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話:話說,在520之後,寫一篇懷孕生寶寶的文章,貌似還挺應景的呢……(๑¯ิε ¯ิ๑)
懷上寶寶是件讓人興奮的事情,但是接下來要面對的問題就是如何選擇一個好的婦産科醫生。靠周圍朋友的推薦固然是個不錯的來源,但對于年輕的新移民來說,本地有相關經驗的朋友可能不多,而看婦産科醫生又不同于到醫院看別的病,如何順利並且愉快的度過整個懷孕過程就變得很重要了。
倘若是PR或是本地公民,爲了省錢是可以通過Polyclinic拿一封推薦信然後到公立醫院約婦産科醫生的門診,從而享受政府津貼的門診費以及生産時的花費。但是缺點是看的醫生的經驗比較淺,而且每次去看的醫生都可能不同,生産時住的也是多人間。
現在的人一般生孩子不多,因此也比較願意在生孩子這件事情上花錢。不論是本地公民,PR或是外國人,倘若要看私人産科醫生,收費沒有什麽差別,那麽如何選擇一個口碑好的私人醫生就變得很重要了。
新加坡婦産科醫生一定要通過某個專業大學設置的相關研究生培訓和考試。大多數本地的婦産科醫生都通過了英國皇家婦産科醫師學會(RCOG)的培訓,還有一部分婦産科醫生也通過了其他婦産科醫師學會的培訓,包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皇家婦産科醫師學會(RANZCOG),香港婦産科醫師學會和美國婦産科醫師學會。除了通過專業婦産科醫師學會的考試,新加坡婦産科醫生還必須通過新加坡醫療專家鑒定委員會的注冊才能開始執業。
主要的公立醫院(婦産科)包括:
1. 新加坡中央醫院(Singapore General Hospital)
2. 竹腳婦幼醫院(KK Women’s and Children’s Hospital, 原名Kandang Kerbau Hospital)
3. 國立大學醫院(National University Hospital)
主要的私立醫院(婦産科)包括:
1. 伊麗莎白山醫院(Mount Elizabeth Hospital Orchard Road)
2. 康生醫療中心(Thomson Medical Centre)
3. 安徽利亞山醫院(Mount Alvernia Hospital)
4. 鷹閣醫院(Gleneagles Hospital)
5. 萊佛士醫院(Raffles Hospital)
6. 東海岸醫院(East Shore Hospital)
這裏列舉出來的醫院都是有專門的手術室給孕婦生産的。一般在某個醫院執業的醫生就會選擇在該醫院爲産婦接生。但是還有一些私人醫生,她們可能會在遠離醫院,靠近居民區的地方開設診所,那麽這些醫生會跟幾家私人醫院簽訂合作協議,孕婦可以在其中選取一個自己喜歡的醫院來進行手術。
在選擇婦産科醫生的時候通常需要考慮以下幾個點:
1. 醫生的口碑:幾乎所有婦産科醫生的個人執業信息包括受訓經曆,專業特長,過往案例等都可以通過互聯網查到,需要提請注意的是這個老牌英文論壇:http://singaporemotherhood.com。很多准媽媽和新媽媽都在這裏進行交流,其中就包括了許多對婦産科醫生的評論,比如專業水准,服務態度,等待時間,價格收費等等。雖然是英文網站,但是由于信息量大,所以如果語言過關的話還是可以參考一二的。
2. 看診的地理位置:通常孕婦都傾向于選擇離住家比較近的診所或者醫院,這樣方便孕期的看診和檢查。需要提醒注意的是,有些醫生的主診療所可能在醫院裏面,但是也會在其他地方開設衛星辦公室,以方便附近的病人做一些簡單診斷和檢查。當然了,一些重大檢查譬如唐式兒篩查,就只能前往大醫院做了。
3. 醫生的性別:最近有越來越多的孕婦都傾向于尋找女性婦産科醫生看診,這個跟文化習慣有關。
4. 手術醫院的選擇:主要是醫院的地理位置,院內院外軟硬件環境的考慮。
5. 價格:其實這項應該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因爲以私人醫生來說,不同的醫生給的配套價差其實不大。而且因爲是人生大事,所以准媽媽和准爸爸在這件事情上都非常舍得投入的。這裏就把這個項目列爲最不重要的一個考量。
生産其實是三個時間段:産前、産中和産後。上面羅列了這麽多其實都是關注在産前和産中的階段,但是産後對于新生兒的護理,還有一些新生兒先天疾病的診斷治療也是准媽媽們在選取醫生和醫院的時候需要關注的地方。在頭一兩次面見婦産科醫生的時候,可以提出這些問題來幫助自己做好各種准備。通常對于年輕的孕婦,懷孕和生産過程中出現並發症的幾率較低,只要是定期産檢中沒有大的異常,一般在哪裏生産都沒有問題。而對于年紀較大的孕婦,懷孕期間出現過一些並發症的,個人覺得到公立醫院生産會比較有保障,因爲畢竟公立醫院科室比較齊全,在應對小概率的嚴重並發症的時候也比較有能力。
(感謝作者Pigling和兔貓-開天辟地的原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