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也很意外,這類的電影我竟然會看哭,盡管我的淚點一向不高,但也算是變形地承認了,我真是有點兒,上了年紀,開始同情心泛濫。
這部電影就是在我縣剛上映不久的韓國電影: A Taxi Driver《據說,中文詞條看不見》,也是韓國今年選送奧斯卡的片。
這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其事件本身,對我們這些80後的華語受衆來講是很陌生的,但是這一點不妨礙我們去看懂這個故事。因爲,故事的切口,足夠小,人物足夠真。
我們看到的,不是政治,不是立場,而是那幾個在大背景下的小人物,被更大的力量裹挾著,掙紮著,從一個麻木的普通人,到覺醒,到最後冒著生命危險,也要堅持做著自己認爲對的、值得的、應該做的事情。
故事發生在1980年的春天,一個生活有點窘迫的出租車司機大叔,獨自撫養女兒,爲了一筆巨額的包車費,主動沖了出去把一位駐日的德國記者送進已經實行軍事封鎖的光州市。
這位毫無政治覺悟的、幾乎處在社會最底層的出租車司機,一開始的所有動機,僅僅是爲了拿到那十萬韓元。但等到自己親曆暴亂,看到部隊肆意開槍掃射學生之後,人性當中最本能的善良讓他開始站到了光州市民這一邊。最終他不僅聯合其他出租車司機,冒著生命危險救助受傷的學生和平命,也在自己已經脫險之後,再次掉回頭去把記者接出來。
記者帶著好幾條鮮活生命換來的珍貴新聞膠片,最終得以離開韓國,光州的真實境況才被外國新聞媒體披露。韓國最終脫離獨裁統治,德國記者之後一直想尋找這位搭救他的出租車司機,但是很遺憾,直到記者去世,他們都沒能再見。
電影上映之後大家才知道,在現實生活中,這位司機大叔早在1984年已經因病過世。我喜歡這個電影的結局,沒有狗血,沒有煽情,就是大事件在漫漫歲月碾壓後的平靜。然而,就是這樣的平靜,卻會讓人倍感珍惜,和唏噓。
先說印象深刻的小細節。
首先是鞋子。
從一晃而過的鏡頭裏,最激烈的沖突已經過去,事件現場只剩下一地的鞋子。這讓我想到以前聽說的,車禍現場只要鞋子一掉,不死也重傷,如果兩只都掉了,基本人就沒戲了。這個不起眼的,一點都不刻意的鏡頭,突然就紮到心了。這裏,鞋子,是活著、行走的象征。
果不其然,鞋子的關照再次出現在了大學生宰值的死亡裏。這次,導演毫不吝啬的給了一個長長的鏡頭,讓記者爲這個爲了他而犧牲的年輕人穿上鞋子。這一掉一穿,既是私人的告別,也是國家走上另一段征程的起點。
我是在記者走上天台,拍下暴亂突發的那一刻,眼淚就開始洶湧而出,之後就打不住了。好吧,其實,我也不知道爲什麽會流淚,也許是似曾相識,也許是哀其不幸,也許是單純的爲這種抛頭顱灑熱血的追求所感動?
讓我想想。
如果COCO講的是愛的力量可以超越死亡,那麽這部電影則是在講某種信仰的力量,可以讓人勇往直前,無所畏懼地堅持自己所認爲『對的事情』。每個有良知的人,從心底深處,都有這種需求,哪怕是還在爲生計發愁的人。一旦親曆,一旦被感染,一旦激發出來,一樣也會像一個戰士那樣,捍衛著這個『對的事情』。
可見,信仰不見得一定就是宗教,它可以簡單到,就是人們認爲『對的事情』,不惜一切代價必須要完成。雖然,這可能是在極端條件下的極端訴求,但深層次的驅動力卻是順應曆史潮流的追求,期待國家和民族更好的向往。
在這個層面上,韓國這些曾經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又是何其幸運。在國家平穩發展,沒有經曆大規模動亂的前提下,在並不算很久的後來,就出現了數部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藝作品,去正視和反思這段曆史。
一個有能力反思的民族,一個有能力對自我進行批判的民族,力量是巨大的。
相反,古人已雲,驕兵必敗。
早上讀了篇文章[1],講亞洲晴雨表的調查,如何定義中國的批判性公民,大意是批判性公民大約占到四成,這些人又大致分成三類,疏離派、建制派和改良派。批判性公民的比例自2008年以來,有明顯的上升趨勢,其中以改良派的上升最爲顯著。
從年齡上看,越激進的群體平均年齡越小,疏離派的年齡要顯著小于其他群體。從教育水平上來看,非批判性公民的教育水平最低,第二低的是改良派,再是建制派和疏離派。基本上,非批判性公民的平均學曆是最低的,而疏離派的平均學曆最高。
這意味著,在某種程度上,我們有足夠的反思土壤。以及,有一群相當溫和、相當理性的公民,在維護現有的穩定局面之下,抱持著改良的訴求。
然而,當這些訴求被體制全盤否定時,甚至打壓時,個人與體制的抗衡,一群單純的人在面對一個無底的巨大空洞時,是出離無助,直至是絕望的。
這部戲,就是抓取了這些瞬間,去把這些平時無法流露的情感放大開來。作爲觀衆,我一邊熱血沸騰,一邊深感無力。
從技術層面上講,這是一部好電影,故事講的圓滿,節奏合適,場面調度和細節的捕捉,都足夠我們學習。但是,我最佩服的還是韓國電影一貫擅長的,把國家機器具象的能力。這種具象,既是大機器與平民的對立,而其中鮮活的人,卻又對老百姓充滿同情,甚至在關鍵時刻放走了記者。
人性的複雜就是如此。
有些人可以無比殘酷,視他人的生命如草菅。而另一些人,卻用自己的生命給世人留下希望和溫情。
其實說到底,這是一部離政治很遠的作品,它講的就是人的故事,它講的就是這個世界沒有那麽好,也不必那麽絕望。
[1] 《“批判性公民”及其政治態度》,作者:馬得勇、王志浩,刊于公衆號:政治學人。
(來自公衆號: 柳三姐 這個唧唧歪歪的世界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