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快讀
  • 旅遊
  • 生活
    • 美食
    • 寵物
    • 養生
    • 親子
  • 娛樂
    • 動漫
  • 時尚
  • 社會
  • 探索
  • 故事
  • 科技
  • 軍事
  • 国际
快讀

朝鮮對外宣傳改變策略,大秀溫柔不再凶巴巴

2021 年 3 月 9 日 三水三木

朝鮮宣傳機器有多厲害,大家應該都領略過,還記得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2018年來新加坡參加特金會,隨行的朝鮮官方攝影師記錄了“偉大領袖”的訪問全程,爲了朝鮮人民的“著想”,把新加坡拍成了上世紀80年代的感覺?

最近朝鮮在對外宣傳上又更上一層樓!

在推特、YouTube、 哔哩哔哩(bilibili)和微博等平台上,都相繼出現拍攝手法更現代化、體現朝鮮日常生活溫和美好的一面的視頻和博客來“圈粉”,試圖向國外群衆傳遞朝鮮生活的美好願景,消除“貧窮國家”、“朝鮮人沒有自由”等印象。

這些類似Vlog和短紀錄片的視頻,吸引到許多年輕人及外國觀衆。究竟是誰制作的,目前尚無法得知。不過據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和英國廣播公司BBC猜測,這些賬號可能與朝鮮官媒或國家附屬媒體有關聯。

由說得一口流利英語的YouTube博主恩雅(Un A)展現平壤生活的視頻,被認爲是對外文化宣傳項目的一部分。

先不要討論“網紅們”展現的是不是真實的朝鮮人生活,這些“宣傳視頻”著實越做越吸引人,讓外國人有機會窺探這個神秘的國度,也能讓冠病疫情期間不能出國遊玩的人們“望梅止渴”。

YouTube博主恩雅的賬號名爲“Echo of Truth”(真相的回聲),不過裏頭也有其他主播的視頻。

這個賬號在2017年注冊,目前已有超過3萬4600粉絲,累計播放量超過210萬次。幾十個視頻基本可歸類爲“我在平壤的生活”、“平壤旅遊”以及“平壤最近怎麽樣”三大系列。

恩雅等博主在視頻中會帶觀衆去她住家附近的迷你超市逛逛“瞎拼”、介紹朝鮮新年所吃的佳肴、參觀朝鮮地鐵,到遊樂場坐大轉盤、參觀學校與孩子們談夢想、逛博物館以及介紹平壤的發展等等。看完後仿佛去了一趟朝鮮旅遊。

朝鮮人最愛光顧的超市

恩雅在視頻中介紹了自己最常光顧的超市,裏頭商品琳琅滿目,有各種當地出産的零食、方便面、雪糕、蛋糕以及酒等,讓觀衆十分期待這些産品能盡快出口,讓大家一嘗朝鮮的零食。

當然,視頻中也不忘插入“歌頌”國家領導人的廣告,說偉大的領袖教導人民所喜愛的品質要像一條大河(Taehe)一樣流動,因而出産這些食品的工廠取名爲Taehe。

不過眼尖的紅螞蟻發現商品的價格都打上了“馬賽克”,不知道這是什麽原因呢?

“揭秘”朝鮮冠病疫情沒掀起搶購熱
(截自視頻)

朝鮮人新年吃的盛宴

恩雅在今年1月6日上載的視頻中介紹了朝鮮慶祝新年時,人們都吃些什麽,就像個美食節目。

在朝鮮以外的地方要嘗到正宗的朝鮮佳肴並不容易價格更不便宜,除非某地有脫北者前去開餐館,不然就得去到朝鮮才能嘗上一口。紅螞蟻記得八年前在北京吃過一次,人均50新元。

神仙爐(Sinseollo)

“揭秘”朝鮮冠病疫情沒掀起搶購熱
(截自視頻)

