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眼編者按:
聯合早報資深記者鄭明杉曆時數年,完成了新加坡最完整華族大小企業家發迹致富、商海浮沉的傳略記錄——《星洲頭家傳略》。共收錄了500名各行各業的大小頭家。
頭家,在閩南語裏是“老板“的意思。
關于此書完成之艱難,從鄭明杉所寫的後記中,可見一斑。
一
我常說我這一生中,前半部三十多年是在成長、讀書、雲遊四海中度過。南洋商報和星洲日報于1983年合並爲聯合早報,我是早報的第一位記者,早報也是我的第一份而且是一生中的唯一工作。在加入報界之前,我先後給新馬中港台報刊寫了整10年的稿,因此我畢生是以筆耕爲生。
2011年倒數退休之日,老骥伏枥重出江湖,爲星期天財經拼盤的《明眼看名商》專欄執筆,這一寫欲罷不能,最後竟然“寫出”兩本專書,《明眼看名商》在2014年出版;兩年後,推出了《明眼看名商@2》。兩本厚達700頁的專書,一共采訪了超過150名新馬印中港台財經名人。
▲圖片來自友聯書局主頁
多姿多彩、千變萬化的新聞采訪、編輯工作豐富了我的人生和寫作生涯;從事新聞業這一行,過去點點滴滴累積的經驗和建立的人脈的確是珍貴的,在後浪推前浪下,經驗和人脈是不會被時代的浪潮所卷走的。
有這樣的條件和背景的人屈指可數,爲當今的大小頭家“立傳”,鄭某看來也“義不容辭”。中華總商會黃山忠會長在新書的序文就指出:完成這本巨著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不僅耗費心力,還要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深厚的文字功底,只有長期從事新聞媒體工作的專才方能勝任。
編寫《星洲頭家傳略》的構想其實是早在退休之前,可是要有系統、分門別類收集新加坡大大小小、衮衮頭家的奮鬥、浮沉、致富史,先賢巨商、白手起家的創業人、傳統行業的守業人、後起新銳、商場女傑,老一輩及新移民華商,編寫成一本較完整的華族企業家傳略全書,可說是“前所未有”,這個文字、資料又雜又多、費時又費力的工程顯然非易事。
首先是資料的收集和篩選是編寫的第一難關。說得客氣點,新加坡老板大多爲人低調、謙虛;說得嚴重點,許多商賈只求賺錢、怕財富曝光,大家大都只知道他們家有萬貫,可是有關他們的個人資料卻是少之又少,很多時候就像是在海底撈針。
如1973年建造吉隆坡第一座購物中心的劉景發,早年在建築業雖是名響铛铛,今年還以3億6200萬元收購位于烏節一帶的經禧樓,可是有關他的個人資料幾乎是全無,即使在公司年報裏的“玉照”也是二三十年前的“舊照”。
▲華總大廈發起人,丹裏斯拿督劉景發
圖片來自 華總馬來西亞網站
今年9月間,職總創優企業合作社收購本地咖啡店業者Kopitiam集團,唯一能找到的集團老板林美發的照片是20年前拍攝的;另一家上市咖啡店業主金味,老板林喜烈的文字資料幾乎是零。房地産業的鴻福集團名響半個世紀,第二代、第三代的鍾氏家族仍是令人感到神秘兮兮。
▲成立30年的Kopitiam如今已是上市公司
圖片來自網絡
諸如林恩強(興隆)、郭亞漢(森聯)、朱章元(Hotel 81)、郭良耿(邦典置地)、黃廷芳家族的資料也只能東並西湊;至于後起之秀的陳金祥(肥雄)、Adan Lim(川林)、許偉明(飛龍集團)的出身、起家也一時無從深入查起。
二
