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接受記者采訪,他在采訪中表示,其實,要中國向新加坡看齊,這讓新加坡有點擔當不起。與中國相比之下,新加坡的國土面積小,戰略環境和曆史也跟中國不同。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11日將抵達羊城,開啓任上的第五次訪華之旅。隨他來訪的是包括交通部長、總理經濟合作特別顧問、貿易與工業部長、駐華大使等在內約50人的經貿代表團。此次,他選擇8年未見的廣東作爲首站,在接下來的兩天半行程中,他將一一造訪廣州、深圳兩市的高新技術開發區和科技企業。
臨行前,李顯龍接受了南方日報記者獨家專訪。李顯龍感慨,每一次來廣東,都能看到新變化。對即將親身感受廣東的最新變化,李顯龍很期盼。去年,廣東成爲新加坡在中國的首要省級貿易夥伴,而作爲廣東最大海外投資國的主政者,李顯龍表示,希望借此次訪問,與廣東省領導共同探討如何進一步加強雙方的合作關系。
◆新粵合作
新粵關系不斷深化合作空間更大
廣州知識城致力發展的其中一個領域是有關知識産權的發展、管理和保護方面的工作。
南方日報:您就任新加坡政府總理以來,曾先後于2005年、2008年、2012年以及2013年訪華。這次選擇到訪廣東,出于哪些考慮?
李顯龍:廣東是一個開放和富有活力的地方。每一次重遊廣州,都看到不一樣的廣州。深圳的改變更加迅速。我上一次到深圳是在1991年。因此我期盼再次訪問兩個城市,親身感受廣東的最新變化。
我此行的另一個目的是會見廣東省的領導。新加坡跟廣東一直保持著非常好的關系,例如:曾任廣東省委書記、現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和現任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都是新加坡的好友。新粵之間的合作日益密切。
2013年,廣東是新加坡在中國的首要省級貿易夥伴,新加坡也成爲廣東最大的海外投資國。我希望能借這次機會,與廣東省領導共同探討如何進一步加強雙方的合作關系。
南方日報:位于廣州蘿崗的中新“知識城”項目堪稱粵-新合作的典範,其目標是打造全球知識經濟高地,對于知識城今後的發展和廣東與新加坡之間的合作,您怎麽看?
李顯龍:近年來,我們建立了新加坡—廣東合作理事會和啓動了中新廣州知識城項目。廣州知識城致力發展的其中一個領域是有關知識産權的發展、管理和保護方面的工作,因爲這是發展知識經濟的重要基礎。這也加強把中新廣州知識城發展成知識産權樞紐的構想。因此新粵關系正不斷深化,雙方同時也有更大的合作空間。
◆互學互鑒
中國學習關注點轉向社會治理
中國官員對新加坡的關注點也慢慢轉移,過去較注重經濟發展課題,近年來則比較關注社會治理課題。
南方日報:人們不時會聽到這樣的疑問:中國能不能學新加坡?有的說新加坡與中國國土面積差別太大,學不了;有的說,最多在市政管理方面學;而大部分人不知道該如何學。學和複制是兩碼事,在您看來,中國如何才能避免“複制”,而真正將新加坡經驗學以致用?
李顯龍:其實,要中國向新加坡看齊,這讓新加坡有點擔當不起。與中國相比之下,新加坡的國土面積小,戰略環境和曆史也跟中國不同。
雖然如此,新加坡的經驗對中方官員來說,或者還有值得借鑒的地方。在過去的20年裏,有將近5萬名中國官員前來新加坡考察學習。他們對我們的務實作風、部門之間的協調合作,以及跟國人的交流方式都很感興趣。他們表示,我們的經驗有參考價值,也在中國國內激發了幾項實驗。
我們也觀察到,中國官員對新加坡的關注點也慢慢轉移,過去較注重經濟發展課題,近年來則比較關注社會治理課題,包括住房、教育、法制等等。
南方日報:您提到過去20年有近5萬名中國黨政領導幹部赴新學習,那麽新加坡來華學習的有嗎?
李顯龍:有的,新加坡也要向中國學習,所以我們經常派官員到中國訪問。我非常佩服中國人積極進取的精神,上至政府、下至企業,人人都有很強的上進心。中國在激發人民的求知欲、運用知識解決難題方面,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南方日報:您爲何大力促推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建設?
李顯龍:新加坡是個多元種族、多元宗教的社會。雖然很多新加坡人是華族,但我們不是一個純華人社會。不過,華族文化是新加坡國家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我們希望能夠繼續保留華族文化優良的傳統。爲此,我們設立了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
南方日報:您怎樣看待中新兩國的文化交流,尤其是中華文化的交流在兩國關系中的作用?
