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德國之聲
特朗普訪問亞洲原本是展現超級大國實力的良機,但卻被習近平搶了鏡頭,習近平則順勢將中國塑造成”世界領導者”。
上周中國以”國事訪問+”的規格款待了特朗普一行,習近平巧妙地利用這一契機,在國際舞台上展示他治下的中國已在經濟和地緣政治領域同美國平起平坐。
特朗普總統看上去認同習近平的這一思路。訪問北京的兩天行程中,特朗普不僅稱讚習近平”不同凡響”,還盛讚中國的經濟發展。他的言辭同他以往的論調相互矛盾,他曾指責中國以貿易手段置美國於死地。
上周四在人民大會堂會見記者時,特朗普說,他不因為”單方面以及不公正的貿易順差”而譴責中國,他更要指責的是自己的前任為什麼放任貿易失控,聽憑逆差出現、而且越積越多。”總之,我們不能譴責一個讓自己國民獲利的國家。我對他們恭敬有加。”
特朗普訪問北京期間,中美雙方簽署了總共價值為2530億歐元的協定,據悉是中美貿易史上最大的一筆生意。
習近平在講話中表示,中美關係是平等的關係,這一關係隨著特朗普總統的訪華進入到歷史的一個新起點。他說,中國同美國的合作建立在相互尊敬和互利的基礎之上。
但有觀察家說,特朗普對中國的訪問,表象大於實質。美國布魯金斯研究院東亞政策專家哈斯( Ryan Hass)對德國之聲表示,這一訪問的目標”並不在於得到實質性成果。特朗普外交政策迄今以來的模式就是如此”。
特朗普感受溫暖之情
14億人口大國唯一執政黨的領袖,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國家主席,權力如此高度集中於習近平一人,本來應該讓人感到警惕。但特朗普對習近平上任以來的所作所為則表達崇拜之情,當19大閉幕時,特朗普祝賀習近平取得”非凡地位”並表示,他對這名中國鐵腕強人懷以”難以想像的溫暖之情”。
習近平對中國的管控可謂幾十年來最為嚴厲,與過去不同的是,今天的中國想在世界舞台上發揮主導影響力。中國沒有反對派,沒有獨立的司法,再加上壓制性社會管理,使習近平有為所欲為的可能。而這一切同建立在民主自由理念基礎之上的政治制度截然不同。
紐約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主任謝爾(Orville Schell)說,”中國對’美國老大’的看法,對西方普世價值觀的理解以及對民主的追求,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他說,19大的語境當中,很明顯,習近平在表達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於西方的發展模式。
習近平的務實主義
在經濟方面,美國可以施壓中國的牌並不多。但地緣政治領域,中國成為世界超強國家的野心不斷膨脹,從而在國際範圍內製造緊張。
習近平的核心目標之一是擴大中國的國際影響力,這將在經濟領域和地緣政治方面同步進行,中國也將步入一個”新時代”。習近平在19大報告中非常明確地提出了中國的目標:到2035年,中國將”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向”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到2050年,中國將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中國在國際舞台的崛起,同美國國內的政治分裂狀況不無關係。目前,美國政治氣候充斥了鎖國政策與”美國優先”味道,特朗普導向本位主義的外交政策,讓中國在亞太地區獲得了打破多邊秩序的良機。
位於美國的政治風險諮詢機構亞歐研究所主任希爾森認為,”雖然美國仍然是一個國際強權,但中國將特朗普的’美國優先’的外交政策看作是該國式微的表現,中國從中獲利頗豐。”
他說,特朗普政府的挑戰是,內閣中有多位成員強烈反對同中國做”交易”,而總統卻經常舉棋不定,該做決定時,他更多依賴自己的直覺。
特朗普政府在關鍵問題比如開放中國市場方面,缺乏有效槓桿,在鉗制朝鮮事宜上亦是如此。政治觀察家指出,也許很快就會出現一個美國更多依賴中國、而不是相反的局面。
中國的風險在於過分自信
中國領導層很清楚,美國佔據的優勢即便在特朗普下台後依舊存在,但無論如何,為未來數十年奠定基調,目前的機會十分難得。希爾森(Michael Hirson)說,”中國的政治精英認為特朗普是一名不按規矩出牌、很難預料的政治家,但掌控他不是沒有希望。”
在他看來,中國的風險在於過分自信。”特朗普雖然高調宣稱同習近平的關係,但明年很可能針對中國就開始充滿火藥味的政策,尤其是在美國中期選舉來臨的時候。”
希爾森說,”無論有沒有美國的支持,中國走上世界舞台的方向早已確定並不容改變,而同時,美國卻在撤退。”
通過”一帶一路”的龐大計劃,中國雄心勃勃地在非洲展開基建項目,在歐洲建立投資關係,它們當然同時為中國產品打開了一條通路,為中國扮演全球夥伴角色擴大了機遇,而且,它們也是給對手美國的棒喝。
