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看到一個廣告語「Be my movie kaki」。查了一下,原來是一種複古的電影放映車的slogan。上世紀六十年代,電視在新加坡還不普及。每天晚上,鄰裏街坊齊聚社區的俱樂部,圍坐一圈開始看劇。看劇成了共同記憶,街坊之間也因此增進了友誼。
時過境遷,每家每戶都有電視了,除非失去了家裏遙控器的控制權,也實在沒有必要下樓追劇。而無論看電視還是看電影,都變成了一種私人的活動。師奶之間熱火朝天討論劇情的場景,即使還有,也從線下轉到了線上。今時今日推出這種放映車穿梭于不同社區之間,大概也是爲了營造舊日氛圍,喚起人們心中的「Kampong Spirit」。
這大概是美好的願望。只是這廣告語看下來,作爲外來者,一時沒有明白爲什麽叫「movie kaki」。我碰巧知道「kaki」是馬來語的「腳(foot)」。只是這「碰巧知道」絲毫沒有幫助我理解這句話。「Be my movie foot」?想來想去,這大概是一個閩南習語和馬來語融合,進而變成新加坡英語的例子。
福建/潮州話裏,在特定的語境裏會把「人」稱爲「腳」(音: ka)。比如,新餐廳開張需要有「水腳」,意思是要有親朋好友假裝顧客去捧場,「水」則暗示了顧客並非真顧客;打麻將「三缺一」找不到人稱爲「找無腳」,意思是找不到人。所以,「腳」首先被意譯成「Kaki」,進而變成新加坡英語,是爲「buddy」。
同樣是這個「Kaki」,在另一個場合,有另一個故事。
舊時廣東的商業區民房,多爲兩層式。第二層向外延伸一兩米,如同「騎」在第一層之上,而第一層則形成行人走廊。這種奇異風格既增大了建築的使用面積,又能遮風擋雨,珠三角廣府人把它們一概稱爲「騎樓」。但在南洋和潮州,它有另一個名字,叫「五腳基」或「五腳砌」(Ngo Ka Ki)。「腳基」容易說圓,然而爲什麽偏偏是「五」?
原來,這「五腳基」並非潮州人首創,而是「過番」的華人從東南亞帶回來的建築風格。1819年新加坡開埠,1822年萊佛士制訂都市計劃,規定臨街店屋都要留足五英尺的公共空間,以便行人往來。私人財産移作公用,勢必會有不滿。作爲折衷,政府允許將第二層探出。這一來一去的物權博弈,卻帶來了建築學上不大不小的創新。
萊佛士的舉措很快被推廣。1826年英國在槟城和馬六甲建制,也采用了相似的規定。在英文裏,整排騎樓的第一層外延連成的通行無阻的走廊,被稱爲「five foot way」(五英尺通道),譯成馬來語就變成「Kaki lima」。lima是「五」的意思,而Kaki就是前文所說的「腳」。這「Kaki Lima」兜兜轉轉轉到中國,被福建人潮州人半音半義譯成「五腳基」(潮州話裏,「腳基」的讀音就是「Ka Ki」)。
「五腳基」不僅是一個建築學概念,在南洋更變成一個文化符號,如同上海的「弄堂」,北京的「胡同」。通暢無阻的連廊,象征著鄰裏街坊親密無間的關系。而小孩子在「五腳基」上嬉戲玩鬧走路上學,不必有安全的顧慮:它是孩童和外部世界之間的緩沖地帶。八十年代新加坡還拍了一部本土連續劇,名字就叫「五腳基」,講述鄰居之間的友愛和沖突。不知道那時候的新加坡人,是不是還是和鄰居一起追這部劇的?
不過在潮州,情形則有所不同。改革開放之後,沿街民居紛紛變成商鋪,這五尺空間成爲了重要的商業陣地:商鋪外延,人們將櫥櫃、貨物擺到「五腳基」之上。不再有暢通的連廊,商戶們在「五腳基」上展示自己的貨物,並與城管鬥智鬥勇。這倒和印尼有點像,在印尼語裏,「Kaki lima」基本就等同于「沿街商戶」了。
順便值得一提的是,閩南語裏以「腳」指「人」的用法,經台灣綜藝節目(尤其「康熙來了」)潤色後,被推廣到整個大中華區。「大咖」「綜藝咖」其實和「casting」毫無關系,而只是「腳」(讀音都是ka)的稍微洋氣的書面表達。
只不過,在台灣的語境裏,無論「大咖」還是「小咖」,都暗含了「是個角色」、「並非普通人」的意思。這一點和新加坡、福建、廣東都不同。餐廳新開張要「水腳」,但只要是個人就可以,來路完全不重要。打麻將「缺腳」,三缺一,重要的是要找到「一」。至于這個「一」水平如何,並不是重點。
「Be my movie kaki」也是這樣:要緊的是其樂融融,至于鄰座之中有沒有「咖」,應該不重要。
By:謝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