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位于濱海灣花園旁的展覽是SG50系列慶典的最後一個活動,主題是對新加坡未來的展望。這樣的主題,風格和手法自然是摩登又炫酷的,看起來很高科技的樣子。
在網上可以預先訂票,不過昨天去的時候人不多,現場排隊應該也花不了幾分鍾就能進去。
首先進入的是球幕劇場,主題是The Future is not Fixed。由4位不同種族、不同職業的普通人,講述自己的夢想和自己祖輩對夢想的追求,約10分鍾。寫不來主旋律觀後感,以下略800字。
下一展室又是一個劇場,集合了對未來生活的幻想,哎不對,暢想。無人駕駛汽車、全息投影視頻通話等,人人都是007啦。這裏的觀影沙發可以躺著看,小E樂壞了。就是電影太短了,5分鍾吧大概,小E表示還沒躺夠呢-。-
接著是未來城市模型的展示,如何更充分地利用空間、保護環境、節約能源,都在這裏了。
來到“我的夢想”展區,是互動裝置,在機器上寫下的dream,會像氣球一樣顯示在頂上的圓形屏幕越飛越高。小E寫的是“My brain is full of science”,那請問你的女神放哪兒呢?放心裏?
從這裏出來就是兒童遊樂區域、科技産品互動體驗區和市集。和之前幾個展區的高大上一比,這裏好像有點小兒科了。草草掠過。
看得出,這場展覽花了不少的時間、心血和錢。but原諒我這個歪果仁,並沒有多少融入感,總覺得這些內容放在哪個國家,大約都可以適用,看不出新加坡的特色。不過全球化的今天,大概本就是哪裏都差不多罷。倒是看到一些老阿姨們寫的dreams,和hawker center啦之類的有關,還是蠻接地氣的,呵呵。有一些更親民的program,可以上網了解。
這個展覽是博物館和NTU合辦的系列活動之一,是11月份“Future of Learning”學術會議的熱身,屆時有五位諾貝爾獎得主將來坡主持學術討論。
展覽分五個部分。一進門是Nobel遺囑介紹獎項的曆史。然後懸挂了一圈和日常生活有關的得獎成就,比如LED燈、無線通訊等。
下圖Weapons Against Malaria,向屠教授致敬!
接著是Alfred Nobel老先生曾經的物品,都是從斯德哥爾摩的Nobel Museum運來的。再往前是從20年代、30年代直至今日各時代的重大發現、發明,都是視頻資料,親切的愛因斯坦老爺爺、可怖的原子彈爆炸等。
下圖是代表科學界最高榮譽的獎章和證書。數學系畢業生E爸在一旁嘟囔“沒數學系啥事兒”,我安慰他“可以沖經濟學獎嘛”,後半句“不過跟你沒有半毛錢關系”忍住了沒說,吼吼。
最後的動手部分,omg,“這貨他能玩一年”,也好,我趁機在旁邊打了個瞌睡。小E把搭好的火箭拿給我看的時候,我不小心給碰散了,然而他竟然沒有發脾氣,很平靜地說著“我可以再搭一個”又開始搭起來。樂高果然是他真愛啊真愛。【淚流滿面】
出門就看到一個原子對撞機,這是另一個展覽Collider的一部分。這個太深奧了,小E應該看不懂,就沒帶他去了。
運氣不錯,進去就碰上了講解,講解員安提氣質很好,中文也說得很好,內容生動有趣,一會兒甩個包袱一會兒開個玩笑。後來我才發現安提是志願者,太讓人有好感啦。
大英最富盛名的必須是木乃伊了,但這次來的不是鎮館之寶(鎮館之寶哪那麽容易出來,最近一次來坡是2013年底,是在上面說的ArtScience展出的)。不過這個也很特別,我們在大英的時候並沒有看到(你懂的,大英搶了太多寶貝了,展品是輪流上的)。與經典款不同的是,這個木乃伊沒有常見的誇張面具,而是像真人照片似的畫像,而且不像埃及人對不?聽了講解才恍然大悟,這是羅馬帝國統治埃及時期,在埃及的羅馬人也按照當地習俗制作了木乃伊,唯一不同的就是這畫像了(羅馬人大概覺得自己長得比較好看)。
亡靈書中的一頁,珍品。亡靈書是通向往生的說明書,因爲流程和規矩太複雜。。。
其他一些展品都是比較近期的,18世紀左右的,好東西都是好東西,不過和大英的名號畢竟不那麽匹配。
雕像。大英裏鋪天蓋地一直能看得人審美疲勞,這一小樽孤孤單單的感覺好可憐,呵呵。
接下來這個是寶貝。不就是象牙做的棋子?當我沒見過土豪咯?nonono,沒那麽簡單,這可是海象牙做的,就是下下圖這貨。大英收藏了93顆這樣的棋子,來坡的就這兩顆。據說來源不可考,雖是在蘇格蘭發現的,但蘇格蘭沒有海象,疑似是從北歐一帶輾轉到了蘇格蘭。
雖然沒鎮館之寶,但大英畢竟寶貝多啊,而且一個洲一個洲的展室裏到底還是呈現了各自的曆史和特色,很值得一去。
其實昨天還是新加坡華族文化展的第一天,不過,這遛娃的地兒,總要省著點用。。。
(東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