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關于新加坡,你要了解的除了剛剛去世的李光耀,還有見證了一輩輩華人南洋奮鬥史的神奇特色建築——店屋。
在新加坡旅遊,最不可錯過的就是各色店屋。這些二三層的小樓,在街道兩側整齊排列。它們被塗成多種顔色,或靛青、或粉、或黃、或純白,在熱帶的陽光的照耀下,格外吸引眼球。而遊客大多想不到的是,小小的店屋留存著小城兩百年的曆史血脈。
店屋正面
1. 窈窕淑女
店屋通常從街道的一頭開始,一家家排列到街道的另一頭。店屋的正面看起來相當狹小,只有四五米寬。木梁架在兩側的承重牆上,支撐起各個樓層。房頂搭上瓦,就成了一座的小樓。然而,店屋內部別有洞天。一家店屋的深度至少是寬度的三四倍,直通後巷。屋內分割爲樓梯、房間、走廊、廚房、廁所,中部還會留下天井。天井中養幾盆花草,配一張茶幾,很有“大隱隱于市”的意味。
店屋結構
店屋過度瘦長的比例引起人們的好奇。一種常見的解釋是,店屋主人把中國南方民居的風格帶到新加坡。江南的水道旁,嶺南的街道邊,都有類似的瘦窄身型的民居和店鋪。華人下南洋,就把家鄉的建築風格帶到了新加坡。另一方面,中國建築慣用木梁來支持房頂,傳統的店屋也不例外。當地木材的承受力限制了店屋的寬度。總之,上面的解釋把源頭指向了華人的故鄉——中國。
荷蘭房舍
但“中國源頭說”不是沒有競爭對手。在遙遠的阿姆斯特丹,同樣有瘦長的民居。這些房舍相當狹窄,以至于居民不得不把家具吊起來,從窗戶運到樓上。阿姆斯特丹的瘦民居起于16世紀。由于貿易繁榮,人們湧入城鎮。管理者爲了方便,按照房子正面的寬度來收稅。精于計算的荷蘭人把房子越建越窄,再在深度上做文章,有了瘦長型的房舍。但阿姆斯特丹與新加坡相隔數千公裏,又是如何聯系起來的呢?事實上,英國人開發新加坡時,荷蘭人才是馬六甲海峽的真正主人。他們的建築風格,自然能影響到新加坡。
新加坡規劃
新加坡位于東西方交彙的要沖,所以店屋很可能同時受到兩個起源的影響。無論店屋從哪裏起源,這種建築風格很快在新加坡的流行,一直到1950年代都是新加坡主流的建築形式。店屋的風行有深層次的原因。英國人最初規劃新加坡時,按照管理殖民地經驗,把不同種族劃分爲不同片區。中部的大片土地留給了歐洲人,而邊緣地區分別劃出中國人、印度人和馬來人的小片居住區。然而,華人社區人口迅速膨脹到數萬,而歐洲人卻不到百人。在狹小而擁擠的華人社區中,“臨街”成了珍貴的商業資源。正面狹小的店屋成爲人們共享“臨街”權利的最可行方式。
2. 混血美人
如果奠基新加坡的萊佛士爵士能多劃出土地給華人,或許就不會有店屋的橫行。但這也不能怪萊佛士。在他開發新加坡時,這裏只是一座滿是熱帶雨林的小島。一條小河從島嶼的中部發源,向南注入馬六甲海峽。只有在南部沿海一帶,茂密的雨林才逐漸變成灘塗。 萊佛士最初擔心的並非人口擁擠,而是如何吸引人來這座荒島。
萊佛士
萊佛士是英屬東印度公司的雇員,擔任蘇門答臘島的總督。這位出身貧寒家庭的英國人有著獨特的思考方式。十九世紀初的荷蘭依然是馬六甲海峽的霸主,在當地擁有一支龐大的艦隊。英屬東印度公司小心的避免任何和荷蘭人的沖突。萊佛士對此嗤之以鼻,自行決定在新加坡建立自由貿易港。正當萊佛士的同僚爲他擔心時,倫敦卻傳來好消息:英國政府支持萊佛士的行動,並用蘇門答臘島上的殖民地與荷蘭人交換新加坡。此時的英國剛剛戰勝拿破侖,算是荷蘭的恩人。荷蘭人雖不情願,也只能把一個天然良港拱手相讓。
