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昨天(11日)宣布從明天(13日)起在部分州屬實施行動管制令(MCO)後,馬來西亞今天追加執行緊急狀態至8月1日爲止。
馬國過去一周的單日新增冠病病例平均超過2000起,今天甚至再創新高,達3309起。
爲了壓平疫情曲線,緩解醫療體系幾近臨界點的壓力,采取更嚴格的管控措施,如限制疫區民衆行動的行管令或許是無可厚非的,但今早頒布的緊急狀態呢?真是爲了抗疫,還是另有所圖?
根據馬國首相慕尤丁今早透露的詳情,緊急狀態不是軍事管制,國家不會實施宵禁,內閣和各公共部門如常運作,經濟活動如常。
左看右看,都很難看出緊急狀態和抗擊疫情有半毛錢關系。
昨日宣布的行管令其實已可達到限制人們行動阻斷疫情擴散的效果。可以這麽說,針對疫情,昨晚宣布的行管令能做到的更多,而行管令能做到的事,緊急狀態卻未必能做到。
既然如此,又何苦追加一個形同雞肋的緊急狀態?
魔鬼藏在細節裏,形同雞肋是對一般百姓而言,對于慕尤丁本人和國盟政府卻是汪洋中的一片浮板。
抗疫以外,緊急狀態有一個行管令斷無可能達成的目的——凍結大選,國會停擺。
慕尤丁今早落落長的講詞中,很難不讓人簡單粗暴地留下這樣長文縮短的總結:
“只要還在緊急狀態,我就還是首相。”
他在演說中解釋自己並非不想選舉的說法,更像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不舉行全國大選不是我的目的。真正阻止我向國家元首建議解散國會以舉行閃電大選的是冠病疫情。”
事實上,馬國曾有過數次在全國頒布緊急狀態的經驗,不過讓一般人民印象最深刻的恐怕還是1969年因種族暴動而觸發的那一次緊急狀態。
當時,以時任副首相拉薩爲首的國家行動理事會直接接管了國家行政權力,政府內閣和議會民主全面中止,形同軍事獨裁。
這也讓慕尤丁今日特別在演說中強調,此次緊急狀態下的文官政府依然會持續運作,並保證一旦疫情緩和就舉行大選,還政于民。
另外,根據國家王宮的聲明,一個由政府和反對黨議員組成的獨立委員會將會成立。該委員會可根據疫情的發展,向國家元首建議提早解除緊急狀態。
在本次全國性緊急狀態之前,國家元首其實也曾在內閣建議下,在原任議員過世的沙巴三腳石、霹雳宜力國會選區及沙巴布加雅州選區頒布不含宵禁及軍事管制的緊急狀態,原因很簡單:
“避免舉行補選。”
今天頒布全國緊急狀態的目的再明顯不過。
慕尤丁領導的國盟政府因盟友巫統屢屢抽後退而搖搖欲墜已是不爭事實。
曾在國陣執政時期擔任過部長職的納茲裏今天成爲第二位撤回對國盟政府支持的巫統議員,導致國盟政府在國會下議院的220席(扣除2席原任議員過世的席次)獲得的支持,只剩下少于半數的109席。
加上巫統來勢洶洶,原本有意在本月底召開大會議決是否和慕尤丁的土團黨“斷交”,同時不斷施壓舉行大選,慕尤丁政權倒台在一般情況下,幾乎只是遲早的事。
透過頒布緊急狀態來凍結大選,可以避免國盟政府倒台而觸發閃電大選,國會停擺也意味著慕尤丁在國會的支持度無法在這段期間被挑戰。
換句話說,只要緊急狀態存在一天,他的首相位子就能多坐一天。
馬國人民必須警惕的是,盡管慕尤丁爲了避免讓人過度聯想,把緊急狀態和違反民主連結在一起,作出了疫情結束後立即舉行大選,以及非軍事管制等承諾,但承諾畢竟不是白紙黑字,馬國政客的信口開河也不是什麽新鮮事了。
緊急狀態下意味著國盟政府僅僅透過行政命令就可執行一些在正常情況下必須受到國會監督的措施。無論慕尤丁話說得多好聽,政府所代表的行政權力在緊急狀態下坐大都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爲所欲爲或許是過于言重的形容詞,但慕尤丁政權會不會藉由民主運作短暫真空的這段時間,推出任何有利于特定利益團體的政策?馬國選民和輿論勢必得睜大眼睛予以監督的壓力。
持平而論,當地第三波疫情在沙巴州選後暴發,此時馬國確實不該舉行大選,以避免疫情惡化。
巫統意圖搗亂,制造閃選的行徑必須受到譴責,而緊急狀態的頒布也確實避免了馬國疫情可能因政治紛亂導致大選而進一步失控的命運。
但追根究底,慕尤丁、土團黨以及公正黨叛將阿茲敏等國盟政府骨幹在去年2月(當時疫情已經發生)若不曾與虎謀皮,聯同巫統發動“喜來登政變”推翻民選的希盟政府,今時今日馬國人民未必需要在疫情肆虐下,還得遭受政治權鬥的疲勞轟炸,自然也不一定得抛出緊急狀態這一個救生圈了。
某種程度而言,內外交困,被逼宮以致搬出緊急狀態這道救命符的慕尤丁也算是自食其果。
此次緊急狀態,究竟是爲了抗疫,還是保住某人的權位?慕尤丁可以有他自個兒的辯解,但曆史亦會給他留下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