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減稅政策獲得通過,他的改革組合拳算是成功邁出了第一步。
稅改使美國公司所得稅從35%降到20%,這石破天驚的主張,是自1981年里根之後最大規模的一次減稅。
里根減稅,通過廣場協議,迫使日元升值,低息吹大股市房市泡沫,最後加息刺破泡沫,美國成功收割了日本,日本也由此陷入衰退的20年。
特朗普減稅,中國會被收割嗎?
1
對今日美國之問題,特朗普認為,一方面,是美國在全球輸出革命,造成債務規模攀升。另一方面,是經濟全球化,資本、產業和就業外遷,造成美國製造業的空心化。還有美國濫發鈔票,不僅沒有讓美國復甦,還造成社會貧富差距拉大,底層人民不幸福,社會撕裂,納粹盛行。
特朗普決心要改變這個爛局面,形成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一切以美國利益為中心,堅持反全球化反自由貿易不動搖,堅持不參與外國意識形態鬥爭不動搖。
對美國沒有好處的事,特朗普統統不幹了,所以會退出TPP,退出教科文衛組織,今天,美國又決定退出聯合國主導的《移民問題全球契約》的制訂進程。反全球化,並不意味著美國要閉關鎖國,而是美國不想維持秩序,只想著自己的利益,懶得去管七大姑八大姨了,所以美國要自己決定移民政策,美國要求雙邊貿易重新談判等等。
基於此,特朗普開出了促進美國經濟增長的良方:減稅,加大基建,回歸製造業,縮減貨幣供應,放鬆管制。
而減稅,是他迫在眉睫的第一步改革。
很多評論都說了,這就是搶錢搶人的大戰,特朗普要通過稅收優惠招商引資,擴大稅基,把蛋糕做大。
作為一個商人,特朗普最清楚,稅收對於一個企業改善盈利,意味著什麼。
別說是降低10個點,即使只有兩三個點,對很多公司來說,都能把虧損變為盈利,公司如果虧損,必然會考慮裁員,給員工降薪,縮減投資新的生產線。
減稅後,公司的利潤留存無疑會增加,公司會考慮增加投資,給員工加薪,運營環境得到改善,不僅能防止現有職位流失,還能創造新的就業。
在過去推進全球化的幾十年里,美國資本嚴重外流。技術,產業和就業,也紛紛遷離美國。同樣,為了避稅,企業利潤也不會回流到美國。
如果美國減稅,15%的稅率已接近部分避稅天堂,大批公司會回美國,帶來資金和商業體系,加上美國經濟本身體量龐大帶來的規模效應,就能形成良性循環,爆發乘數效應。
連我們的人民日報都不得不承認,美國減稅的好處。美國稅收基金會測算,在最佳狀態,稅改將整體使美GDP增加6.9至8.2個百分點,新增就業崗位200萬個。
這是什麼概念?美國在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中,2008年全年,失業人數是260萬人,美國今年1月份的數據,全部領取失業金的人數,也就是207萬人,如果說能新增就業崗位200萬的話,基本上可以消滅美國的所有失業人員了。
相比其他已開發國家,美國的企業所得稅率確實是最高的,在高稅率下,會對企業產生擠出效應,使得企業尋找避稅天堂來緩解自己的稅收壓力。
據估計,美國企業離岸利潤留存約2.6萬億美元。如果下降到20%以下,美國的企業稅,將比德法意英日加等已開發國家的稅率都要低,哪裡稅收低企業去哪裡,毫無疑問。
有的人認為,稅改會增加美國財政赤字,債務不堪重負,目前,美國的債務已經超過20萬億美元。
但我們也要看到,這個債務統計並不全是美國政府負債,還包括美國的家庭負債,2017年第三季度的數據,美國的家庭債務總量是12.96萬億美元,大概是美國人每花100美元,其中45美元是借的概念,如果跟我們中國人比,算上房貸,恐怕我們也好不到哪裡去。美國政府負債與GDP的比重大概是75%左右,比英國法國都低,其實還處於合理水平。
至於說測算未來十年會因為減稅新增1.7萬億美元負債,櫻桃大房子(ytdfz8)認為這個是可變量。
因為美國可以收割全世界,如果美國企業在別的國家高位套現,把利潤和資金都帶回美國後,一方面,美國政府也可以繼續舉債搞基建,增加工人收入,降低家庭負債;另一方面,企業加大在美投資,也可以帶來就業和收入,降低家庭負債。
有的人認為,稅改只會給富人和大公司減負,對處於中低層的百姓用處不大,反而會拉大貧富差距。
有可能特朗普也學習了鄧公的方法,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後富。否則把富人都宰了,資本都流到海外,他們不來美國投產,窮人靠什麼就業呢?說一千道一萬,個人的收入變化,沒了工作,一切都是空的。
畢竟,減稅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目的是要拉動美國經濟增長,搞活美國經濟。
2
減稅,僅僅是特朗普新政組合拳之一。
因為減稅,可能無法立竿見影,政府擴大稅基取得回報需要時間,短期內政府的稅收收入會減少,而美國要大搞基建,又急需錢。該如何解決這個矛盾的問題呢?無非是開源節流。
對內,縮減軍費和醫療開支,在國外的駐軍開支能撤就撤,能不管的破事就不管;對外,掠奪更多資產,或者轉嫁更多負債。
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場戰爭中,沒有撈到好處,只留下了1.5萬億美元的政府債務,以及陰魂不散的恐怖主義。通過武力血淋淋的掠奪是下下策,而看不見的貨幣戰爭,才是上上策。
先來回顧里根時代,存在比特朗普更加不利的局面,他又是如何破局的呢?