馬六甲海峽
早期的新加坡缺乏資源。萊佛士自己也只能住在木房子裏。但自由貿易的政策吸引了周邊的民衆。畢竟,免稅是個誰都能聽得懂的大好事。這裏很快成爲馬來人、印尼人、印度人、華人的聚集地。就連一些成熟的殖民地,如喬治城和馬六甲,也掀起了前往新加坡的移民潮。移民人口按照萊佛士的規劃,定居在新加坡河附近的各個社區。隨著新加坡殖民地的穩定和繁榮,商人開始從各地運來大量建材。移民也從臨時的茅草屋住進了簡單的兩層店屋。這個小島殖民地,總算是艱難的存貨了下來。
五腳基
萊佛士精力充沛的爲新加坡制定藍圖。他規定店屋的建築標准,如樓層高度、地基材料、牌匾位置等等。按照規定,店屋的臨街面要留出五英尺(5 feet)的公共空間,也就是著名的“五腳基”。爲了預留五腳基,店屋的一樓後縮,只留下兩根柱子來支撐上層的樓房。各家店屋的五腳基相連,成爲連續的走廊,從街道的一端直通到另一端。在炎熱多雨的熱帶,走廊可以爲行人遮陽擋雨,成爲不受天氣影響的商業通道。五腳基成功的解決了當地的氣候問題,因此被大量效仿。就連沒有強制規定的喬治城和馬六甲也開始廣泛使用五腳基。而從南洋返鄉的華人,也在華南地區建起類似的騎樓。
店屋的外部被殖民地政府管頭管腳,可店屋內部是主人的王國。店屋隨窄,但都保留由中國建築中常見的天井結構。有的店屋按照中國傳統,采用完全開放的天井,從三樓直通一樓,成了一個小型庭院。有的店屋在天井上支起小亭蓋,以避免水澇和過強的日照。在狹長且兩側封閉的店屋中,天井改善了采光和通風。而在炎熱午後,店屋的高牆和天井又創造出幽深清涼的環境,讓店屋成爲熱帶小城的樂居地。
裝飾
由于超強的實用性,島上居民都開始采納店屋。土生華人、移民華人、馬來人、印度人會根據自己的口味,裝飾出形式各異的店屋。華人在店屋的正面挂起牌匾和燈籠,在牆上刻上松、竹、梅、龍和麒麟。伊斯蘭教徒在房頂繪出星月和植物標志,在房檐留下連續的木飾。馬來風味的木雕、希臘羅馬式的柱頭和拱圈、殖民風格的盾牌和勳章,爬滿了店屋的正立面。百葉窗、推拉窗、滑窗、玻璃窗競相登場。不同風格的元素甚至會混搭在一起,共同裝飾同一間店屋,留下別樣的混血魅力。
3. 墾殖堡壘
“店屋”的名字來自于“下店上屋”的功能。臨街的一樓成爲商業店面,銷售商品、開辦餐飲、設立錢莊。主人還會在一樓設置廚房和客廳。二樓以及更往上的閣樓往往是居室。由于新加坡處于人多房少的緊張狀態,主人往往會把樓上的空間分割,分給不同的租戶。富裕人家會家傳數套店屋,全憑收租來維持生計。就連門口區區的五腳基,主人也會出租給各色小攤販。
下南洋的華人
店屋中容納的,是大批下南洋的華人。十九世紀後半葉到二十世紀初,中國的封建王朝崩潰,民國在動亂中風雨飄搖。從鴉片戰爭到太平天國,從義和拳到辛亥革命,中國經曆了長達百年的動蕩不安。閩粵沿海的居民爲了躲避戰亂,紛紛下南洋。這些避禍的華人爲剛剛開埠的新加坡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資源。英國人的管理和海軍保護讓新加坡成爲一個可以安心賺錢的地方。華人移民們希望在這裏賺取一份家業,等到祖國安定時再回歸家鄉。
