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爲天
華人對節日最大的尊重就是
“吃點什麽”
畢竟生活要有儀式感
冬至,當然是要吃餃子
一個在新加坡生活12年的小鮮肉
納尼?有沒有搞錯?
新加坡跟冬至有毛關系?
爲什麽一定要吃餃子
眼哥:冬至你吃餃子嗎?
小鮮肉:不吃
眼哥:那你知道餃子嗎?
小鮮肉:知道,我睡覺的時候經常用到它
眼哥:WHY(黑人問號臉)
小鮮肉:睡不著的時候,老媽讓我數羊(Sheep,和Sleep很像),我覺得數水餃(睡覺)更好。
這是一代人西化的縮影
不用翻看12月的日曆
他們都知道25號是聖誕節
而關于22的冬至
卻需要花大力氣提醒
小明哥,資深吃貨一枚
祖籍香港
3歲就被老爸強制帶到新加坡
口頭禅是“我想去中國”
眼哥:你冬至吃餃子嗎?
小明:我天天吃餃子,特別愛中國北方的水餃
眼哥:果然是吃貨
小明:這就是我在小販中心點的水餃
這明明是雲吞啊!
後來我們給他科普了
下面這個才是正宗的北方水餃
原諒這個“被迫”在新加坡生活多年的小夥子
新加坡就像圍城
有人想進來
有人想出去
在新加坡留學的妹子
提到餃子
我想到的是遺憾……
初來新加坡留學時
一些本地朋友想讓我教他們包餃子
因爲家裏空間有限
因爲對自己的手藝並沒有信心
因爲太多事情
計劃一直擱淺
總說下一次……
直到大家都已離校
我也沒有兌現這個約定
我們都被“下一次”
耽誤太多
新加坡的打工妹
小時候
媽媽經常加班
每逢周末都會包好多餃子放到冰箱
我放學回家
都能自己煮來吃
長大後
媽媽說要教我包餃子
我不願意學
我說,有你在,我不愁吃
後來,來到新加坡
自己始終包不好
但是怎麽也要煮一碗
無論在哪裏,我們吃一口餃子
遙記遠方的父母家人
假裝媽媽在身邊
久居新加坡的遼甯人
身爲北方人的我
和大部分北方人一樣
對于餃子是特別鍾愛
有著特別感情的
大年三十的餃子是伴著春晚吃的
來新加坡後
每次煮水餃都會糊掉
回想,姥姥在家煮餃子時
每次水開後都是要添涼水的
總共要三次
餃子才撈起來上桌
姥姥說,她的姥姥是這麽給她說的
就像生活一樣,太膨脹時需要“潑涼水”
遙想幾百年前的祖先
能將平淡的生活過得如此智慧
一個移民新加坡的女兒
我家裏三個姐妹
媽媽因爲沒生男孩
一輩子都被奶奶數落
連冬至、過大年必吃的餃子
不小心煮破幾個
都會被奶奶責罵
我們三姐妹看在眼裏,疼在心裏
也無能爲力
不過好在我們出息了
我也移居新加坡
遠離了那個被“嫌棄”的家庭
後來奶奶在老家生病了
媽媽說把奶奶也接到家裏吧
這裏空氣好
就這樣,媽媽無微不至地照顧她
奶奶在彌留之際
雖然什麽都沒說
但緊緊拉著我和媽媽的手不放
在那一瞬間,我心中積攢了40年怨恨
瞬間煙消雲散
三代人的糾葛,就像一粒粒水餃
落在彼此體諒的湯裏,熬成滾熱的親情
60歲上海大叔
以前,我只吃荠菜餡的餃子
現在,只要是餃子
我都吃
餃子,是對鄉愁的一種妥協
我們
從寒帶來,從溫帶來,從亞熱帶來
一路向南,抵達赤道
我們從明朝跟著鄭和下西洋的寶船來
我們民國時跟著顛沛的小舢板來
我們在二十世紀坐著波音或空客來
假裝我們還留著華夏祖籍地的記憶
春夏秋冬二十四節氣
季季分明,宛如年輪
不要假裝
我們需要更強的記憶
更強的儀式感
“給自己煮一碗餃子”
“煮餃子必澆三次水”
“有人愛自己”
“認真過冬至”
茴香豬肉、荠菜豬肉、香菇豬肉
鲅魚蓮藕、韭菜雞蛋粉條、白菜豬肉
韭菜豬肉、芹菜豬肉、酸菜水餃
牛肉水餃、羊肉水餃、三鮮水餃
……如數家珍
也感謝,有一家店
讓我們在新加坡也能吃到正宗的北方水餃
“天天面點”
爲你的冬至送上家鄉味的餃子
還有那回味無窮的灌湯水餃
點擊這裏可下單,買2送1,免費送貨,到付!1-2天就送到。
PS: 下單之後,客服會打電話確認,貨到付款。
雖然我們知道
這碗餃子後
新加坡依然不會有冬天
但是
明天過後
黑夜越來越短,白天越來越長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