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谷歌上搜索Singapore Paediatric Hospital(新加坡兒科醫院),去掉前面的推廣,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分別是KKH和NUH。這兩家都是公立醫院,但是隸屬于不同的醫療集團。(所以說,跟某度比較起來,谷歌真的是良心企業,Don’t be evil)
從名字上一看,就能很清楚地知道這家醫院是專門面向婦女和兒童患者的。事實上它也是新加坡最大的婦女與兒童專科醫院。成立于1858年,到1924年成爲一個30床位的産科醫院,發展到現在擁有830個床位,提供産科、婦科、新生兒科以及兒科的大型綜合醫院 。
它的兒童服務包括以下部門:
● 過敏症
● 兒童麻醉
● 心髒中心
● 心胸外科
● 兒童發育
● 兒童癌症中心
● 兒童急症
● 兒童耳鼻喉中心
● 兒童急症轉置服務
● 兒童重病護理中心
● 兒童外科中心
● 唇腭裂兼顱顔中心
● 牙科
● 皮膚科
● 診斷和介入成像
● 內分泌課
● 腸胃科
● 小兒專科和青少年醫學
● 遺傳學
● 傳染病
● 眼科
● 病理實驗室
● 新生兒科
● 腎髒科
● 神經內科
● 神經外科
● 生化遺傳學實驗室
● 骨科
● 心理學科
● 心理創傷支持
● 呼吸系統科
● 免疫風濕科
● 運動醫學
KKH的兒童急診是新加坡最大的兒童急診部,每個月需要接診大約12000到15000位0歲到16歲的病患。每年接診大概175000位的病患,讓KKH的兒童急診部門成爲全球最繁忙的兒童急診部之一*。
成立于1962年的KTP-NUCMI是National University Hospital (NUH,國立大學醫院)的兒科部門,擁有90個床位和5個遊樂室。它包括兒童學科、兒童外科、新生兒科以及相關醫科,爲從新生兒到青少年的病患提供全方位的醫療服務。人們一般也用NUHkids這個品牌來稱呼它。
NUHkids的主要強項在于
● 兒童過敏和免疫
● 血液以及癌症
● 骨髓和幹細胞移植
● 兒童行爲和發育
● 唯一一間可以爲16歲以下患者做器官移植的公立醫院
其它專科還包括
● 心髒科
● 急救護理
● 牙醫
● 皮膚科
● 營養科
● 內分泌科
● 肺病和休眠
● 胃腸和肝病
● 遺傳和代謝疾病
● 普通兒科和青少年醫學
● 傳染病
● 新生兒科
● 神經內科
● 眼科
● 骨科
● 耳鼻喉科
● 兒童外科
● 精神病
● 心理
● 風濕
雖然SGH沒有特設的兒童專科,但是它旗下的各個專科中心都有針對兒童的醫療服務
● National Heart Centre (NHCS,國家心髒中心)
● National Cancer Centre (NCCS, 國家癌症中心)
● National Eye Centre (SNEC, 國家眼科中心)
● National Dental Centre (NDCS, 國家牙科中心)
談完公立醫院的兒科,我們再來看看私立醫院方面。由于兒科和産科從來都是緊密相連的,所以那些較爲出名的婦産科醫院也擁有很好的兒科實力。
Mount A是一個天主教教會醫院,擁有335個床位和兩個多學科專業醫療中心。
該醫院提供的專科包括
● 麻醉
● 心髒
● 皮膚科
● 耳鼻喉科
● 血液科
● 神經外科
● 腫瘤
● 眼科
● 骨科
● 兒童外科
● 普通兒科
● 新生兒科
● 呼吸系統疾病
康生醫院成立于1979 年,是新加坡領先的婦女和兒童保健服務供應機構之一。這是一家完全一體化的醫院,提供全方位的設施和服務,並重點關注産科、婦科和兒科服務。康生醫院擁有 37 家診所、1 家專科門診和 8 個專科中心。
該醫院包含的醫療服務
● 結直腸外科
● 皮膚科
● 牙科
● 消化科
● 兒科
● 中醫
● 影像診斷中心
● 超聲診斷中心
伊麗莎白醫院現在其實已經有兩間了,一間在烏節路,開業于1979年,而新的Mount Elizabeth Novena開業于2012年,在Novena地鐵站附近。現在人們平時說的Mount E其實一般指的是烏節路那間,有345個床位,而Mount E Novena現在有333個床位。
伊麗莎白醫院的專科包括
● 神經內科
● 骨科
● 腫瘤
● 耳鼻喉
● 眼科
● 普通外科
● 內分泌