1980年,美國通貨膨脹率高達13.5%,由此引發的失業現象嚴重,為了治理通脹,里根不得不收緊貨幣政策,採取高利率,同時控制貨幣供應量,1981年美國的銀行存款利率達到16.39% 。
1981年,里根開始大幅減稅,導致財政赤字短期擴張,進一步引發美國國債利率上升,市場利率進一步推高,美元持續走強,需求被別的國家搶走,結果就是,高利率抑制了市場投資,抵消了減稅對投資的刺激作用。
如下圖:
因此,里根實施改革前期,美國仍然處於危機和衰退之中。GDP從1981年7月急劇下跌,在1982年11月降到谷底,-1.9%,人均GDP降至-2.85%。
經濟衰退,財政赤字進一步嚴重,引發了美國內部矛盾,最后里根不得不中途停止減稅,1982、1984年都加稅了。
所以,光靠減稅,沒有貨幣政策配合是不行的,那時候,美國的國債收益率動輒百分之一二十,高利率不僅很難解決經濟問題,反而導致新的矛盾發生。減稅需輔以低利率政策,才能有助於刺激投資。
里根政府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政策重心逐漸轉向,旨在向外轉移國內矛盾,日本便成了最大的犧牲品。
在美國貿易逆差中,日本占了40%。美元持續大幅升值,更加不利於美國的出口。
同時,美元升值過快,又讓美國非常難受,指數由1980年年底的90左右上升,最高接近165,面對強美元,外債比較高的拉美國家在1982年出現了外債危機,也加劇了資本流向美國,進一步推高美元指數。
美國希望通過美元貶值來增加產品的出口競爭力,以此改善美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的狀況。
當然,美國不止是針對日本,只不過日本的貿易逆差份額最大而已。1985年9月,美英德法日5國簽署「廣場協議」。
之後,五國政府聯合干預外匯市場,誘導美元對主要貨幣的匯率有秩序地貶值,以解決美國巨額貿易赤字問題。
其中,日元升值對美國貢獻最大。1985年9月,美元兌日元在1美元兌250日元上下波動,協議簽訂後不到3個月的時間裡,美元迅速下跌到1美元兌200日元左右,跌幅20%。
那一輪,美元的貶值一直持續到1987年經常項目逆差出現收窄為止。美國獲益了,但日元升值卻給日本埋下了禍根,在實體經濟上,導致日本出口競爭力備受打擊。
但同時,因為日元升值,大量國際熱錢湧入日本,又進一步推升了日本資產泡沫,股市房市暴漲,日本居民和企業的購買力也進一步增強,日本人充斥著美國投資市場,比如買美國國債,投資美國各種股權。
在廣場協議之後,1986年,里根重新開始第二輪減稅計劃。同時,通脹問題慢慢解決了,利率也在下降,從高峰的20%降到了10%左右。美元也在貶值,貿易逆差縮小,同時里根還通過加大財政支出,擴大總需求,里根時期的美國政府負債率從40%擴大到了60%,因此第二輪減稅後就產生了效果。
最終,里根通過減稅、貨幣緊縮、財政擴張、美元貶值等一系列組合拳措施帶領美國經濟走出了滯脹,美國經濟增速逐步回升,實現了復甦。
但在這一過程中,日本卻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日本資產泡沫吹大後,通脹也如影隨形,日本只好通過加息主動刺破了泡沫,1991年左右,股市、房市泡沫相繼破裂。
日本後院起火,日企只能被迫將在高位投資的美國資產,以低價拋售出去,鎩羽而歸,美國順理成章的坐收漁翁之利,從日企手裡低價買回了大量資產,通過貨幣戰爭,美國成功收割了日本。
那個時期,里根也打了冷戰,美蘇爭霸,1983年,里根高調宣布美國推出「星球大戰」計劃,嚇得蘇聯不得不投入更多財力物力來開展軍備競賽,過度發展重工業,國民經濟發展嚴重失調,僵硬落後的計劃經濟體制,拖垮了蘇聯經濟,由於多種原因,1991年蘇聯解體,美國贏得了冷戰,1993年,美國宣布退出星球大戰計劃,很多人認為這是美國設計的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目的就是要拖垮蘇聯。
當然,美蘇爭霸用的不是貨幣戰爭,因為蘇聯不是日本市場經濟,但在這個過程中,美國也成功收割了蘇聯資產。
3
里根時期,日本因為與美國存在巨大的貿易差額,所以日本成為「廣場協議」後,最大的受害者。
特朗普時代,中國替代了當年的日本,成為美國最大的貿易逆差國(占比也超過40%),這與當年「廣場協議」前的狀況非常相似。
現在中國的房地產泡沫化,與80年代末日本房地產泡沫也有得一比,地產泡沫破裂岌岌可危。
那中國會步入日本的後塵,成為美國收割的對象嗎?
