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來數十年,我們觀念中“白人國家”或“紅毛國家”,將是越來越不白,甚至不再是白人國家。
在美洲和歐洲,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非白色人種的比例一直增加,近年來還在加速,使歐美國家的社會面貌産生巨變,也帶來尖銳的社會和政治矛盾。
我們先看一組預測數字:
- 到了2050年,在美國人口中,白人的比例將降至45%,少過半數。
- 同一年,歐洲的白人比例將是70%,到了2100年,將下滑到只占總人口的一半。
- 在加拿大,如果目前的移民趨勢不變,白人比例將從現在的80%下降到2100年的20%。
綜合來看,在歐美國家,白人將在這個世紀結束前“淪爲”少數民族。
在美國,說西班牙語的拉丁裔將成爲多數。在歐洲,從中東、非洲和亞洲移民後代將組成人口的另一半。
人們會說,這不全是壞事,至少可以減緩種族歧視。
美國已經有了個黑人總統,預料即將選出首位非白人副總統,也就是有黑人和亞裔血統的卡瑪拉·哈裏斯,而這位未來副總統不乏攀登總統寶座的壯志。
在英國,現任財政大臣裏希·蘇納克出生于英國的一個印度旁遮普裔家庭。 40歲的他是英國政壇閃亮的新星,是媒體人筆下一個未來首相人選。
他朝一日,美國總統和英國首相可能都是非白人。到了那時,我們一定會說這世界變了天。
族群比例的改變,帶來一些美好的現象,但也帶來一大簍社會矛盾,是當下許多亂像的根源。
過去四年來,世人最爲費解的亂像是:
爲什麽一兩億美國選民會支持一個招搖撞騙的混世政客?
特朗普的“鐵粉”以美國中西部的藍領白人爲多。過去二三十年,美國傳統制造業就業大量流失,中下階層白人首當其沖。此外,人口結構改變,非白人日漸增多,也削弱了許多白人的安全感。
因此,特朗普反移民反中國和“美國優先”的立場很有市場,要不是防疫工作搞到一塌糊塗,他下月很有可能連任總統。
美國白人焦慮不安,社會也難以安甯。形形色色的白人至上群體日益壯大,帶著種族色彩的暴力沖突在蔓延。
西方媒體說,如果特朗普敗選,鼓吹白人至上的民間武裝組織可能到街上鬧事,使國家陷入“內戰”的狀態。
歐洲的情況不比美國好多少。來自中東和非洲移民大量湧入,極端伊斯蘭教主義的滋生,引起社會強烈的反彈,反移民的民粹主義政黨和團體興起,社會內部的分裂越來越深。
在這些紛紛擾擾的現象下,隱藏了西方世界一個更深遠的問題。
美國著名的政治學者亨廷頓多年前說,美國建國一代大多來自英倫三島。這些說英語並信奉基督新教的人,是美國的“核心族群”,他們的價值觀是美國文化的主體。一旦他們成了社會少數,美國社會必將出現本質上的改變。
我們的建國總理李光耀也曾這麽分析:
當拉丁裔美國人成了多數民族,社會價值觀必將改變,進而動搖美國的國家實力。
由此來看,當白人國家不再那麽白,世界必定大大變了樣,東方和西方的相對地位必定隨著改變。
那將會是個更美好的世界嗎?任誰也說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