗防毒塗層,達到抗菌消毒作用,塗層有效期爲三個月。
“刷眼刷臉”自動通關
移民與關卡局在樟宜機場第一與第三搭客大廈推出共67個全新自助出入境通道,采用多模態生物識別系統,通過掃描眼睛虹膜(Iris)與面部特征爲乘客進行身份驗證。從今年4月起,面部與虹膜識別已代替指紋,成爲出入境通關時驗證乘客身份的首選方式。
“刷眼刷臉”自動通關系統流程在去年11月開始試行,原本預計2022年起全面落實全新通關程序,疫情促使新科技加快落地。
或許讓人最大的安慰是,因爲國際航班減少,樟宜機場的人流大幅下跌,所以辦理登機手續的速度非常的快。
記者還發現登機的乘客全副武裝,超過半數乘客都身著連體防護服,戴著N95口罩、面罩和帽子,還有些人連鞋子都用一次性鞋套保護起來。
記者溫馨提醒說,包裹得太嚴實可能會導致體溫偏高,她就看到有人在登機前需要“脫衣”降溫,再重新排隊測體溫。另外,連體防護服也讓上廁所變成一樁麻煩事。
測量體溫和填寫健康申明卡
進入候機室,乘客會領到上海防疫須知和入境旅客健康申明卡。記者也建議提前進行網上申報,並截圖保留申報碼,在抵達上海後能派上大用場。例如向檢疫人員出示之前健康申報碼,可以領取到冠病采樣單和檢測試管等。
出于安全考量,許多中短途航班已暫停機艙餐飲服務,飛往上海的五小時航班自然也不例外。
該名記者乘坐的新加坡航空公司飛往上海的航線已暫停機艙餐飲服務,各種物資都在登機前發放,包括裝著零食和飲料的手提袋、裝有口罩、濕紙巾和洗手液的防疫包,還有機上娛樂系統用到的耳機。
紅螞蟻早前也分享過,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6月3日發布了最新的機艙防疫措施。
飛行途中也會再次測量體溫
起飛三小時後空姐再度露面,不是端茶送餐,而是來測量體溫,檢查是否有乘客出現不適症狀。
降落後中國海關人員登機檢疫
飛機降落後,所有乘客必需留在座位上,等待中國海關防疫人員進入機艙檢疫。
防疫人員會和機組人員核對乘客名單,並確認乘客是否預先上網提交入境健康申報。已提交申報的乘客可分批下飛機,一些手機連不上網而無法申報的乘客,只能留到最後才下飛機。
接受冠病檢測
乘客進入機場大廳後,向檢疫人員出示之前健康申報碼,可以領取到冠病采樣知情通知書單和檢測需用的試管。
來到采樣處後,防疫人員會同時進行血液采樣、鼻咽拭子采樣以及口咽拭子采樣,全套檢測確保結果最精准,但全程只需五分鍾。
前往集中隔離點
做完冠病檢測,就可以進行通關和領取行李的常規步驟。
領完行李後,在上海有固定住處的人根據住址前往各區接待點,其他人則必須到統一安置點等待前往集中隔離點的巴士。
記者從飛機降落上海到離開機場,共花了一個半小時。
她認爲雖然要經過繁多的申報和檢疫環節,但嚴絲合縫的檢疫程序,以及爲此投入的大量人力和物力,讓上海能夠在第一時間發現並攔截疫情。
作爲每日入境人數最多的中國城市,上海的累計境外輸入病例位居全國之首,但迄今尚未發生輸入病例引發的本地傳播。
以下是《聯合早報》記者所拍攝的疫情中飛往中國上海的記錄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