● 腎髒內科
● 呼吸內科
● 器官和幹細胞移植
● 泌尿外科
● 婦産科
● 新生兒科
● 普通兒科
● 兒童外科
鷹閣醫院坐落在荷蘭路一線,屬于超高檔小區,擁有270張床位。趙薇就是在這裏産女的。
它提供的專科服務包括
● 心髒科
● 心胸外科
● 血液病門診及研究
● 診斷及介入放射學服務
● 急救護理
● 內鏡檢查中心
● 癫痫監控
● 普外科
● 新生兒重症監護
● 肝髒移植服務
● 新生兒科
● 神經內科及神經外科
● 疼痛治療服務
● 百彙癌症中心
● 百彙眼科中心
● 藥學服務
● 康複治療服務
● 腎透析中心
● 睡眠障礙中心
● 運動醫學
首先談談關于兒科急診的選擇。如果是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能夠享受政府補貼,那麽東邊選KK,西邊找NUH,就是比較保險的選擇。當然了,由于公立醫院的接診量大,急診等待的時間會比較久一些,不過反過來也說明醫院接診的經驗更爲豐富。
但是這裏並不是說其它醫院比如樟宜綜合醫院或者陳笃生醫院就不能接診兒童病患,只是碰到比較複雜的病情,最後她們還是會建議轉診到KKH或者NUH。筆者就碰到這樣的情況,孩子的手臂在玩樂的時候摔傷了,送樟宜的急診,拍片子確診是骨折,然後醫生說她們處理不了,要我們去KK急診進行接骨處理。得出這個結論花費了我們兩個小時的時間,早知道我不就直接送KK急診,急診費是包括X光的費用了,我們多花一個急診費還帶兩個小時的時間進去。
而如果願意承擔更高的後續治療費用來換取更快的服務,上述提到的私人醫院急診就不失爲一個選擇。
另外還有一個關于急診的事項–救護車。在新加坡呼叫救護車的電話有兩個,995和1777。995的服務是由新加坡民防部隊提供的,救護車是以就近原則將病患送往最近的公立醫院。如果病患的情況非常緊急,995不會收取任何費用,但是在非緊急情況下呼叫995就需要支付274新幣的費用**。而1777是私人救護車服務,可以按照病患的意願送往任何一個醫院。
最後解釋一下爲什麽有些人去了急診可以很快就醫,而有些人卻要等上1、2個鍾頭。
新加坡的急診,使用的是英國的triage 系統。護士會把病人分爲三級, 第一級是搶救, 是給有生命危險或是有可能失去器官的病人, 這些病人會被直接送入resuscitation area(複蘇區域), 等待時間是<3分鍾.。
第二級是緊急救護, 這些病人原因就比較多了,比如說高燒加嚴重症狀(神志不清,上吐下瀉到缺水,呼吸困難), 有骨折的可能性,哮喘發作,異物進入食道或呼吸道(魚骨和雞骨), 嚴重的胸腹頭痛等等。等待的時間<10-15分鍾。 被坐救護車送進來的病人會直接送入第一或第二級。
第三級是一般救護。 就是其他所有不符合以上兩個級別的病人, 等待時間和醫院當時有多少一級和二級病人有關。 平均在2個小時左右。其實被分在第三級說明病況沒有那麽嚴重,病患和家屬也可以放心些。
急診部的醫生的主要職責是緩解病人症狀和決定病人需不需要住院治療。如果病情比較嚴重,一般都是住院。 對于一般的症狀比如說高燒, 上吐下瀉,肚子痛等, 醫生覺得是病毒感染或者不是嚴重疾病的可能性很高時, 就會給些緩解症狀的藥, 然後建議觀察幾個小時。 如果在觀察期症狀緩解, 醫生都會建議回家治療。在對待年幼病人時, 父母的意見也是相當的重要。 比如說家長表示自己回家沒有信心應付,就算孩子沒有住院的必要, 醫生一般也會建議住院。
對于症狀比較輕的, 醫生一般會建議回家。 很多時候, 醫生都會告訴家長如果症狀回家後沒有改善, 要再回來。 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 有很多的嚴重疾病都是反複發作後才會被診斷的。 如果在短時間內爲了相同的問題去相同急診的話,急診會給予更高的重視,直接讓較資深的醫生來看病人。 切忌不要因爲這個地方的醫生一次看不好, 就去別的地方試試,結果要花時間重新診斷,耽誤孩子的治療***。
* 數據來自KKH網站
** 信息來自于新加坡民防部隊網站,正確止于2015年7月
*** 部分內容來源于“在新加坡急診需要了解的一些小常識” http://bbs.huasing.org/bbs.php?B=179_11747770
(文:Q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