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安珀路(Amber Road)的公寓The Shore Residences的九樓的一個單位內,昨天發現兩副殘骸,分別是80多歲的老婆婆和她的寵物狗。
女死者被發現時,是死在公寓內的臥室,小狗則死在不遠處的廁所地板上。從鄰居所說,可以得知,小狗平日很少吠。
獨居老人在家過世沒被及時發現的事件,在本地並非頭一次發生。
今年7月2日,環境局到波東巴西組屋例常視察伊蚊情況時,在一間組屋單位內發現一幅白骨。經驗證後,骨骸屬于該單位的獨居男屋主,相信已經去世九年。
據《海峽時報》報道,安珀路公寓的女死者,相信是The Shore Residences的住戶Lily Loh。
不願具名的鄰居告訴《聯合晚報》,女死者一個人住,只有一只狗作伴。住在該兩房式單位約四年,她的身材瘦削,有點駝背,性格相當孤僻。
該鄰居也聽說,老婦育有一名兒子和孫子,但這幾年來從未看過有人上門,單位平時就只有老婦和一只白色小狗。
經常出國的鄰居說,去年1月,從國外回來後,就沒在公寓裏見到女死者了。
去年2月公共走廊裏曾飄著一股“怪味”。但幾周後,這位鄰居從另一次海外旅行回來後,就沒再聞到那味道了。該鄰居說,他當時已就此事反映給公寓管理層。
後來,大量信件開始堆積在女死者的門前,其中包括疑似是她和公寓管理層有關的法庭文件。
這名居民說,管理層接到了死者失蹤的通知,但似乎沒有采取任何行動。
直到這個月,女死者的失蹤情況才被告知該區的蒙巴登區議員林謀泉。
林謀泉告訴《聯合晚報》,他在11月1日接獲公寓居民電郵,對方表示已有一年多沒有看到老婦,老婦單位的窗口也沒動過,之前還曾傳出異味,門口的信件也堆積如山。
林謀泉說,該居民曾敲門數次,但沒人應門,于是發電郵通知他。隔天,林謀泉通知了警方。
據《海峽時報》了解,警方本月初曾到女死者家敲門,但直到本周一(11月23日)公寓管理人員給他們打了電話後,他們才和公寓管理人員一起打開門進入公寓。
警方證實,這起案件排除他殺的可能性,調查仍在進行中。
綜合鄰居的描述,有理由相信女死者在去年一二月就已經過世了,她飼養的狗應該是在沒人餵養的情況下餓死。
該公寓管理層回應《海峽時報》詢問時表示,“管理層對一名居民的情況感到擔憂,因此立即報警。” 當被問及爲什麽沒有更早采取行動時,管理層並沒有提供更多細節。
這起案件還有很多細節還不明了,網民在互聯網上炸開了鍋,紛紛問道:
一個活生生的人在單位過世了兩年竟然沒人發現?
如果真如鄰居所說,女死者是有兒有孫的,那就算這位阿嫲性格孤僻不喜歡與他們有交流,他們平時也太忙沒空與阿嫲打交道,但農曆新年時,應該會至少打個電話互相拜年吧?
難道阿嫲這一兩年失聯、杳無音訊,身爲兒孫的都不會産生任何懷疑嗎?難道是徹底決裂了?
遠親不如近鄰?
同層的鄰居已經算是非常盡責任,在發現女死者似乎“失蹤”,而且單位內傳出異味後,就通知了公寓管理層。
畢竟鄰居與女死者不是親屬關系,能做的也是有限。
眼看過了兩年,死者人找不著,管理層也沒有行動,這名鄰居在本月11日寫郵件給該區議員後,事件的發展才突然“加速”,管理層帶著警方破門而入,最終發現了屍骸。
(這個事件證明了該區議員是有zo gang的。)
就算管理層不能私闖民宅,但女死者“無故消失”了兩年之久,也算有足夠理由相信她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那爲何遲遲沒有報警呢?
我們的社會是不是應該多一點關愛?
譬如,設定專屬機構讓獨居老人注冊,派專人定期打電話或上門問候?
又或許,像共管公寓管理層這類單位,如若知道屋主是獨居人士,是否可以給予他們更多關心,多加留意他們的動向?這種看似微不足道的舉手之勞,關鍵時或許可以挽救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