駁船碼頭
新移民的華人往往會租住在店屋。白天,華工們做著碼頭的苦力和人力車的腳夫。晚上,他們與擠在同一屋子裏的同鄉閑聊。人們交換著家鄉的時事,也漸漸熟悉了這個光怪陸離的小城。一些頭腦精明的華人會看准時機,利用新加坡的貿易條件,創建自己的事業。有的人靠倒賣燕窩發了家,有的人靠從中國販來土産致富,有的人憑手藝賺了錢。無論是何種途徑,華人致富的第一個動作都是買地建屋,興修起自己的堡壘。而沒有混出頭的華人,買不起一張回程的船票,只能做著無盡的苦工,最終老死在五腳基下。
牛車水街頭
那些擁有了店屋的華人,就有了繼續發展的根基。在陌生的環境中,華人只能抱團取暖。而店屋中的家庭,就是抱團的最小單元。第一代移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也說不上幾句英文,難以參與政府事物。即使經濟上富足,這些華人也只能從事商業。另一方面,移民們來自天南地北,不同地域之間也隔閡不淺,言談間都帶著幾分謹慎。有了自己的店屋,華商們更喜歡躲在自家店屋裏賺錢,一心營造自己的小家庭。看似開放的店屋,卻隔著看不見的高牆。
死人街
店屋憑借一招鮮,包辦了從生産到生活的全部活動。主人在一樓的櫃台上賣貨,妻子躲在廚房置辦晚飯。小孩子在樓上踢踢踏踏,隔著窗看街道上熙熙攘攘的行人。重病的老人送往“死人街”停放死人的店屋,等待過世。在早期魚龍混雜的華人社會中,店屋成爲賣淫和鴉片館的場所。江湖幫會的混混們,也借著天井的光,在店屋中插香爐開堂口。歐洲人因此覺得店屋區犯罪頻發,衛生堪憂,紛紛避而遠之。而華人則樂得歐洲人走遠遠,不要打擾了自己的生意。
陳嘉庚
即使憑借店屋在海外安身立命,華人依然抱著一顆葉落歸根的心。他們密切注意著祖國的動態,准備在時局穩定時回鄉。華商還提供了大筆資金,支持同盟會和其它革命黨。抗日戰爭爆發時,五腳基下的華工都慷慨解囊,捐助蔣介石抗日。然而,中國持續動蕩。這些盼著回鄉的華人,大多終老于店屋中。
4. 風格變遷
隨著時間,一代又一代的華人遷往新加坡。華人逐漸成爲城市人口的主體,占據高達75%的人口比例。店屋的風格,也隨著時間起了變化。
早期
最初的店屋都是簡單的兩層小樓,裝飾和用料都相當簡單。早期的新加坡只是東印度公司印度總部的一個小分支,非常不起眼。印度總督只把新加坡當做“中國茶——鴉片”貿易的中轉站,對新加坡的未來完全沒有信心。萊佛士登陸新加坡三個月後,才等到航船從喬治城運來數千塊磚。在這種條件下,早期來新加坡投機的華人並不願意在店屋上過多投入,造出來的店屋自然相當簡陋。
過渡期
給店屋帶來轉機的是數千公裏外的埃及。隨著蘇伊士運河的開通和蒸汽船的使用,歐洲與遠東的貿易驟增。新加坡東西方樞紐的作用突顯出來,在初露端倪的全球貿易中,成爲一個重要的港口。英國政府決定把新加坡從印度當局獨立出來,直接進行管轄。隨著公共設施和政府管理方面的投入,新加坡的治安狀況好轉。人口販賣、強迫賣淫和地下幫會被壓制。移民來的華人開始有了定居的想法。他們改變了傳統的兩層小樓制式,把店屋建成三層或者兩層加一層閣樓。店屋的裝飾也開始模仿英國人的公共建築,染上了西洋風。
中式巴洛克
