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眼按:克拉運河的修建近日又成爲了網友熱議的話題。然而,今天(5月19日)據中國日報稱,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表示,據使館了解,中國政府有關部門“迄今爲止沒有參與關于此項目的研究和任何具體合作,也未就此問題發表過任何立場”…
(不管怎樣,咱們還是來梳理一下克拉運河這事兒到底是怎麽回事兒……)
早在17世紀,泰國就有開鑿這條運河的構想,約100年前,由泰王拉瑪五世(1868年10月至1910年10月在位)正式提出;但是因工程成本過高,以及爆發兩場世界大戰,該計劃始終未能實現,直到2004年,才又被泰國前總理他信再度提起——擬建中的“克拉運河”,全長102公裏,雙向航道,寬400米,水深達25米。這一運河早已經過了近10年的討論,而近日,該話題又一次因新聞報道新進展而刷屏……
我們來看一下:
“克拉運河”修建完成後,國際海運線將不必繞過新加坡、取道馬六甲海峽,航程至少縮短約1200公裏,可省2至5天航運時間;以10萬噸油輪來算,單次能省下35萬美元的運費。
——5月18日,台灣《中時電子報》報道
台媒稱,繼中巴經濟走廊、中俄高鐵等項目後,大陸推動“一帶一路”布局又有新動作。甯波海事局官方微博15日公布,中泰兩國在廣州簽署“克拉運河”合作備忘錄,讓這項延宕10年的世紀大工程向正式開工跨出一大步;初步預估,該項目需耗時10年、投資總額280億美元,一旦開通,大陸的“馬六甲困局”也將迎刃而解。
——5月19日,參考消息網報道
正當網友紛紛熱議之時,又出現了大逆轉:
中國駐泰國使館發言人表示,“中國政府迄今沒有參與該項目任何研究及合作,中國政府未就此發表任何立場”,該發言人還表示,泰國政府沒有就此立項,“遠遠沒到開建的程度”。
——5月19日,《中國日報》報道
新聞人也發出了質疑:
“到處都看到“中泰兩國在廣州簽署克拉運河合作備忘錄”的新聞,這麽重要的宣布,居然沒有雙方簽字機構和代表的資訊,備忘錄的詳情頁語焉不詳……耗資如此之大的重要地緣項目,簽字的居然不是中國部級以上的高官?爲何遮遮掩掩?”
——5月19日 鄭維 香港南華早報網主編
對啊,這麽大一新聞,爲何中泰兩國都沒有發布官方新聞通稿?爲什麽國家領導人沒有出席而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公司來簽?究竟是誰來簽這份所謂的合約?
微博網友 @黃公山 也補充爆料稱,“中泰克拉運河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姓郭。囯家工商總局官網企業查詢不到,估計連工商登記都沒有。這是我昨天網上查詢的結果。”
但網友 @劉易傑 則分享了一個腦洞很大的觀點:“呵呵,之前那新聞裏面有兩點很有意思:中國方面簽約的是企業,泰國方面簽約的是軍方,見證人是泰國王室的秘書,說白了這個項目跟中泰兩國政府沒任何關系;美國也好,新加坡馬來西亞也好,找中國抗議,中國政府就裝傻賣萌扮無辜?啥運河?我布道啊?泰國政府向來是拿軍方沒辦法的,泰軍和二戰時的太君一樣,直接效忠于國王,不受政府管轄。我只能說這次出招太賤了。”
(腦洞真的不是一般大呢!)
