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y Goodbye,Say Goodbye……”耳邊張雨生的歌聲徐徐響起,讓人仿佛回到90年代華語樂壇的鼎盛時期。
說起張雨生,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但卻有聽過很多他的歌曲。非常勵志的《我的未來不是夢》、筆者最喜歡的《沒有煙抽的日子》、感動爆棚的《我期待》,還有《大海》、《口是心非》、《天天想你》等,都是出自這位令人景仰的歌手。可惜的是,1997年發生的一場嚴重車禍,讓他英年早逝,享年31歲。
距離他逝世至今剛好20周年的今天,沒想到電影院裏竟然響起了那既熟悉又想念的歌聲,令人不禁恍如隔世,卻又有些許的惆怅、失落;但更多的是擦幹眼淚後,擡頭挺胸,繼續帶著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尊敬,繼續燃燒自己的青春的一股踏實的倔強。這,就是張雨生短暫的一生所留下的精神遺産。而在整個觀影過程中,這樣的精神都貫穿著整部電影。
宋芸桦主演 與張雨生歌曲名字同名
《帶我去月球》,電影名字源自張雨生的同名歌曲《帶我去月球》,是由台灣導演謝駿毅執導的一部青春懷舊校園電影。然而,由于有了之前兩部相似類型台灣電影的鋪墊,這部電影多少讓人覺得有點缺乏新鮮感。這類電影的題材和情節,免不了把青春的荷爾蒙灑在屏幕上。
夢想、熱血、瘋狂、愛情、友情,都是電影必不可少的元素。然而,《帶我去月球》的愛情的細膩刻畫不如《我的少女時代》,其拍攝手法以及熱血瘋狂又不如擁有九把刀烙印的《那些年》。
而且,故事情節都讓觀衆太好猜了,缺乏懸念。但這部電影,還是在這個基礎上有了些許的突破和創新。
預知未來無法達成夢想,還會去逐夢嗎?
爲這部電影增添不少色彩的是現實的元素的加入。導演首先用倒敘手法講述了一班人長大後夢想破滅,從前的夢想憧憬都被現實和務實給打磨成平凡的生活,做著一份不那麽喜愛卻能讓自己生存的工作,過著一般人的生活,甚至增加了自殺、死亡等沉重的元素。然後導演利用回到過去的設定把主角汪正翔帶回到最熱血的17歲,看他是否能夠逆轉所有人的命運?
所以,和以往這類電影純粹灌雞湯式的講述夢想的崇高和理想不同,《帶》讓人更貼近現實。如果你知道未來無法達成夢想,生活一片平淡,甚至會以爲自己的夢想而失去生命,你是否還會在最熱血的青春時期繼續追求這個夢想?這是電影抛給觀衆思考的命題。
接受殘酷的現實和未來的不可逆轉,轉而尋找其他目標並降低自己的理想,嘗試做個稍微不普通但終歸還是普通人的人?還是不放棄夢想,明知道這條路很難走,還是繼續往前邁進,勇敢逐夢?如果是你,你會怎麽做?
因爲我 不在乎 別人怎麽說
我從來沒有忘記我 對自己的承諾 對愛的執著
誠然,電影給出的答案是可以預期的。畢竟,這是一部青春校園電影。但是導演試圖在電影裏冒險添加這些元素的嘗試,筆者不僅贊同,甚至佩服導演的勇氣,畢竟他讓人去思考了夢想與現實的鴻溝,讓人理解如果要逐夢,就得要更踏實地去做。
重要的是 你被記著
另一個電影的嘗試和突破,是以張雨生的歌曲貫穿了整部電影。歌曲的出現都帶出了主角和人物的心情與欲述之情,絲毫沒有讓人感覺突兀。每次人物唱歌時的時機都恰到好處,用歌聲講述了人物的語言,甚至還有推進情節的作用。在人物塑造上,歌曲也讓人物的感情和角色更爲飽滿和貼切。
在氛圍塑造上,一曲勝十言,縱使你沒聽過這些歌曲,甚至你不認識張雨生,也都不會讓人覺得流離于情節之外。這是這部電影加分的地方。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是汪正翔在恩佩的房間唱出了《不能失去你》,他唱歌時的神情、回蕩在房裏歌聲,搭配歌詞,把汪正翔對恩佩的的思念之情與不想失去她的感覺都表達得淋漓盡致。
“你不必完美,也值得被愛”
今年是張雨生逝世20周年,20年前的1997年,發生了許多事情,香港回歸、禽流感爆發、白曉燕命案,還有張雨生車禍。20年過去了,人事物已非,然而,有些東西,還是頂住了歲月的磨砺,留了下來。
當銀幕中傳出張雨生的歌曲時,甚至重現了當年張雨生在台上演出的片段時,那種熟悉的感覺又回來了。那種感覺,只屬于張雨生,只屬于要極力燃燒自己的每一顆星星。那種感覺,似曾相識,仿佛久別重逢,又似不曾離去。只是,一時放在記憶的深處,一時遺忘了。感謝這部電影,它勾起了我這個80後那段絢麗奪目卻無法重來的美好歲月,它重燃了我的初心,讓我再次認清我當初爲何要出發的單純信念。
如果張雨生沒發生車禍,一切又將如何?
他,有離開過嗎?
(文: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