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聲音》自開播以來就紅得發紫,還記得去年讓中國樂壇一姐那英迷得神魂顛倒的來自印尼的新加坡小夥子”向洋嗎?
除了他之外,還有來自馬來西亞,長相甜美的陳永馨、李佩玲,因《我是歌手》而名聲大噪的馬來西亞的馬來裔女歌手茜拉,小小的新馬地區竟有許多如此能唱的神人級歌手。
“好聲音”如今有了新加坡馬來西亞版,改名成《決戰好聲》,准備找尋更多的素人歌手。
不過兩地的民衆看到《決戰好聲》公布參賽資訊後卻評價兩極,有些人甚至爲了表達抗議,發起了拒絕參加比賽的活動。
因爲主辦方新加坡MM2娛樂公司宣布,《決戰好聲》只歡迎”十六歲以上,通曉中文並能演唱中文歌曲的選手一起前來挖掘自己無限的潛能。”
主辦方還強調,非華裔也能參加,但是要能以”流利的中文交談並演繹中文歌曲”才行,同時也禁止廣東話、福建話等一些當地方言的歌曲。
來細看官網上的參賽資格說明。
就是這一條參賽資格惹議! ”本節目開放給所有能以流利中文溝通並演繹中文歌曲者參加 (無任何種族與國際限制)。”
這條規則一出,引發了兩地民衆的抗議,尤其是新加坡人強烈不滿,在網絡上引發網友激烈論戰,而BBC中文網也報道了此事。
部份網友認爲畢竟是中國的節目搬過來唱,有中文要求限制很合理。
“這是中國好聲音歌唱節目,而且會在Hub E City播出(HUB都會台,以中文廣播爲主),不需要這麽激動吧。”
反對的人也不在少數。
“音樂無國界,它能打破語言的障礙。爲什麽要歧視不會說中文的種族?”
“不知道的人還以爲新加坡是中國的。”
爲什麽在多元社會的新馬,主辦方要規定參賽者必須說一口流利的中文呢?
這幾年來,越來越多來自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歌手,去參加中國大陸的歌唱選秀節目。
然而,爲了參加中國新聲音,英國出生的向洋每一首中文歌都是死背出來的,每次比賽前,他都得花兩三天的時間先背歌詞、查單詞,才能理解歌詞中的含義。
而馬來族的茜拉從小在馬來語及英語環境中長大,爲了參加節目,她咬牙學習中文,才在舞台上被我們所看見。
在《我是歌手》的比賽中,鄧紫棋還驚訝的說:”茜拉可以把中文音記得這麽標准真的很厲害”!
向洋也在節目中表示自己很後悔沒有好好學中文,創作中文歌的情況很慘。
但是爲了實現夢想,這兩位來自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的歌手,拼了命的學習中文,才換得了今天的地位。
這條必須說一口流利的中文才能參賽的限制,會讓多少新加坡或馬來西亞人連報名的資格都沒有?
新加坡眼對此向主辦方MM2娛樂公司求證,對方表示,因爲公司只購買了”The Voice”的中文版節目制作權,主要是考慮到節目運作的”商業可行性”(白話文就是獲利是優先的考量)。我們允許參賽者演唱任何一種語言的歌曲,但是參賽者一定要會唱中文歌,而且還能用中文與評審侃侃而談。”
而且,節目會在新加坡的Hub E city 和馬來西亞的 Astro (AEC)頻道播放,這兩個頻道都是中文頻道。
他們同時提到,因爲中文市場經濟利益大,未來歌手發片,進入中文市場也是當地娛樂公司與音樂制作人成功的關鍵。
新加坡音樂創作人海卡爾也說:主辦方瞄凖的根本不是星馬本地市場,而是中國和全球華語市場,因爲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英語歌手如果和英美國家其他歌手競爭,在英語音樂的市場上,成功的希望相較渺茫。
不過,一個定位于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選秀節目,卻對參賽者做出中文語言能力的要求,自然會引起其他群族的不滿,顯然《決戰好聲》並無妥善顧及其他種族的感受。
海卡爾又說:“這個節目在文化上有問題的一點是,它的定位是在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之間的節目,就已經否定了這兩個國家本質上的多元特性。”
不論主辦方爲何要定下這樣的規則,但是在多元種族與文化的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地區,”參賽者必須中文流利”這個條例,不止是光明正大的先淘汰了不識中文的本地居民,還可能抹煞下一個在某處等著被挖掘的新加坡向洋與馬來西亞茜拉。
(文: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