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的無奈/葉鵬飛
如何定義“家庭”?國家圖書館是否應該下架有爭議的兒童書籍,引發社會輿論激辯。“出事”的兒童圖書主題是性教育,主要對象是四歲至十歲的讀者群。“性教育”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再加上圖書內容介紹了不同形式的家庭組織,包括由同性伴侶領養小孩所形成的家庭,讓一些宗教人士群起抗議,以圖書違反“親家庭”的政策及主流社會價值觀爲由,要求圖書下架。可是在圖書館“從善如流”後,又造成推崇多元價值觀的社會人士不滿,連署請願反對圖書下架。
熟悉美國現狀的讀者不難發現,圖書下架事件幾乎是當地“文化戰爭”(culture war)的翻版。博弈的兩方基本上被劃分爲“傳統/保守派”和“進步/自由派”,前者多是基督教會,後者是崇尚多元價值的自由主義者。“自由”隨美國通俗文化産品如電影、電視劇、流行曲在全球多年的傳播,在當代已經取得“普世價值”地位,“尊重多元”也相應成爲理所當然的道德。站在對立面的一方經常處于守勢,且容易被視爲頑固不化、心胸狹隘、缺乏包容。
對于諸多政治上還沒有全然自由化的社會,自由主義意識形態無疑有巨大的吸引力。在其中討論自由主義的弊端,猶如對食不果腹的饑民大談營養過剩的壞處一樣,自討沒趣也不合時宜。美國著名評論員紮卡裏亞(Fareed Zakaria)1997年在《外交》雜志發表的《非自由民主體制之崛起》,就以“自由程度”爲標准,批評非西方社會所實行的民主制度不完善甚至不及格。可是,自由主義在政治上的說服力已經大不如前,當今典型的自由主義民主社會美國,其政治癱瘓、國會僵持、政府停擺、債務違約危機等問題,促使了一定的反思。
今年剛出版《自由主義:一個思想之生命》一書的英國《經濟學人》雜志資深記者福西特(Edmund Fawcett),在歸納歐美自由主義體制的共通點時,舉出了反抗權力、笃信社會進步、尊重人民的謀生與信仰選擇、接受利益與(宗教)信念的永恒沖突等特性。美國政治激烈沖突,鮮少妥協而導致政務停擺的弊端,多少揭示了自由主義“永恒沖突”的負面性,但在政治以外的社會領域,自由主義推崇多元包容、尊重人們選擇權的價值觀,還是有巨大的影響力。
正因爲尊重人們自由選擇的權利,由此衍生的多元性,遂産生了價值系統的分裂;表現在社會生活上,自然形成價值沖突。一方面,多元化讓社會的少數及弱勢群體,得到了更大的空間,另一方面,這種“道術將爲天下裂”的狀態,在公共生活上也意味著是非標准的錯亂。傳統上規範公共生活的德行(virtue),也就淪爲沒有共同是非標准的各種價值(values)。
對此反省批判最力的,是英國道德哲學家麥金太爾(Alasdair MacIntyre)。他在其名著《德性之後》(After Virtue)就指出,過度肯定人的情欲以及據此所做出的自由選擇,會導致道德上的“唯情主義”(或曰“主情論”,emotivism)——所有言行與合理化這些言行的依據,僅來源于個人主觀情緒和欲望。
奉行唯情主義的人,會憑個人的好惡,來選擇符合自己的價值系統。他們在道德或價值上的判斷,不僅是個人情緒的表達,不涉及客觀的對錯,更是影響他人認同或服從自己意志的工具。道德成爲工具化的概念,而不是人通過日常實踐,作爲人生終極意義的目的,于是成了唯情主義敗壞社會生活的主要影響。麥金太爾以下棋爲喻說,一步棋之好壞,懂棋的人均有共識,因爲大家共同遵循同一套規矩和標准。一旦失去了共同標准,棋手任意飛象過河、天馬行空,勢必讓人無所適從。
福西特對自由主義的歸納,也反映了另外一個問題,即過度推崇權利意識。他所舉的“反抗權力”“尊重人民的謀生與信仰選擇”,尤其是“接受利益與(宗教)信念的永恒沖突”,除了充分肯定人的情欲,也都是基于權利意識出發。自由主義民主體制爭議不斷,正是沖突各造都從維護自身的權利(利益)來行動。這種源自“天賦人權”想象的絕對權利觀念,有別于傳統歐洲對權利的認知。
現代之前的歐洲,認爲權利必須配合人的社會身份所要求的“職責”(office),才有完整的意義——人爲了履行自己的社會職責,才能要求享有行動上的權利。例如婦女偷面包,如果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爲了給孩子充饑,按照當時的法律道德判斷,婦女的行爲是在履行“母親”這個職能的權利,因而是無罪的。此外,權利更建立在“理性”(rationality)的假設之上——唯有能辨別行爲輕重的人才能享有權利——小孩與動物被視爲理性不足或欠缺,所以只能是被保護或屠宰的對象。
職責(office)的概念經過演變,相當于現代意義上的公民義務。這當然也是自由主義的主張,可是在實際運作上,權利意識的高漲似乎有掩蓋義務意識的傾向。當代民主政治話語,權利的絕對性越來越抵消義務的必要性。台灣大學生3月18日占領立法院,開啓“太陽花學運”,所追求的是身爲台灣人參與兩岸政策的權利;可是當司法開始追究他們違法的責任,運動領導者卻以“政治迫害”作爲規避公民守法的義務。這種行爲還得到部分社會輿論的同情,反映了政治道德的錯亂。
本地社會自2011年大選後呈現的更多元、自由的景象,固然是可喜的進步,但也須慎防過猶不及。圖書下架事件僅是主張同性戀平權運動,與宗教界一系列對抗的又一新戰線。類似的情況,今後勢必會反複出現。如何避免個人權利無限上綱,撕裂社會共識,激化民衆對立,必須是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
原載2014年7月13日《早報星期天·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