到了20世紀初,新加坡迎來經濟大繁榮。這輪經濟繁榮的兩大功臣是橡膠和錫。從南美移植來的橡膠樹很適應當地的氣候。隨著美國工業發展,橡膠成爲重要的進口原料。而馬來西亞錫礦的開發,則得益于新興的罐頭産業。一大批新加坡華商抓住了這個好機遇,在馬來西亞開橡膠園和錫礦,運往新加坡加工,再銷往全世界。快速富裕起來的華商在店屋上彰顯自己的財富和品味。他們在店屋正面堆疊上大量中國風味的浮雕和裝飾,使用誇張的造型,形成了所謂的“中式巴洛克”風格。
artdeco
到了1930年代,現代主義又在世界範圍內推動了裝飾風藝術(Art Deco)。建築模仿工業産品的樣子,采用幾何圖形和流線型裝飾。裝飾風藝術是由一批留學西方的建築師引進的。由于新加坡當局更加嚴格的規範,傳統匠人推出建築市場,改由留學西方的建築師接手。另一方面,華商的財富在世界性大蕭條中遭到打擊。裝飾風建築樣式簡單,既省工又省錢,正好減輕店屋主人的負擔。到了四五十年代,堅固的鋼筋混凝土提供了更加廉價的建屋方案。店屋變得現代而單調,失去了過往的風格。
5. 余韻留存
二戰爆發前,店屋達到巅峰,構成了新加坡的主要市貌。但災難悄悄降臨。
日本轟炸
日本人偷襲珍珠港的同時,啓動了“南進行動”。這一行動旨在獲得東南亞的石油,正是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的根本目的。新加坡作爲英國統治東南亞的中心,遭到日本飛機的狂轟亂炸。大量采用木結構的店屋遭到嚴重破壞。日本人的坦克最終從馬來西亞開到新加坡的中國城。日本憲兵隊踹開一間間店屋的大門,抓走數萬華人槍決,以報複南洋華人對抗日活動的資助。
組屋
隨著日本戰敗和新加坡獨立,破舊的店屋成了舊時代的象征。被馬來西亞踢出聯邦的新加坡既缺乏資源,又沒有軍事保護,時時處在被吞並的危機。國父李光耀開始了一系列激進的改革,用強力的手段推動發展,以謀求島國的生存空間。在發展的大旗下,店屋成了落後的象征,被整棟整棟的拆除。政府以低價征收相關的土地,爲公共住屋計劃做准備。一座座高大的樓房取代了過往的店屋。民衆們迫不及待的住進了幹淨、便利但樣式單一的組屋。店屋則日漸稀少。
翻新
大建設一直持續到八十年代,新加坡已經成爲“亞洲四小龍”之一。但這座制造業發達,滿是銀行和跨國公司的現代都市,卻失去了吸引遊客的魅力。曾經急著告別過去的新加坡人才驚醒過來,想起要保護所剩無幾的店屋。中國城、小印度和甘榜格南被劃爲曆史保護區。在政府的強力政策下,店屋得到全面的翻新。新型建築材料替代了脆弱的木結構,現代化的排水和空調設施也被引入店屋。店屋的牆面上漆上了清新的顔色,各色裝飾也翻修一新,成爲歐美遊客最趨之若鹜的觀光地。
改造後的店屋
改造後的店屋成爲投資熱點。一些店屋成爲風味十足的賓館,還有些成爲鬧市中的豪宅。創業團隊也把工作地點選在店屋中,仿佛這些樣式多變的小房子能激發出創新的想法。中國城的店屋開起了各式中餐館,來自中國的大廚每天照常忙碌。時間久了,師傅們漸漸習慣了瘦長的店屋,雖然依然會懷念家鄉方方正正的院子。
(感謝作者@Vamei授權轉載。本文原載于澎湃新聞·私家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