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家女傭案已在法庭審結,有關案件已來到公衆輿論法庭,接受一場更爲嚴厲的公審。
女傭莉雅妮已經無罪釋放,如今面對審議的是相關執法和司法人員和程序。
官方承諾開展的檢討,必定引起公衆緊密追蹤、議論。在電子網絡時代,人人手機在手;廖家女傭案,幾乎無人不曉,無人不談。
如此形勢下,官家有官家的檢討,民衆有民衆的審議,同步進行。
很有墨水的網民形容這是現代版《窦娥冤》,不過我們自诩爲現代文明法治社會,檢討應該在陽光下進行,必須經得起嚴格的審視,必須讓民衆心服口服。
好些民衆擔心:發生在女傭莉雅妮身上的,也可能發生在他們身上。
對此,有人分析說,莉雅妮沉冤得雪,不就證明新加坡司法廉明公正?
但是,另一些人提醒:女傭如果沒遇上陳成安法官和阿尼爾律師,她就是是21世紀的窦娥了,告無門訴無路冤沉不白。
這不僅是一起刑事案,還折射出千絲萬縷的問題:社會價值觀、貧富差距、體制的公正與否等。
女傭案引發極大義憤,民間言論沸騰,政府小心翼翼的回應,先讓執法和司法機構表明檢討的意願,後有內政兼律政部長尚穆根說明政府的立場,其他政要都沒表態。
尚穆根以緩和的語氣說,政府嚴肅看待法官的判詞,必將認真檢討,並且做出必要糾正。
與此同時,他呼籲民衆避免先入爲主,先別認定或猜測錯在哪裏。
他說,
“相關部門開展檢討時,不應該自我維護,但也不應該變成一種獵巫行動。”
“檢討工作必須公正,找出真相,確定原因,然後糾正偏誤。這麽做,我們才可向公衆交代,才可維持公衆對體制的信心。”
部長的談話引來另一波的輿論。好些民衆顯然還不放心,表示熱切期待官方檢討和交代。
一個普遍的疑問是:廖家和女傭,身份地位懸殊,是不是造成查案和司法人員先入爲主,未查未審就已經認定一方有罪?
抑或是,在權貴面前,執法人員即使心有疑問,也不敢窮究深查,以免冒犯?
從陳成安法官的判詞來看,人們這樣的疑慮不無道理。
在未來幾個月,在這個事件上,社會大衆,人人都是法官,都帶著自己的觀點和情感。因此,檢討工作不僅要做得徹底公正,還必須讓百萬人覺得徹底公正,這對有關當局是一大挑戰。
這個事件牽涉到更爲深廣的問題,關系民衆對整個體制的信心:這是個人人平等的社會,還是有權有勢的人享有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