據恩雅的視頻介紹,在朝鮮,神仙爐有個古典,在古代只有神仙才可以享有的菜肴,如今這道菜普通人也可以吃。

然而這個貌似“火鍋”的食材,由雞肉丸,小而圓的Jeonyueo、蝦、蘑菇,用濃湯烹制的蔬菜組成。

松口蘑

“揭秘”朝鮮冠病疫情沒掀起搶購熱
(截自視頻)

廚師介紹說,松口蘑是朝鮮七寶山的特産,生産在松樹樹幹下。松口蘑燒烤食用最佳。擺盤時,還配上了松葉。

打糕湯

“揭秘”朝鮮冠病疫情沒掀起搶購熱
(截自視頻)

年糕湯是在朝鮮新年慶祝活動中早上食用的傳統料理。

這道料理主要以白色爲主,因爲朝鮮民族的代稱爲白衣民族。朝鮮人喜歡素白色服裝,以示清潔、幹淨、樸素、大方,故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稱,自稱“白衣同胞”,認爲白色象征著純潔。

朝鮮綠豆餅

“揭秘”朝鮮冠病疫情沒掀起搶購熱
(截自視頻)

綠豆餅是僅次于泡菜的朝鮮傳統食物,是朝鮮的四大著名食物之一,另三道爲烤薄牛肉片、平壤冷面以及大同江鲻魚湯。

朝鮮甜點年糕

“揭秘”朝鮮冠病疫情沒掀起搶購熱
年糕有不同的形狀,半月形、糯米糕。(截自視頻)

不少網民看完視頻後都表示,以後有機會希望能前往朝鮮旅遊。

平壤的生活看似與大家熟悉的大城市並沒太大分別,不過,生活水平遠遠落後于平壤的其他城市和農村,可能又是另一副光景。此前聯合國曾表示,朝鮮仍有40%的人口糧食不足。

平壤地鐵

恩雅介紹說,平壤地鐵是朝鮮首都平壤的城市至受歡迎的公共交通系統,1973年開始運作,有50年的曆史。

平壤地鐵有兩條線,共有17個站,全空調配置,每天從清晨6點開始運作,到晚上9點半,每天有40萬人通勤。

恩雅說,列車是在2015年制造的,最重要的是,列車由裏到外甚至是零件都是朝鮮國産的,這也是爲何朝鮮人這麽喜歡它的原因。

恩雅還補充說,朝鮮注重環保,因而很早之前就鼓勵大家使用公共交通,減少汙染,政府更是在這方面砸重金投資。

恩雅最後借用別人的評論來總結平壤地鐵:“宏偉、可靠、便捷、極具文化”。

不過也有外國媒體的報道稱,平壤地鐵就是一個巨大的朝鮮博物館,用以展示著朝鮮的所有理想。在17個車站中,外國人只允許進入其中兩站,因此人們有理由懷疑:平壤地鐵只是朝鮮一個精心制作的裝飾,讓打扮好的演員來扮演上下班的乘客。

介紹有機農場

在“Echo of Truth”(真相的回聲)YouTube上,另一位小姐姐也介紹了供平壤人民食用的有機農場,全用溫室種植方法,農場裏都使用機械工具,與大家想象中的落後傳統手工農業截然不同。

有網友看完後表示“三觀碎了一地”,因爲這與他所知道的朝鮮完全不一樣。

不過視頻裏還是展示了朝鮮的共産主義。農場管理員說:

“因爲我們是以集體主義爲基礎的,我們一起種植,然後由小分隊的成員各自負責照顧,每人照料一個大約900平方米的溫室。”

視頻最後快速介紹了平壤的城市建築物以及住宅區,看上去都相當現代化。

冠病辟謠視頻

今年3月全球冠病疫情爆發初期,第一世界國家都相繼出現“搶購風”,將超市裏的必需品掃購一番。

4月24日,恩雅也在YouTube上“辟謠”總部設在首爾、專追蹤朝鮮事務的新聞網站“朝鮮新聞”(NK News)關于平壤出現糧食搶購潮,部分商店貨架全空,水果蔬菜非常短缺的消息。

視頻中,恩雅在一個看起來相當高級的超級市場,裏頭的貨架都擺滿了貨物,顧客人數屈指可數,大家都非常休閑的購物。

爲求“真實”,恩雅也訪問了三名顧客關于貨品的價格是否有上漲,大家紛紛說沒有,還有一人說一些商品比平時還便宜,一人說進口貨品應該更貴了,還不忘調侃了一下說:

“但我們有本地商品現在還有誰會買進口貨?”