李顯龍:中新兩國之間目前已有很多文化交流活動。新加坡的華族文化經過多年的醞釀,已逐漸形成一種獨特的“南洋風”。新加坡華樂團經常到中國演出,最近在中國舉行的音樂會,就獲得中國觀衆好評。上周,我到新加坡濱海灣花園參加中秋慶祝活動,當晚的文娛表演節目是由重慶市歌舞團呈現的。本周則是由廣東省的湛江市歌舞團和廣州市雜技團呈現表演,現場也有關于廣東海上絲綢之路的展覽。
◆中國—東盟合作
歡迎“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構想
隨著中國不斷地發展,其金融業也會變得更加完善、開放和先進。這也是新加坡的一個機遇。
南方日報:去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了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旨在打造一個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的經濟帶,實現中國與東盟國家的共同發展、共同繁榮。您對此有何看法?
李顯龍:我們歡迎這個發展戰略。我們也十分贊賞中國有系統的,在多個層面加強與東盟成員國關系。此一促進聯通性和創造經濟帶的戰略概念,將有利于本區域的發展。
東盟希望能與所有國家保持友好及合作關系。因此東盟在加強同中國的關系之際,也加強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合作,包括美國,歐盟和日本。這就是東盟可扮演的積極角色——促進區域間的合作和經濟一體化,以及推動與東盟以外地區的合作關系。
南方日報:去年,中國國務院批准設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對此,您怎麽看?
李顯龍:據我了解,上海自貿區是中國政府爲試行新的金融條例而成立的試驗區,如果日後成功,還有可能將這些條例推廣到中國其他地區。隨著中國不斷地發展,其金融業也會變得更加完善、開放和先進。我們認爲,這也是新加坡的一個機遇。新加坡的金融機構與全球最著名的金融中心,如紐約和倫敦,有著大量的業務往來。隨著中國金融業日趨成熟和開放,這將爲兩地進一步深化關系提供更多合作機會。此發展將爲兩地和本區域的金融機構帶來新的機遇,並能從中互利互惠。
◆中新合作
在新中資企業已逾5000家
新中兩國企業間的關系和交流,也在深度和廣度上進一步向前發展。
南方日報:您覺得中新兩國關系取得了哪些方面的進展?
李顯龍:新中兩國的雙邊合作關系在各個層面和領域都取得良好的發展。今年是中國-新加坡蘇州工業園區的第20周年。這項兩國政府合作的重點項目,可說是成功了。我們正在爲中新天津生態城積極努力。四年前啓動的中新廣州知識城項目進展良好。目前,兩國政府正在探討在中國西部合作發展另一個項目。我們希望共同規劃出一個符合中國的發展需求、能獲得地方政府全力支持,並且商業上可行的項目。
新中兩國企業間的關系和交流,也在深度和廣度上進一步向前發展。中國是新加坡的最大貿易夥伴,新加坡則是中國的第十一大貿易夥伴。新加坡在2013年成爲中國最大的外來投資國,在2012年中國是新加坡排名第五的亞洲投資國。新加坡公司也在中國各地進行投資,除了沿海地區,也向中國中部、西部,以及二、三線城市發展。在中國投資的新加坡企業很多元化,包括制造商、房地産公司,以及水資源和廢物管理、醫療保健、教育,交通運輸,零售商和金融等現代服務業。在新加坡進行投資的中國企業也不少,現在就有超過5200家。
兩國人民的交流也更頻密了。去年,230萬來自中國的旅客到新加坡旅遊,將近97萬新加坡人也到中國旅行,新加坡因此成爲中國第八大的旅客來源地。同時,兩國大學與大學生的交流也同樣頻繁。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和中國浙江大學的研發合作就是一個例子。
南方日報:當前背景下,中國和新加坡如何進一步加強兩國在經貿、投資、高新技術等各領域的合作,推動兩國關系更進一步?
李顯龍:要提升雙邊關系,兩國政府必須定下基調,例如,促進自由貿易和投資,營造一個更加親商的環境。這樣一來,新中兩國的企業就能制造和尋找新的機遇,也能促進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
■人物簡介
李顯龍,李光耀長子。先後就讀于劍橋大學、哈佛大學。從政前在新加坡武裝部隊服務13年,曾任武裝部隊參謀長兼聯合行動與策劃司長,獲准將軍銜。1984年12月當選國會議員至今,曆任國防部政務部長、全國經濟委員會主席、貿工部長,先後兼任國防部第二部長、金融管理局主席。1990年11月任副總理,2004年8月起任總理至今,同時擔任人民行動黨秘書長。
能講英語、中文、馬來語等多種語言。曾多次訪華,上一次訪問廣東是在2006年10月。
(文章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