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才剛剛開始,離新加坡的下一次全國大選時間越來越近,不是明年,就是後年。
誰將是新加坡的下一任總理,對全世界而言,只是一個話題;而對于新加坡,則是一種焦慮!
今天,新加坡最權威的華文報紙頭版頭條,一份16人的聲明,引爆話題。
這也是新加坡曆史上的第一次此類聲明。
在第二代(吳作棟)、第三代(李顯龍)總理人選確認之前,並無這類的公開聲明。這說明第四代部長們認爲有必要作此表態,至于“必要“是什麽,有說是爲了表示胸有成竹,有說是爲了表示團結,也有說是爲了避免外界猜測“三王奪嫡“。
翻譯成中文是:“政治穩定一直是新加坡的特點,政治領導層的順利交接也向來爲國人和我們在世界各地的朋友帶來更大的信心。新加坡年輕一代的領導人,也很清楚政治更替是緊迫的問題,也意識到自己身負重任,必須團結一致,盡早從團隊當中選出領導。”
(新加坡現任總理李顯龍)
新加坡下一任總理的“猜想和焦慮”
華人傳統裏,選誰“繼承大統”,從立太子到蕭規曹隨這些故事深入人心,甚至比確立體制更重要。
在新加坡這種現代民主社會裏討論繼承人的話題,有點不合時宜。但是現代各政黨內部培養接班人,也是政黨建設的重要內容。
李光耀活著時,作爲政治強人,新加坡選誰做總理,好像不是一個特別大的懸念。
2015年的大選恰好是他去世那年,人民行動黨大獲全勝,有政治觀察家也認爲民衆的票選有悼念李光耀的加分因素。而人民行動黨內部一直是李顯龍挂帥,執政表現一直還不錯。
許多人覺得,2015年大選時,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就應該有下一屆領導人的雛形,這樣在當年大選時還可以順便“練兵”。
但是,人民行動黨從未正式公開說過總理人選的事。
全世界都在猜猜猜
(這是2015年新加坡本地沒有海峽時報和聯合早報權威的一家媒體allsingaporestuff,討論誰是新加坡下一任總理的猜測,從左到右是黃循財、陳川任、尚穆根、陳川仁)
2017年BBC著名主持人還直接問李顯龍說: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人屬意尚穆根成爲李顯龍的繼任。
2015年王瑞傑在習馬會時接待外國最高領導人的亮相。
連每個人的手怎麽放,都看得出誰與衆不同。新加坡本地媒體紅螞蟻提示答案:你看一下陳川仁的手~
各種猜測我們就不一一例舉了,要是全列出來,今天這十六人團隊的名額都不夠用。
關于繼任者的焦慮
能說得出來的焦慮從來都不是最大的焦慮。但是這些年,關于新加坡的下一代領導人的焦慮,一直伴隨在每次重大事件裏若隱若現。
2016年的新加坡全國群衆大會直播現場,李顯龍講話突然暈眩,身體不支險些暈倒。
副總理張志賢(左一)、國防部長黃永宏醫生(左三)和教育部代部長(學校)黃志明(左四)趕上台扶他。正中下面的光頭是尚達曼。
聯合早報直接稱“現場觀衆感焦慮”。其實隨著直播畫面傳給電視機前成千上萬不在現場的觀衆,怕是更加放大了焦慮。
也許大衆過度解讀了這事,一個上了年紀的人,連續站立好幾個小時,用幾種不同的語言向公衆直播,無論是從體力上還是腦力上,都是一件高強度的任務。出現體力不支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大衆覺得一國領導那不是人,是神。神化的人,怎麽能像我們常人一樣還要暈倒?與總理的身體討論得最多的,又是總理的接班人這個話題。
對于新加坡第四代總理人選和推舉,新加坡人都很關心。一個重要原因是,新加坡建國至今一直是PAP(人民行動黨)一黨執政,而PAP之所以一枝獨秀,根本原因之一是PAP高層十分團結,50年來沒有內讧沒有分裂,這種超穩定的結構讓它可以專心執政並作長期規劃。反觀很多反對黨在這方面就遠遠不如PAP。
2016年5月12號,新加坡總理公署在傍晚7時發布聲明:今天下午5時34分,現年55歲的財政部長王瑞傑在內閣會議中突然中風倒地。他立即被送往醫院,目前正在醫院接受治療。
因爲他也可能是未來總理人選,于是大衆一邊爲他健康祈福,一邊又在討論新加坡下一屆總理的人選。
李家紛爭
新加坡第一家庭的紛爭,在2017年達到一個高潮。妹妹李玮玲和弟弟李顯揚一邊,與哥哥李顯龍公開表達對處理李光耀故居的矛盾。
作爲余波,李光耀的孫子,李顯揚的兒子,在最近接受采訪時,直接把訴求轉向,新加坡的下一任總理,不能姓李,指伯父李顯龍不能再把兒子扶上總理座位。“如果李家第三代有人從政,將會非常糟糕。國家必須大于這個家庭。”
家事國事吵架,都指向繼承者。
不知道是充分利用了民衆的焦慮,還是加重了民衆的焦慮。新加坡的下一任總理是誰?
