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淩晨抵達上海,中午和老友吃飯時聽她說,不知道爲什麽連續三天早報網都上不去。由于航班過早,人又有點不舒服,晚上我就吃了藥早早上床了。今早四點起身看到朋友在微信中發來的一個“李顯龍促美批准TPP制衡中國”的網絡鏈接,還寫了一些留言。
這標題讓我馬上聯想起當年李光耀訪美時,也有類似這種帶煽動性的誤導性標題。當時就有記者把“平衡”譯成“抗衡”在網絡上也泛起了類似風波。帶類似標題的文章很快在網絡傳開,有些網民在沒看到准確報道的情況下都紛紛表示不滿,大罵新加坡。
當時聯合早報把李資政以英語說的談話和背景翻譯得很准確,也把他講話內容和意思完整地呈現,我相信當時網民也看到了這則報道。今天再看到類似當年的標題和朋友的強烈反映也就不驚訝了。平衡與制衡,我相信許多網民還是能分辨其中的不同。
本想從聯合早報上找些文章發給這位朋友看,希望他也看看不同視角和來源的報道,這樣或許能幫助他多了解新加坡的外交政策,能有較爲客觀的觀點。可惜我把早報網的密碼忘了,無法上去。看聯合早報的主要原因是早報的報道客觀,消息來源嚴謹且可靠,尤其是報道新加坡部長的講話或采訪時,內容准確、意思表達完整、英文譯成中文的水准也最高。
這次李總理訪美期前接受媒體采訪的采訪記錄全文
可在總理公署的網站下載
http://www.pmo.gov.sg/mediacentre/pm-lee-hsien-loongs-interview-wall-street-journal-wsj#one
我仔細讀了總理針對記者的問題,沒看到他說要促美“抗衡”中國,也沒找到他用了“balance”平衡這個字。
我雖然已經離開外交部多年,感覺新加坡外交政策的核心不變。新加坡一直都是希望東南亞與亞太地區和平,希望這個地區的勢力平穩。新加坡位于東南亞,始終是東南亞不可分割的一份子。一直以來,新加坡都在全面促進與鄰國的友好關系,也在保持東南亞地區內外和整個亞太地區的安全和平環境不斷的努力。
在1965年9月21日加入聯合國的第一份聲明中,新加坡就清楚闡述了一個小國的外交政策,其中一些比較關鍵的內容如下:
“For us the essential of the Charter are the preservation of peace through collective security, promo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 mutual aid and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alienable right of every country to establish forms of govern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wishes of ites own people.”
“對我們來說,本憲章的本質就是通過共同安全維護和平、通過互相援助促進經濟發展,以及保護每個國家不可分割的權利,根據他們人民的意願建立他們的政體。”
“World peace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urvival of small countries, like Singapore. For one thing we want peace simply because we have not the capacity to make war on anybody. We are surrounded by bigger and more powerful neighbors with whom we cannot afford to settle issues by force of arms. So it is natural that my country to adhere firmly to peaceful negotiation; by non-violent means. At the same time my country is well aware that it is situation in a region of the world which has traditionally been the battleground of big power conflicts. Singapore itself by virtue of its strategic location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nations who wished to dominate Southeast Asia. ”
“對新加坡這樣的小國家來說,世界和平是政治和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我們想要和平是因爲我們沒有能力對任何國家發動戰爭,我們有更大更強的鄰國,我們沒有能力通過武力與之解決爭端,因此,我國堅定不移地維護和平協商;以非武力的方式進行。同時,我國也意識到了曆史上這裏一直是大國沖突的戰場。由于其戰略地位,新加坡已經吸引那些想要統治東南亞國家的注意。”
1976年5月,新加坡外交部長拉惹勒南在第一次訪華時,也表明了新加坡的外交立場:
“曆史把中國人、馬來人和印度人帶到新加坡,大家都爲我們的文化傳統而自豪。因爲共同的經曆,人們創建了自己特有的生活方式。由于地緣關系,我們的未來將同我們的東南亞鄰國更緊密聯系在一起。”
傅瓊花
新加坡前駐華外交官,新加坡本土華人,畢業于新加坡國立大學,曾在新加坡外交部任職12年,先後在新加坡駐廈門和上海總領事館工作。現爲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特約高級講師,也經常受聘在中國各地大學、黨校、行政學院等講課,研究領域涉及新加坡公共政策、公共管理、社區與基層管理等。作者頻繁穿梭于中新兩國,觀察中國有著獨特的視角,結合新加坡城市化發展曆程和公共管理方面的經驗,述說感悟,與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