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裝精張愛玲寫過:在政治混亂期間,人們沒有能力改良他們的生活情形。他們只能夠創造他們貼身的環境——那就是衣服。
我們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裏。
衣服能說的故事,除了剪裁、款式和布料,還有很多很多。這些故事,和人有關,和所處的時代也脫離不了關系。無論是衣食住行或豐衣足食,衣都擺在第一位。
這幾年在積極轉型的亞洲文明博物館,策展方向也越來越時尚和好玩,不久前叫好叫座的展覽就和服裝有關——《郭培:中華藝術與高級定制服裝》。
博物館今年4月份開放的新展區《時裝及紡織品》,不巧遇上疫情,7月中旬重開,它是本地首個以服裝及配飾爲主角的固定展廳,喜歡看漂亮衣裳和首飾的人,不要錯過。
這些靜態的服飾及首飾,除了自身物件的精美之外,還訴說著關于亞洲曆史、文化及身份認同的故事。展廳每年都會更換展品,打頭陣的系列,是約40件由清朝至新中國成立的中式服裝。
在中國封建時代,服裝,是一種權利的象征,展示的是身份的等級。
黃色龍袍是天子的衣裝,仔細看那些精細的刺繡,難怪那麽多人想當皇帝。其中一件紫色的朝服,將各種寓意美好的菊花、蝙蝠及萬壽,貴氣和福氣繡滿在布料上,據說慈禧太後也有類似同款。
貴族的衣裳一點也不能馬虎,這做工精細的女性馬甲,一身都是吉祥如意,以銀絲刺繡而成的葡萄象征豐裕,連紐扣都有雙喜字樣,穿上這樣的衣裳能不吉利嗎?
20世紀初流行元寶領,這種高領設計,甚至能高至下巴,把女性的頸項完好的遮掩起來,這設計估計就是張愛玲看不慣的圓筒式元寶領。
她在《更衣記》這篇書寫中國女性服裝演變的著名散文裏寫著:
(圓筒式元寶領)緊抵著下颔,肌肉尚未松弛的姑娘們也生了雙下巴。
這組短襖和長裙,流行于20世紀初,稱爲文明新裝。
設計風格也開始受到西式服裝的影響,刺繡的花樣出現了玫瑰等西式圖騰,寬大的喇叭袖和西方流行的主教袖(Bishop Sleeve)相呼應,而布料也是進口自西方的浮花面料,漂亮得很。
進入民國,女性的地位越來越高,對自己的身體越來越有自信,穿著也越來越奔放。旗袍的設計也由遮掩身材慢慢演變到展示婀娜的剪裁。
1930年代,旗袍成了中國都市女性的“國服”,時髦的上海成了現代旗袍發光發亮的舞台,各種花樣百出,從此至今,旗袍成了中國女性的優雅象征。
展廳裏的一些旗袍面料還帶有西式符號,比如極具裝飾主義元素的幾個圖形,及毫無意義只爲了添加“異國情調感”的俄文字母,外國元素也滲透到旗袍的設計上。
相對于女性,中國男性的服飾設計就低調多了,但仔細看,還是有不少漂亮的刺繡和細節。
滿人統治的清朝,漢族男子也得蓄留辮子,清朝覆滅後,辮子被禁,人們紛紛剪掉辮子,假辮子竟然也盛行起來,需要突出中國人身份的時候,就會戴上假辮子,需要強調自己開明、西化,就將辮子拿掉。服飾是狡猾的,能讓人能隨時轉換身份。
一件看似平平無奇的中山裝,其實也有不少故事。
展出的中山裝出自著名的北京紅都公司,不少老師傅都曾經爲毛澤東量體裁制中山裝,紅都的中山裝制作手藝還被列爲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毛澤東喜歡穿中山裝,因此中山裝在西方被稱爲Mao suit。
中山裝據說也是孫中山1908年提倡並改良設計的,除了象征中國新氣象之外,設計也帶有濃厚的“中國風”。
衣服上的四個口袋就分別代表了禮、義、廉、恥;5粒紐扣成就了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的五權分立;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決定了袖口還必須有3粒扣子;而後背整片無縫則表示國家統一。
知道了這些,把中山裝穿在身上會不會顯得過于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