在習近平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精神的指導下,中國政府有能力支持支柱產業,以及給予本土公司優惠的待遇,而美國企業則將面臨更為苛刻的競爭條件。希爾森說,”中國不太可能最大限度地去落實特朗普政府提出的要求,而這將埋下美國實施更為嚴厲措施的種子,兩國關係的道路不會平坦。”
延伸閱讀: 特朗普自誇亞洲之行 無奈中國怒 韓國憂
來源:RFI
結束為期兩個星期亞洲之旅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回到華盛頓,無法掩蓋得意之情。本周三他在白宮的一場總結會上表示:「美國回來了,未來從沒有像現在這樣大放光芒。」
亞洲之旅的結束並不是問題的結束。面對朝鮮危機,本周四,美國海軍宣布,美日兩國在沖繩上演聯合軍演,常規的演習今年卻在異常緊張的朝核問題氣氛中展開。軍演將涉及1萬4千名美軍,持續十天,旨在「增強日本和美國在防禦和軍事介入方面的能力。」
的確,特朗普有關在朝鮮核危機上向中國寄更大期望值的想法,中國政府收到了這一信號,即將在11月17日派出習近平特使、中共對外聯絡部部長宋濤訪問朝鮮,就中共十九大進行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交流,但被認為有可能向朝鮮傳遞中方收到的朝核問題施壓訊息。
此外,特朗普自認為的另一大成就,應當算在經貿領域。他本人在回到白宮之後的第二天就發布長達24分中的演講,強調美國面對中國產生的巨大貿易逆差問題是他的行程重點之一。他表示,華盛頓已經準備好和該地區進行雙邊協議的簽署,來填補年初取消他的前任歐巴馬任期內定下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而騰出的空間。他強調:「美國再也不會面對貿易領域的欺騙濫用行為以及經濟侵略熟視無睹了,美國不會再允許那些從自由貿易協定中獲取利益、卻不遵守規矩的國家恣意妄為了。」
和前任總統歐巴馬不同,特朗普對亞洲各國政要對他的友誼(與否)有著特別的敏感度,他也樂意展現本次亞洲之行獲取的高層的好感,強調自己是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第一名受邀前往故宮參加正式宴席的外國領導人,並分析稱,他本人和所帶領的美國代表團所到之處無不受到當地歡迎與尊重,這「顯示了自從上任以來,帶領美國重新找回的自信心」。
然而或許是文化差異,特朗普單方認為締結的友誼在亞洲心中卻是重量各有不同。以特朗普最引以為傲的故宮之行東道主中國來說,11月16日,中國譴責美國的一份議會委員會報告結論,該結論認為中國國家媒體涉及間諜行動和宣傳造勢。在最新一期年度報告中,議會當中負責跟進中美經濟與安全的委員會要求中國公營媒體雇傭的人員以外國代理人身份進行註冊登記。美國國會在2000年成立了該委員會,旨在核查中美貿易關係不有損於美國國家安全。
具體來看,該委員會在這項報告中表示:「中國不僅對國家媒體和中國境內外國媒體強化控制,還將中國國家媒體之手伸到海外,屬於北京方面努力粉飾世界範圍形象、強化控制力度、手機信息的行動框架。」就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6日置評稱「發表報告的這個委員會在涉華問題上一貫充滿偏見。報告的內容子虛烏有,報告的看法反映了他們的對華偏見,也跳不出他們的思維定式。我們敦促美國有關機構停止在涉華問題上的錯誤言行,真正為促進中美關係發展發揮建設性作用。」
無獨有偶,就在中國譴責美國針對中國國家媒體的報告的當天,韓國官方也對美方表示出擔憂,但卻是在安全防衛領域。韓國執政黨共同民主黨的黨主席秋美愛本周三發布擔憂情緒,呼籲美國在針對朝鮮的軍事行動中,「無論如何都不能在沒有韓國支持的情況下發起行動」。
她的擔憂情緒不是沒有理由,她在華盛頓表示:「特朗普總統經常強調美國將不排除使用所有的方案,但韓國希望得到一個確切的答覆,那就是不要把戰爭這張牌拿到桌面上來。無論何時,美國都不能在不顧韓國支持與否的情況下向朝鮮開戰,需要尋求的是一個和平解決的機制。」
秋美愛本次出訪美國,旨在與美國政府內部人士會面,向美方傳達韓國有關潛在爆發的戰爭導致的災難性後果的憂慮情緒。上周造訪亞洲之際,特朗普曾表態稱為了避免被襲擊,美國將準備好「火力全開」。
在此問題上,特朗普本周三曾向外界傳遞出類似於「中國拋棄了雙暫停協議」的消息,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6日闢謠,稱「雙暫停」倡議著眼於為重啟對話協商找到一個突破口,「雙軌並行」思路則是著眼於實現半島和地區的長治久安。所以說「雙暫停」倡議只是第一步,但不是終點,最終是要推動半島核問題和平解決。
為期兩周的紅地毯和宴請結束了,亞洲問題仍舊亟待特朗普以實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