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咖啡、美式早餐、美式足球,華人傳統麻將也可以有新美式?
近日三個年輕美國人成立了一個麻將品牌 The Mahjong Line,主打顛覆傳統、時尚、“和你媽媽那一輩玩的不一樣”,要把傳統又無聊的麻將“revamp”(改頭換面),“refresh”(煥然一新)成適合美國時尚弄潮兒玩的現代化遊戲。
不少華人和亞洲人都認爲,諸如此類的字眼在文案中盡顯“白人優越感”,在網絡上引起了一場麻將文化保衛戰,指三人不尊重華人文化,並指這是一種“文化挪用”。
該品牌目前已經道歉:
貼文中寫到:
“我們的本意是想讓更多新一代美國人喜愛麻將,但我們承認在致敬中華文化這方面的缺失。用“refresh”(煥然一新)這樣的字眼傷害到了不少人,我們非常抱歉。”
目前網站還在運營中,只是少了三名創辦人的照片。
新美式麻將長什麽樣?
說實話,創意和美感還是有的。目前網站上貼出了五套設計:
霓虹色的確很現代又炫目。
第一排的三套是“極簡”系列,下面從左到右依次是花卉系列和“惡趣味”系列。
爭議最大的估計就是這個惡趣味系列。傳統麻將上的筒子、紅中、發財全部替換成肥皂泡泡、面粉、小怪獸等印花:
雖然好看,但你知道面粉、小怪獸、楓樹、 BAM BAM是什麽咩?
這個系列也好看,不過還是看不懂,尤其是代替筒和餅的這兩個花色。比起麻將,根本是連連看或者找不同。
極簡系列:
上面的花色是手工繪制,“摸牌”的樂趣已經沒了。價錢是430-560新元之間,比新航麻將的黃牛價格還狠。
比較諷刺的是,創始人在介紹自己之所以會重新設計麻將的原因居然是:
“傳統的美國麻將很容易讓人混淆,配色單一、不易分辨,所以決定簡化。”
Ok,你說簡化了就簡化了吧。
“踩一捧一” 的營銷文案才是問題
其實設計並不是大問題,畢竟美感和創意至少會讓人賞心悅目。但品牌“吃相”略難看,文案中針對中華文化踩一捧一過于明顯。
首頁寫著大大的“不是你媽的麻將”,表明標新立異的決心:
創始人解釋靈感來源時也充滿優越感:
“Kate第一次買麻將時,發現麻將的花色雖美,但設計看起來全都一樣,這不能精准體現出她和朋友搓麻將時體會到的趣味。也沒有一個能代表和彰顯她的風格個性。”
“條子、筒子、萬這些名稱和表現方式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于是她決定將麻將改頭換面。”
在介紹麻將文化時,對于麻將源于中國這個事實的輕輕帶過,也刺激了不少人的神經。介紹文只是重點寫到:
“美國商人Joseph Babcock把它帶到了美國,于是在美國改良引起熱潮blah blah……”
網站後期才悄悄加上一句“麻將熱潮來自于幾百年前的中國”,就這樣輕輕交代了麻將的來源。
反正就是傳統麻將無聊、一成不變、沒有個性;而我們時尚、有風格,審美高級的意思吧。
吹捧自己的同時,不忘暗戳戳貶低其他人……又想拿麻將賺錢,又貶低麻將文化。
這些不敏感的字眼引起了無數討伐。不少人認爲這是白人文化中對其他文化教科書式的“文化挪用”:
so a bunch of white ladies decided to redesign mahjong for wHiTe GiRL aEsThEtiC (because traditional Chinese tiles were too boring and didn’t match their star signs), and had the caucasity to charge $425 for horribly design sets that make the game HARDER to play ~a thread~ pic.twitter.com/sgbINs1XzM
— untitled.ai (@christinacyoung) January 5, 2021
美國國會亞太裔核心小組(CAPAC)副主席、衆議員Grace Meng也發聲:
“請把華文字放回這個華人遊戲。不要爲了迎合你而改變我的曆史和文化。”
Please put the Chinese characters BACK onto the Chinese game. Don’t change my history and culture to make it more palatable to you. #themahjonglinehttps://t.co/ZT044qMIpRpic.twitter.com/KowpsVwFuL
— Grace Meng (@Grace4NY) January 5, 2021
“美式麻將”
網站介紹有一點說得對。在美國,的確存在美式麻將。
標准石油公司在上海的代表 Joseph Park Babcock 在一戰期間把麻將引入美國時,由于規則難懂,于是他自己優化了一套美國標准。
美國現在還有美麻將聯盟,也常舉行麻將展覽、循環賽、錦標賽。
傳統中國麻將有144張牌,而美國麻將則有152張牌,添加了8張JOKER牌(百搭鬼牌)。
你看!美式麻將把自己稱爲“美式麻將”快100年了,也沒人討伐,因爲並沒有人對美式麻將和中國傳統麻將進行踩一捧一,也沒有因配合自己審美去中國化,抹去梅蘭竹菊。
那上述品牌的“新美式”創新創意時尚又體現在哪裏?
網站肉麻的營銷手法給出了一些線索。他們居然給每套麻將配上了適合的玩家性格。
買之前可以先用一些和麻將毫不相關的七個問題測試自己適合哪款麻將:
比如問你的理想度假方式:
“在去巴黎克裏尼昂古爾跳蚤市場的路上買杯意式濃縮咖啡、參加西南偏南藝術節前在奧斯丁聖荷西酒店小酌、猶他州尋覓神秘瀑布。”
測試結果是:惡趣味這款適合無論在拉斯維加斯或奧斯丁都愛笑的女孩、花卉系列適合法式文藝精致的女孩、極簡系列適合坐在伊姆斯休閑椅上的知青女孩。
把這些很American的華麗精致辭藻堆疊在一起,來賣“麻將”這個東西,讓亞洲人(或任何玩麻將的人)讀起來都替她們覺得尴尬。
這個熱熱鬧鬧有煙火氣的快節奏益智遊戲,到底怎麽和克裏尼昂古爾跳蚤市場、意式濃縮咖啡、伊姆斯休閑椅扯上關系?是要坐在克裏尼昂古爾跳蚤市場裏的伊姆斯休閑椅上喝著意式濃縮咖啡搓麻將嗎?
看來,不是每個産品都適合“refresh”,“revamp”和“rebrand”。
這個品牌完美地撞上了每個“文化不敏感”的槍口。
這應該不只是教科書式的文化挪用,也是教科書式的失敗品牌重塑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