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尤丁的“後門政府”在財案三度通過後,就算仍是跛腳政府,還是順利過關,繼續執政,期望帶來轉變的馬來西亞人只能接受國盟政府繼續留在布城,也得接受做夢的財案。
華社向來關注獨中撥款,若以爲國盟政府不太可能加碼,但起碼也和過去兩年相差不遠。
但對不起,你猜錯了。
財政部長東姑紮夫魯證實,在2021年財案下,教育部只是爲政府學校與政府資助學校准備了8億令吉的維修撥款,不過受惠學校不包括獨中、南方大學學院、新紀元大學學院與韓江大學學院。
換言之,華文獨中與私人大專將不會獲得財案撥款,這讓此前狂罵希盟政府的華社情何以堪?
希盟執政時期,分別在2019與2020年通過財政部特別撥款1200萬令吉及1500萬令吉予獨中,同時每年撥出600萬令吉予新紀元大學學院、南方大學學院和韓江傳媒大學學院,這三所大學學院當時每年各獲200萬令吉。
不過,由于希盟遲遲無法落實競選宣言中的承認獨中,結果遭不少選民抨擊,尤其華人最大政黨的民行黨被炮轟辜負了華社的重托。
當然,希盟沒落實宣言有失誠信,但結果換了國盟後更糟糕,連一毛錢也拿不到。
在馬國,種族課題高度敏感,又被政客高度炒作下,獨中尤其敏感,被政府當作拉攏選民的棋子。
就算再怎麽強調多元種族,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不能否認的是依然有保守的馬來族群把華社的獨中視爲華人勢力的象征。
若獲得太多撥款,華社固然歡欣,但政府就可能引起馬來選民的反感,認爲侵吞了馬來人的權益和地位。反之,就能爭取到這些馬來選民的歡心和支持,端看執政者選擇的拉攏對象。
達祖丁教授日前在《星洲日報》刊登題爲“‘原諒’財長獨中零撥款的決定”的文章。
乍看之下,似乎在維護財長,但細讀之後讓人莞爾。他認爲基于四個理由華社應原諒財長,包括財長只是一名上議員,而上議員的老板不是人民。他雖沒明言,但稍有普通常識的都應該知道上議員的老板是誰吧。
其他原因還有,財長的背景都說明了他所學習的課程、課綱甚至是工作生涯,都不包括對藝術、文化和遺産的欣賞。加上可能沒有同事或朋友可以參考,無法評估這些學校畢業生的職業倫理和道德。東姑賽夫魯只是無知或服從命令,所以值得“原諒”。
這三個原因不新鮮,就算上議員對獨中有所認識,在“惡勢力”下爲了保住飯碗,也只能按指令行事。
反而是最後的一個原因值得深思。
達祖丁教授寫到:
“最後,馬國人還必須學習‘原諒’許多對自己的宗教和伊斯蘭教一概不知的馬來穆斯林。在馬國引起宗教騷亂的許多所謂伊斯蘭課題上,我發現大多數馬來人幾乎都贊同只有伊斯蘭能夠在以前、現在、以及永遠幫助馬來人和穆斯林的論述。”
“我也是一名馬來人和穆斯林,但我支持的伊斯蘭論述,是不分種族、信仰和文化,在以前、現在、以及永遠確保所有人的公平。大多數馬來人,像財長一樣,從宗教司和馬來老師那裏學習伊斯蘭。他們沒有閱讀和思考千千萬萬條先知聖訓,而只是用了最簡單的方式,交由神職人員爲他們思考。”
筆者的理解就是,一些穆斯林滿心滿眼就只有穆斯林的伊斯蘭教,沒去了解其他種族和宗教。比較棘手的是,他們也沒深入了解穆斯林的教義,流于表面,才會出現排斥他族或其他宗教的情形。
這涉及教育問題,要進行教化通常是經年累月的事,絕對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就是說,可見的未來都難以改變華社在馬國“次等”或“邊緣化”的局面。
就算改朝換代,爲了全國最大人口的馬來選票也必定有所取舍,華社地位或獨中撥款能有改善已經不錯。
至于華社想要通過馬華繼續爭取撥款,恐怕是癡人說夢。
早在11月6日,在野黨與董教總即批評政府沒有延續過去兩年來的獨中撥款政策。馬華總會長魏家祥當時宣稱,教育部獲得的8億令吉預算是各源流學校撥款總數,當中沒有細分國小、華小、淡小、獨中、華中。
因此,他聲稱,這不代表明年財案的獨中撥款爲“零”。當證實沒撥款後,當地媒體都無法聯絡上魏家祥回應。
其實也太難爲魏家祥了,不說此人素來的作風,光是他和馬漢順兩人,想要力挽狂瀾,談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