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迪士尼《花木蘭》電影引發各界討論。
俗話說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1998年的動畫版《花木蘭》被譽爲一代經典。然而今年由劉亦菲主演的真人版電影,斥資2億美元而且雲集大牌華人影星,卻因劇情編排荒謬、人物塑造扁平、核心概念混亂等種種因素,飽受觀衆們的批判。
不論衆人如何批評,都不能否認在華人世界中,“花木蘭”的題材,是家喻戶曉的傳奇故事,文學、影視相關作品多不勝數。不僅限于近代,也廣被古人所歌頌。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都不乏這位女英雄的身影。
然而,翻遍史書,在正統的官方文獻中,卻從未有“花木蘭”的相關紀錄。
“花木蘭”傳奇,流傳在民間野史中,最早可以追溯到《木蘭詩》。這首詩也是這個傳承千年、脍炙人口傳說的起點:
唧唧複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歎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天子)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爲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木蘭詩》的第一段,和曆代花木蘭的故事起頭一樣,因爲父親被征召從軍,但可能因爲年老或身體因素難以赴任,又膝下無子,木蘭毅然決定代父出征。
然而詩中並未提到任何故事的時代背景,這也是被曆代木蘭迷爭執不下的疑點之一。
1998年動畫版木蘭,時代背景被設定在漢朝(西元前202年到220年),反派是匈奴。有沒有發現,2020年的真人版電影,反派變成了柔然?
被後世多數認同的,木蘭傳奇的時代背景,更有可能是魏晉南北朝(西元220到589年)。這也直接牽扯到了木蘭的身世,在電影裏瘦削嬌小、符合華人審美觀的木蘭,很可能根本不是漢人。
在第三句當中,詩歌描述著當時國家領導人大舉興兵出征。請注意文中是記載著“可汗”大點兵,各位看倌請記著,在中國曆史上,凡是漢人皇帝,絕對不可能自稱爲“可汗”。
“可汗”的名號一直是遊牧民族領導者的尊稱,蒙古的“成吉思汗”即是一例。
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是群雄割據的混亂時代。
經過大家耳熟能詳的三國時期後,由司馬氏晉朝短暫統一後,因內亂衰微,數支遊牧民族便趁機大舉入侵中原並建立政權,即爲“五胡亂華”的著名曆史事件。木蘭效忠的對象,極有可能是由鮮卑人拓拔氏建立的北魏政權。如此,當時領導人自稱“可汗”方爲合理。
按當時兵制,以征服者的姿態入主中原的胡人政權,軍隊組成成分多爲胡人(重用漢人兵將有反叛可能)。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也符合當時“軍戶”的制度,即戶籍隸屬軍府者接到征召令有義務挑選男丁出兵。
和文弱的漢人女子不同,胡人女子因爲相對嚴峻的遊牧生活,騎馬馳騁和彎弓射箭都不在話下。相對勇烈的性格和英武的氣質,都使“代父從軍”有了合理的解釋,而不是天生神力、有什麽亂七八糟的“氣”。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鞯,南市買辔頭,北市買長鞭。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旦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第二段描寫著木蘭踏上征途的過程。第一句不僅是描寫木蘭東西南北的去大采購,恰好也符合當時南北朝士兵自備武裝的制度。不像現代去當兵,國家會公發裝備槍械。
“黃河”、“黑山”、“燕山”等關鍵字,不但描述戰事的地點,也進一步佐證了木蘭服役于北魏軍隊的臆測。
黑山,考據稱即“殺虎山”,位于今日蒙古呼和浩特東南處;燕山則爲“燕然山”,爲今日蒙古共和國境內的杭愛山。在正史文獻中,北魏與柔然部落確實爆發過一連串的激烈戰爭,詩歌記載的恰好吻合于古戰場的地點。
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借明駝千裏足,送兒還故鄉。
第三段和大多數木蘭的影視、文學作品的結尾相符。經過長年的征戰後,木蘭建功歸國,然而婉拒了當時皇帝給的的升遷機會,選擇衣錦還鄉。
有趣的是,在這邊皇帝不僅被稱作稱“可汗”,又被稱作“天子”。
“天子”便是不折不扣漢族皇帝的尊稱。雖然看起來自相矛盾,但曆史上的北魏政權,雖然以胡人身分入主中原,但掌權後卻大力推動漢化政策。如此一來,既稱“可汗”,又稱“天子”,也不足爲奇。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
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
當窗理雲鬓,對鏡貼花黃。出門看夥伴,夥伴皆驚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最後一段敘述著木蘭衣錦榮歸的過程。
第一句的“出郭相扶將”的“郭”是指城牆的意思,敘述著木蘭家人扶老攜幼的出城歡迎。由此可知木蘭家人是生活在城市的百姓,而非逐水草而居、居住在帳篷或蒙古包中的遊牧民。
但在此也非不合常理之處,漢化後的胡人,因應生活型態改變居住于城市中,是再合理不過的選擇。
大家是否記得劉亦菲在電影前段相親時,畫了一副浮誇的大濃妝?放在現代人的眼光看來,有點像喪禮用的金童玉女。要是有人敢頂著這副妝容出門,肯定會嚇壞不少路人。
但其實這是有考據的。
請見第四句“當窗理雲鬓,對鏡貼花黃”。這副在現代絕對無法引起流行的、就是古代的“花黃妝”。只能說的審美觀會隨著時代的浪潮不斷改變,唐朝不也都喜歡豐腴的胖女人麽?
木蘭不姓花?
有沒有發現,通篇《木蘭詩》,從未提到過木蘭姓“花”。那“花木蘭”又從何而來呢?
徐渭徐文長,明代文學家,著作雜劇《四聲猿傳奇》的第三折《雌木蘭》中,記載著木蘭姓花,被後世廣傳。但請注意,這個叫做劇本,不叫史書。簡單說起來,木蘭姓花,是這位仁兄掰出來的。
至于爲何胡亂編派,就像之前說的,沒有官方正史佐證,無從考據,反正是劇本,就將就一下吧(徐渭視角)。
而其他文獻,如《黃陂縣志》記載木蘭姓朱、清朝《孝烈將軍祠辯誤正名記》則記載木蘭姓魏。但換個角度想,也有可能姓名本來就叫“木蘭”,因爲是鮮卑胡人的可能性很大。“木蘭”可能僅是漢字對胡語的譯音。
還是那句話,沒有官方文獻佐證,無從考據木蘭姓氏。不僅姓式,時代背景、出身地點都有爭議,連“木蘭”是否真有其人,都是千古難解的謎題。
但,那又如何呢?
《木蘭詩》作者佚名(不知何許人也),很可能非一時一地的作品、而是經後人數度潤飾、修改的文學著作。
而“木蘭”代表的形象,是代父從軍的勇氣、是巾帼不讓須眉的豪邁、是華人文化中流傳千古的一段佳話。
大家都知道,有這麽一個人,或可能有這麽一個人,沒有屈從于女兒身,願意爲了家人執幹戈保家衛國,最後在事業的巅峰時又急流勇退,回鄉安守一生。
這是中國古典文學的浪漫,也是中華兒女的一種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