“揭秘”朝鮮冠病疫情沒掀起搶購熱
(截自視頻)

恩雅也問了超級市場負責人關于商品短缺的問題,對方同樣也說沒這回事,貨品充足得很。

恩雅在視頻結束前總結說:

“我認爲,在與冠病疫情如此激烈的作戰期間,假新聞是我們最不需要的。”

不過還是有網民對視頻的真實性存疑,認爲視頻存在“擺拍”嫌疑,呼籲恩雅現場直播。

“揭秘”朝鮮冠病疫情沒掀起搶購熱

恩雅4月16日也制作了另一個視頻,“展示”在全球經濟癱瘓時,朝鮮一切運作正常,就算是娛樂場所也不例外。朝鮮的冠病病例也是全球最少的,這都歸功于國家的防疫措施,以此試圖粉碎分析師所說的,朝鮮這麽早就“封國”很快就陷入經濟危機的說法。

恩雅指出,就算是興建中的平壤公共醫院也沒有因疫情而暫停工程,並預計將在7個月後竣工,“見證奇迹的誕生”。

恩雅的口吻和形象,年輕化的敘事風格、貼心的英語字幕、生活化的視頻主題,都與朝鮮的禦用代言人——國寶級播報員李春姬激情滂湃、身穿傳統服裝的形象截然不同。難怪恩雅的呈現方式能讓人對朝鮮刮目相看,也圈了不少粉絲。

“揭秘”朝鮮冠病疫情沒掀起搶購熱
恩雅(左)顛覆了朝鮮幾十年來“代言人”李春姬(右)的風格。(互聯網)

這些視頻看上去就像是恩雅自己的低成本制作,並非官方出品的高大上成品,反而讓人覺得比較可信。
 
恩雅在這些視頻中,關注的是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而不是意識形態、政治或爭議性話題,反而更能突顯平壤生活中柔和、人性化的一面。
 
YouTube上還有另一個類似的視頻賬號,名爲“New DPRK”(新朝鮮),共有1萬5000名粉絲。這個平台上的博主則帶領觀衆前往平壤的漢堡店、冷面店、騎馬俱樂部等,還嘗試了吃播等形式,視頻點擊量都不錯。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個視頻賬號都注冊了中文社交媒體賬號。比如,在視頻網站Bilibili上,“New DPRK”制作的“朝鮮小姐姐”系列就收獲了多個10萬+。恩雅也在“我帶你去高麗”的賬號中,用流利的中文發布了多個視頻。
 
《韓國時報》表示,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曾多次要求朝鮮開展可行的、跟上時代的宣傳活動。而被視爲是朝鮮“二號人物”的金正恩胞妹金與正,負責的就是朝鮮的宣傳部門。
 
分析人士也指出,這些視頻是金正恩政治議程的延伸,目的是爲朝鮮塑造精致、現代、前瞻性的形象,預計這種做法還會持續開枝散葉。

相關文章:

  • 朝鮮人把新加坡拍成80年代feel,新加坡人鏡頭中的朝鮮是這樣的
  • 朝鮮女兵選舉內幕 竟然是為金家特殊服務
  • 攝影師冒死帶相機記憶卡離境!北韓政府不想被世界看到的禁照!慶幸自己生在台灣!!
  • 這些人民幣,竟然都沒有見過!
  • 中國人墓地有成群的美麗野雞
  • 《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丨本土化:非西方文化的複興
科技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2025 快讀 | 服務協議 | DMCA | 聯繫我們
Menu
快讀
  • 旅遊
  • 生活
    • 美食
    • 寵物
    • 養生
    • 親子
  • 娛樂
    • 動漫
  • 時尚
  • 社會
  • 探索
  • 故事
  • 科技
  • 軍事
  •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