至于商海潮起潮落,曾紅極一時的商戰敗將則暫時從略,有機會的話我倒希望再另整理編寫這些人的商場成敗史,這個難度更大的資料整理工程,不失有“引以爲戒”的參考價值。
商場成敗是兵家常事,英雄不怕出身低,起點低微的成功商人其實是不勝枚舉。
今天事業有成的企業家,不少在七八十年代是以務農爲生,一些還是靠養豬、養雞、賣魚、賣菜起步,國際元立的陳逢坤、昇菘的林福星、乃德的沈喜洲、OTO創辦人葉志成、南方喨的施國英、芽籠地王陳永發、中閩百彙的李瑞慶、力達工業的王汜雄、Hotel 81的朱章元、高大的許志剛,以及“觀賞魚王”葉金利等等皆是 。
▲昇菘超市已遍布全島
圖片來自網絡
梁苑的梁佳吉、豪利的陳積光、金興海運的陳慶松、DISA的莊榮華、Hupco的鄭謙木、萊佛士醫療的呂俊暘、IOI的李深靜小時候曾當過賣烏打、豆花水、冰棒、水果小販,泛聯的黃加種、太子花店的陳炳卻則賣油條補貼家用。
▲哈莉瑪爲梁苑老板梁佳吉頒獎
洪振群(CK百貨)、張榮發(“全家福”)及馮德勇(毅馬控股)等曾在夜市擺過地攤。
洪新劉(洪新劉集團)、謝福添(翊晟國際)、洪友成(友聯鋼鐵)、及陳捷華(華與華)早年是投身在“加龍古尼”廢物堆裏尋寶。
目前的交通業巨擘及其家族,不少是年輕力壯時駕羅厘開創事業道路,其中包括了高昇的陳耀坤、TAK的陳奕群、YCH 的葉進國、富園的林水金、華中控股的李進忠、永記物流的辜翼枞等。
新加坡工商界先驅來自一水之隔的馬來西亞和印尼爲數不少,諸如C&E的章金福、珍寶集團的黃南德、立時集團的吳清亮、樂意的黃裕順、亞太保險的鄭建成、新同德的黃鴻美、寶德集團的黃鳳飛、Blum的江琇蓉、建煌集團的顔毓瑩等,都是在膠園裏過童年。
▲新加坡早期的橡膠園
圖片來自 國家圖書館電子檔案
三
本書頭家涉及的各行各業,包括金融與投資、制造與加工、建築與配備、地産與酒店、航運物流、影視娛樂、食品餐飲、門窗家具、索絡造船、廢鐵礦産、環保木塑、醫療保健、教育與其他各類服務業等,可說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其中經營食品加工及餐飲服務業的商家數目最可觀,稱得上是百花齊放。
鄭志光的百齡麥、魏成輝的第一家集團、黃廷芳入股的楊協成、白毅柏的大華醬油、謝永祺的泉昌食品、潘坤興的進文食品、林金成的桃源食品、陳宥年的福聯發、周建宇的康元、黃上盈的南順、王陳山的美珍香、吳皆佳的吳裕興、吳斯仁的一豐、林啓源的志成油廠、陳來福的百佳國際、陳樹生的龍標燕窩、黃章誼的淘化大同、朱偉麟的廣祥泰、韓友蘭的大山食品、謝楚明的謝欽利等,皆是四五十年的食品加工業老字號。
洪鼎良的金山嶺集團、符永平創辦的千禧美食、王朝生的S21、陳圖清的大路美食集團、林美發的Kopitiam、雲德盛的Killiney、黎文深的亞坤面包等,以經營咖啡店爲主。
林清榮的福南“大白兔”、郭觀華的長城集團、胡清山的品食餐飲、葉權坤的店小二餐館、 林文才的同協、盧裕波和江培生的豆先生、胡翠钰的1A脆皮蔔、曾秀娘的梭羅河糕點、林金成的桃源包點、洪怡祥的林記包點、黃祯助的康源飽點、楊學鵬的松發肉骨茶、程文華的文東記雞飯、張亦輝的高記食品、鄭展倫的新美興食品、何清元的Collin’s西餐、李秉萱的茶淵、林財丁的老街肉骨茶、林瑞海的海士、郭庭水的國際食品供應、呂立岩的Cocoa Trees、黃德欽的金麒麟、蔡智勇兄弟的樂天集團、莊莉娟的佳樂富食品、李願靜的潮州發記,鄒翔雲的東江集團、葉耀東的葉耀東集團、黃玮婷的foodXervices、黃慧萍的茗香菜館,鄭振良的哩喝連鎖店、黃春全兄弟的瑞興、謝文強的Seafood Company,以及方志忠的莆田,家家各自精彩。