不過,既然談到了克拉運河,咱們就順便再來科普一下它的相關背景吧……
克拉運河的曆史
這個運河構想可追溯到拉瑪五世朱拉隆功時代,但當時泰國國力難以獨自承擔而作罷。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也有開鑿克拉地峽運河的構想,即使是戰後也存在高度興趣,中國也因爲石油問題而持續關注該議題。
二十世紀70年代,這個構想再次被提及,但由于泰國南部是穆斯林聚居區,分離主義分子蠢蠢欲動,泰方擔心開鑿運河後會將泰國一分爲二,導致政局不穩,因此曆屆政府均將此問題擱置。
2004年,泰國前總理他信宣布五年後泰國將成爲亞洲石油中心,再次提出加強泰國南部能源建設的計劃。
嚴重依賴海上運輸的日本對開鑿克拉運河最爲積極。中國經東南亞海域的航運量也不小。可以說,位于北緯10度線以北的歐洲、非洲、亞洲國家和地區經過東南亞海域的海運事業,都會從克拉運河受益。開鑿克拉地峽不僅會帶動航運,也帶動貿易、旅遊甚至影響海軍戰略部署,進而影響區域政治。
如果運河開通,將對中國及新加坡産生哪些影響?
報道說,克拉運河一旦開通,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航程至少縮短約1200公裏,大型輪船可節省2至5天時間,每趟航程預計可節省近30萬美元(看起來對航運嚴重依賴馬六甲海峽的國家無疑是大好事)。開通後,東盟貿易區和世界各國之間的貿易將不再通過馬六甲海峽,相對原有的馬六甲航線,直線縮短一千多公裏的航程,將爲東盟自貿區的物流貨運節約大量的航運成本和時間成本。但是,我們也需要考慮,這條運河的流量是否能接納現在馬六甲運河的所有通行船只?就算能通過,又是否能保證其安全性以及穩定性?全部都是未知因素啊……
把新加坡往哪兒擱?
東協不少會員國反對此計劃實施,其中新加坡態度最爲堅決,因爲此舉可能會封殺新加坡的經濟。新加坡一再呼籲不要惡性競爭,希望能繼續協商,但泰國能源部長李逢民表示,泰國有權和馬六甲海峽競爭。媒體則將這項計劃解讀爲“慢性切斷馬六甲海峽水道咽喉”、“扼殺新加坡”,因爲開鑿這條運河必將導致新加坡這個國家的整體性衰退。新加坡的石油冶煉、中轉貿易、貨物倉儲各個産業的繁榮都依賴于馬六甲海峽。一旦運河開通,新加坡所有産業都會受到很大影響。但是,新加坡能成爲國際港口中心,可不僅靠的是地理優勢,新加坡也不是唯一的停靠點,也與新加坡良好的制度和商業環境優勢有關……否則現在大家幹嘛不去馬來西亞印尼那麽多港口裏面隨便找一個,而非要來新加坡呢?
中國是最大的受益者嗎?
如果說克拉地峽運河的開通最大的受害者是新加坡,那麽最大的受益者是中國嗎?回答是否定的。中國作爲一個大陸國家,本國有一定石油産量,從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地也可以輸入石油,海運雖然重要,但也僅僅是重要的一部分。而中國對岸的日本則是四面環海的島國,本國資源極度匮乏,石油輸入完全依靠海運。因此克拉地峽運河計劃如果能實現,對分散日本的石油運輸風險無疑意義更大。日本是真正的最大受益國。難怪日本一直熱心克拉地峽運河計劃,曾多次主動提出各種避開馬六甲的建議,並希望得到中國的積極回應。但話說回來誰又能保證克拉運河開通後,泰國還與中日保持友好的外交關系?難道地理位置更好的克拉運河就一定能讓中日兩國從中受惠?
泰國人怎麽看?
泰國境內僅三成民衆支持興建此運河,另有四成民衆反對,反對者的意見主要有二:一是泰南有許多穆斯林聚居區,擔心此舉會造成泰國的政治動蕩;二是會造成生態保護的問題;難以解決的問題則包括耗資巨大,泰國經濟難以應付;投資者信心難以確定;還有泰國政治腐敗,貪汙問題嚴重,施工效率頗低……安全性也就更得不到保證。所以不管怎麽看,這都是還沒譜的事兒啊!
截稿前眼哥我又瞄了一眼新聞,最新的來自新京報的報道稱,泰國使館的答複是,這項協議是民間行爲,不涉及政府,只是在進行可行性研究。總之呢,這事兒,咱別急,再慢慢觀察著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