今天是個新篇章
任各界猜測紛紛揚揚,新加坡官方並未正式討論過下一代領導人具體是誰。
新加坡政府要公布信息也是讓大家迅雷不及掩耳盜鈴。
新加坡的16位部長、高級政務部長和國會議長史無前例地發了份公開聲明。
(新加坡現任內閣主要成員)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要掃蕩一切焦慮的架勢。
新加坡前兩任總理都是怎麽選出來的
新加坡建國53年,一共有三位出任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和李顯龍父子倆占了大部分任期,其中有吳作棟承上啓下。
新加坡現任總理李顯龍是當時的部長們在前副總理黃根成主持的聚餐上,討論會推選決定的。
再往前推,上任總理吳作棟是大家在時任財政部長的陳慶炎家吃過晚飯,吃著甜點,喝著咖啡、橙汁,討論決定的。
(新加坡前任總理吳作棟)
第二代、第三代總理的人選是明顯的。第二代部長一致推舉了吳作棟,盡管李光耀意屬陳慶炎。第三代部長一致推舉了李顯龍。
但是,第四代總理的人選就不是那麽明顯,顯然不是一頓飯就能解決的事兒了。
從最早的“王瑞傑、陳振聲、陳川仁、王乙康、黃志明、黃循財“到“王瑞傑、陳振聲、陳川仁、王乙康“,再到今天的“王瑞傑、陳振聲、王乙康“,期間還有不少人公開支持尚達曼。所以說,第四代總理的推舉是否與第二、第三代一般順利、和諧,大家都很關心。大家一來希望推舉出最合適的總理,二來(或許更重要的)希望這個內部的推舉(或競爭)不要導致PAP的分裂。
有人說,總理會在這16個人中産生,也有人說,這16個人中13個都是幌子,基本已經可以確定是誰了!
不管怎樣,先讓我們來認一下他們都是誰!
呼聲最高的三個人
(左起:陳振聲,王瑞傑王乙康)
陳振聲 ,48歲,總理公署部長、全國職工總會秘書長,兩屆議員
陳振聲從政之前是軍人,曾擔任第二步兵營營長、新加坡駐印尼使館武官、第10步兵旅旅長、第9師師長兼步兵總長、聯合參謀部參謀長、陸軍總長。
王瑞傑 ,56歲,財政部長,兩屆議員
王瑞傑進入內閣之後,屢屢擔當重任,包括2015年年底領導“未來經濟”委員會,對新加坡經濟的未來方向展開檢討。
同年,中國領導人訪問新加坡時,新加坡派出的侍從部長就是王瑞傑,可以解讀爲新加坡給王瑞傑制造與中國最高層結交友誼的機會,有利將來中新關系。
王乙康 ,48歲,教育部長(高等教育及技能)兼國防部第二部長,一屆議員
王乙康2011年首次參加大選,但無法代表行動黨守住阿裕尼集選區,一夜間成了該集選區的在野黨員。外界分析認爲,他的這次敗北影響了他的政治生涯,不然他會擁有更多更好的機會和資源。
其余13人:
徐芳達 44歲,一屆議員
傅海燕,53歲,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三屆議員
許寶琨 45歲,國家發展部,兼貿工部高級政務部長,一屆議員
李智陞 41歲,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長,兼國家發展部第二部長,兩屆議員
馬善高,54歲,環境及水源部長,三屆議員
黃志明 49歲,教育部長(學校),兼交通部第二部長,一屆議員
普傑立 45歲,教育部,兼通訊及新聞部高級政務部長,兩屆議員
英蘭妮 54歲,律政部,兼財政部高級政務部長,四屆議員
易華仁 55歲,貿工部長(工業),五屆議員
沈穎 42歲,社區及青年部,兼貿工部高級政務部長,兩屆議員
陳川仁 48歲,兩屆議員
楊莉明 49歲,總理公署部長,兼人力部和內政部第二部長,三屆議員
黃循財 45歲,國家發展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兩屆議員
看看這16人的名單,是不是感覺好像缺了幾位?比如,外媒呼聲很高的尚達曼,就不再這裏。那如果說是按年齡選,那比王瑞傑生日早了幾個月的外交部長維文醫生怎麽不見蹤影?
(維文和中國外交部長)
外界分析認爲,維文醫生、基礎建設統籌部長兼交通部長許文遠、國防部長黃永宏醫生、副總理兼經濟及社會政策統籌部長尚達曼等被稱爲“超級七星”(SuperSeven),被認爲是第三代的領導班子。
(尚達曼與中國總理)
也有人認爲這次聲明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特別的刻意,因爲不管是誰的名字被遺漏,都會被注意到。大家猜測,這就是在暗示誰將會擁有決定總理繼任者的“投票權”。你也可以通俗地理解爲,他們有“談大事專用晚餐券”。當然,中國的網友直接理解成“新加坡的政治局常委”。
當然,這份名單一公布,不代表立刻就會有繼任總理産生。按照新加坡推選總理的慣例,首先要先委任總理接班人爲副總理,而副總理很可能不會只是一個人。所以,這16個人將來的任務大概就是在某人家中吃著飯,進行“二選一”的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