上市的餐飲業公司中,郭明忠的面包物語穩居龍頭,其他先後挂牌和除牌的計有:梁佳吉的梁苑集團、黃南德的珍寶集團同樂集團的周家萌、符標雄的榮控股、盧福全的膳盟食品、葉鴻烈的RE&S、口福的龐琳、林海石的福成集團、莫一平創辦的三盅兩件,韓權元的老曾記、陳遠昭的富旺朝控股、陳祖坤的勝樂,林春生入股的無招牌海鮮,以及張骐牧的超級集團等。
▲2000年,第一家BreadTalk門店在新加坡面世即引發轟動。
“吃喝”之後的“玩樂”,邵維銘的影視王國曆史悠久,吳學光的星雅集團異軍突起、業務整合重新出擊的何亞發(建信文化媒體)蓄勢待發,中國郭靖宇的電影制作業遍地開花、“鬼才藝人”梁志強頻頻改寫本地電影票房、邱德拔之子邱金海酷愛電影制作業、洪偉才的mm2集團股票市值一度達6億元,王敬順的飛凡公司、張仰興的張興KTV 、程令嘉和符永隆的夜店、李文德(音響之家)和陳慧晶(惠成)專搞音響影像;林璒利的金航旅遊和曾憲達的曾兄弟集團是旅遊業達人,年逾古稀的章金福則是這方面的奇人。
“衣食住行”向來是經濟重要的一環,黃文華兄弟的Charles & Keith、李國基的星綸、江琇蓉的Blum、翁碹鳳的錦利,陳賢進的鳄魚國際,在海外市場“衣”錦還鄉,而曾台邦的洗衣店可日理20萬件。
張泗川家族的四海棧和翁烈強的新興棧集團是傳統的大米商,黃良添(黃南美)、黃士銘(東成物産)和陳偉銘(偉中)是新一代的米商, 鍾程龍接手三代相傳的“糖”朝,洪振群的CK百貨、王梓琴的美羅百貨、董俊競的詩家董、鄭治平的奧奇百貨、林道榮的英保良百貨、李瑞慶的中閩百彙、張民德的豐城集團、沈財福的OSIM集團、葉志成的OTO、洪偉才的電競椅、張潤芝的Delphin吸塵機、 林美華的民樂廚房炊具、林紹欽的膠品,以及莊盈盈創辦的ONE.99 shop等,專賣各類家庭和休閑用品。
馮德勇的毅馬控股經銷的旅行箱是出門必備,張建安(得運)、梁南興(百勝)及陳炳耀(Grab)的德士全島可見,黃海慶的麗都摩哆、林亞保的大道汽車、郭豐誠的歐陸集團、陳駿鴻的陳昌國際,以及郭進維的威龍集團,都是汽車經銷業的佼佼者。
張允中、張松聲家族的太平船務、傅春安的傅長春儲運、張金陵的太平洋海運、黃加種的泛聯集團、黃金春的輝煌集團、吳一賢的億達宇航、孫修順的韋立國際、歐石吉的新加坡船務、黃思綿的八達巴士,邬順山的兀蘭運輸、陳福裕的永昇貨倉運輸等,在海陸空、運輸及物流業領域名揚四海。
以科技立業, 陳民亮(雷蛇 )是後起新銳,沈望傅(創新科技)是開創元老,姚曉東(赫比集團)、陳章財(事必得工業)、吳木興(新晔科技)、莊榮華(DISA)、文漢耀(愛捷特)、王汜雄(力達工業)、吳中庸(銘板)、沈悅樂(志同控股 )、呂良泰(挑戰者科技)等各領風騷數十年。
四
銀行金融業是經濟的動脈、建築與地産是經濟的動力,新加坡的超級巨富多來自這兩個領域,而且很多是二代、三代相傳。
黃廷芳家族就以房地産高居福布斯富豪榜之首多年,郭令明、黃祖耀、郭良耿、許偉明等房地産巨子緊跟在後。在首五大榜上,唯一主業不是房地産的看來只有“漆王”吳清亮一人。名列一二十大多年的其他行業的巨富,另有“棕油大王”郭孔豐、“薄餅大王”魏成輝、“股票大王”林榮福、“酒店大王”王明星等。
▲自第一代創始人黃廷芳于2010年去世後,黃廷芳家族企業就由黃氏兩兄弟分別執掌。
挂牌或除牌的房地産公司向來是股市的主力軍,計有:蔡天寶的和美集團、鍾聲堅的仁恒置地、鄭維強的永泰、王明星的旅店置業、鍾世平的SC環球、王邦益的聯明集團、陳積光的豪利、潘錫源的鵬瑞利置地、林鎮成的集永成、許慶祥的許兄弟集團、胡土發的胡金標控股、王芝菁的KOP集團、郭亞漢的森聯集團、朱峙安的金成興工程、王美發的逢來發、梁定平的強楓控股、蔡海龍的福聯盛控股、白連源的長成控股、林捷發的速美集團、鍾廷基的LTC企業、林鈞城的林增控股、吳友仁的偉合控股、張和明的協和、陳俊廷的惠勝置地,以及廖文良、林明彥曾出掌的凱德集團等。
經營金融業的准證一紙難求,能在金融和房地産左右逢源的看來也只有黃祖耀、郭令明,以及李思亮(星控股)等家族,後代不再在銀行界的則有連瀛洲(華聯銀行)和吳水閣(達利銀行),金融業“打工皇帝/皇後”則非星展銀行的佘林發、華僑銀行的錢乃骥、渣打銀行的徐仲薇莫屬。猛龍過江的翁俊民(國信集團)在印尼穩紮金融業,近年來在新加坡房地産的大動作,以及大手筆的慈善捐款,一再令人刮目相看。
▲現代生活中沒有誰能離得開銀行
圖片來自網絡
重視孩子的教育是亞洲家長的優良傳統,許多新加坡經營教育服務業更放眼海外,胡錦珠的伊頓國際教育、周華盛的萊佛士教育、陳德陽的楷新國際教育、許潓珍的環球教育在中國、越南打響新加坡教育品牌,澳洲的越南華裔詹富安的邁傑思則在新加坡大事擴展私人學前教育。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之路,經營醫院藥業、美容保健、養生及養老院是傳統生財之道,月前離世的梁慶經家族的的梁介福藥業、劉森旺的斐瑞醫院、林榮福的康生醫療集團、顔詩琴的HMI國際、黃震霄的全民牙科、黃玉珠的SMSC、王再保的宜康醫療保健、余義明的余仁生集團、陳立發的科藝、鍾衍燊的鍾炎洲藥行、胡向礽的永健集團、謝美茱的美珠草藥護發、陳劍英的泰山藥行、王邦炮的全連醫藥、董國光華安藥行、林春發的拳器道中心、張洪的梅慶德堂、陳天榮的Kenko、李津梅的愛美雅、葉佩芳的Jean Yi、謝美麗的謝美麗控股及黃傳勝的馬光保健等各顯神通。
長期以來,人們對“生老病”三事做了百般的准備和各類的投資,唯獨對“死”諸多顧忌和避而不談,尤其是東方社會對“身後事”往往是避重就輕。
具有百年曆史的洪振茂第四代傳人洪子謙,審時度勢領導著殡葬業的轉型,把殡儀業帶入新紀元。鄭珍妮一頭栽進男人世界的殡葬業,和父親鄭海船並肩作戰。一手把冷門的殡葬行業變成馬來西亞火紅大企業的邝漢光,旗下的富貴集團以千軍萬馬之勢進入新加坡市場。
▲洪振茂生命禮儀機構已有百年曆史圖片來自 洪振茂生命禮儀官網
在各行各業出類拔萃的可說不勝枚舉,直銷業的有許國偉的完美中國、範文瑂的全美世界,以及林汶鋒的力彙;人稱東南亞石油貿易圈教父的興隆老板林恩強、何能恩的環球石油産品銷往全球20多國、劉德利執舶安全配備的牛耳、梁佳吉是迷你自助餐的開山鼻祖 、林福星的昇菘超市星羅棋布、張平武(GRM)的環保木塑産量亞洲第一、李友福在玩具業稱王。
林坤益兄弟(振隆國際)主攻化工、建材、環保三大業務,林福勤的詩肯柚木獅城品牌在寶島發光、許明靈(KML)和施國英(南方喨)號稱“木門”、“窗戶”至尊、謝安桐(光峰)是“石王”,馬瓊就(安安農場)、許瑞來(成春農場)及周永禾(周氏集團)是“蛋王”,王其祥、王建山兄弟堪稱“家禽之王”、石學藩(遠東花卉)、劉特靜(加東生花店)及陳炳卻(太子花店)是“花王”;張民德(豐城)和陳有枝(OSK工程)是家電、工程水管王者,陳曉朋、王金發袖長還善“歌”。
黃偉忠(國際床褥)在峇淡的床褥制造廠規模最大、許哲財(兄弟控股)在中國東北房地産開創一番事業、王來發(逢來發)在柬埔寨務農建屋、鄭添和(友發國際)及劉志明(飛達貿易)的輪胎事業財源滾滾、王勇誠(高盟)擁有數量最多的各類型高空作業車、林永車(捷必勝)提供一條龍的工程機械買賣和租賃服務、鄭永強(SINMA)領導時尚飾品零售業,楊華強(南洋眼鏡)、楊華舟(英皇眼鏡)及王育強(首都眼鏡)獨具慧“眼”,何乃全(安昌珠寶)、林雍傑 (樹記珠寶)及莊惠裳(寶興珠寶)金飾珠寶閃閃發亮。
商場“異類”中,林祥雄(中色金礦)“商”“藝”並重、傅春安(傅長春儲運)兼營文化事業、曾國和(新華美術)和楊應群(袖海樓)投資字畫藏畫。
五
在諸多頭家中,健在的高齡立國一代爲數仍不少,陶欣伯、駱水興、黃鴻美、翁烈強、謝安桐、章金福、陳義明、柯千衙、孔憲基、鄧廣鈞、劉太格、林金聰、張東孝、張文元、洪新劉、陳長成、唐裕、林再球、林樹炳、陳賢進等老當益壯。
本書的最後編章 “一代巨商”則記錄了,在2008年後離世、風雲一時的十余位企業界先驅。
10年前,毅然挑起重振善濟醫社、以慈善爲業的卓順發常說:現代的企業的品牌,也涵蓋著企業家的慈善之心和愛心奉獻之舉。
許多頭家立業、立身後紛紛立德,多方回饋社會,或出任社團要職,或積極行善、熱心公益,或兩者兼顧,大家耳熟能詳的包括:黃祖耀、蔡天寶、張松聲、蔡其生、陳奕福、黃山忠、鍾聲堅、郭明忠、李友福、李國基、高允裕、梁慶經、陳精毅、白毅柏、潘國駒、高泉慶、蔡紀典、蔡振祥、黃海慶、黃偉忠、林方華、何僑生、鄭民川、林清榮、柯建強、林祥雄、陳笃漢、洪振群、鄭建成、郭觀華、葉進國、符標雄、謝楚明、何謙誠 、沈森平、沈喜洲、胡啓耀、符永平、何乃全、郭庭水、曾憲民、張仰興、傅清成、黃春全、楊應群、潘東尼、胡兆興 、柯毓麟、王泉成、孫禮鋒、王修良、林雍傑 、張齊娥、顔毓瑩、馬家蘭等等。
《星洲頭家傳略》一書的各類人物形形色色,筆下的人數雖從原本200位,倍增到500位,頁數達700,不過漏網之“人”顯然在所難免,一來是相關資料太少、二來篇幅所限,三來還是編著者的才疏學淺。不過盡管如此,我認爲這不失個意義重大的事,能爲500位大小頭家的事迹留下片言只語,好讓大家翻閱、參考之余也能有所啓迪和激勵。
最後,衷心感謝張松聲、黃山忠兩位會長特爲新書寫序,諸位頭家、商翁的多方面加持,讀者的多年來鼓勵,以及華文報媒體集團的協助。
2018年10月
對于本書,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主席張松聲在新書的序文就指出:明杉的新著站在新加坡大多數企業面臨轉型、企業如何傳承的新時點上,將爲 廣大讀者提供一定的啓迪和激勵。
而中華總商會黃山忠會長認爲:完成這本巨著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不僅耗費心力,還要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深厚的文字功底,只有長期從事新聞媒體工作的專才方能勝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