櫻桃[微信公眾號:櫻桃大房子(ID: ytdfz8)]不是陰謀論者,並不認為美國要刻意打壓中國,剪中國羊毛。特朗普政府推出的所有舉措,目的都是為了搞好美國經濟,讓美國人民富裕起來。我只是覺得,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因為與美元已經息息相關,可能會因為美元的變化,而被收割,這跟日本當年是一個道理,所有的問題起源都在內部,外部環境最多只能算是導火索。
我們先看下里根時期和特朗普時期最大的不同。
下圖是美國自1926年到2016年的通脹指數:
上文說了,里根時代,1980年通脹指數最高達到13.5%,所以貨幣政策上必須加息,1981年的銀行存款利率16.39%,直到通脹問題解決為止,到1986年的時候降到了6.8%。
現在特朗普時代,美國的通脹指數維持在2%上下,算比較低,不存在高通脹問題,所以即使加息,也是非常緩慢的。
對比一下就知道,美國即使從2015年以來,已經加了三次息,而且已經開啟加息周期,但必須承認,美國仍然處於低利率階段,目前,美國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才2.3%左右,5年期房貸利率才2.68%。即使未來幾年會繼續加息,但哪怕每次加0.25,加10次,加到5%以上,與里根時期的高利率相比,也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等級。
因此,對於特朗普來說,現階段不存在需要考慮通脹問題而畏手畏腳,不必擔心減稅帶來的刺激作用,會被加息帶來的抑制作用所抵消。所以櫻桃[微信公眾號:櫻桃大房子( ytdfz8)]認為,現在的低利率環境非常有利於結合減稅帶來共振效應。效果會比里根時期好的多。
減稅如果有效果了,那美國就不需要像當年一樣簽訂「廣場協議」,逼迫外國來引導美元貶值促進美國貿易平衡了。從這一點來說,未來幾年人民幣不存在像日元一樣的升值壓力,來進一步推高中國的資產泡沫。
中國的資產泡沫,早已經在過去三年中,通過放水和低息的環境吹大起來了。而且中國要結束低息環境了。
美聯儲縮表會減少整個美元的貨幣供應量,但減稅之後,大量資本和實體企業回到美國後,美國市場上的美元相對別國而言又多了起來,美國政府想舉債搞基建,還擔心市場沒有錢來買國債嗎?美聯儲不買,有民間資金買啊,政府赤字再大點又有什麼關係,只要能借到錢,先舉債把投資拉動起來把經濟搞起來,到時候還怕沒錢還債嗎。全世界都願意買美國的國債,所以,美國可以成功的拖延債務,借新還舊。
美元的信用背後,有美國強大的軍事、經濟實力支撐著,多借點錢,又不至於讓美元信用崩塌,怕什麼,那些擔心美國債務惡化,認為美元要崩潰的,實在是杞人憂天。
那在美國復甦過程中,中國會被收割嗎?
美國稅改後,如果跨國企業將海外利潤兌換成美元回到美國了,對資金流出的國家來說,就是抽絲剝繭了,根據BEA的測算,截至2014年底美國跨境企業在華總資產已達到6000多億美元,占中國存量FDI規模的1/5,這意味著中國存在一定的美國資本外流壓力。而且,流出的肯定不止是美國企業,誰敢說日資企業,歐洲企業,不會跟著走?
結果就是中國的外匯儲備有可能繼續下降,除非中國有什麼特別的吸引力留住他們。外資撤走了,意味著中國市場上的錢也少了,誰來接盤中國高估的資產?
但櫻桃[微信公眾號:櫻桃大房子(ID: ytdfz8)] 認為,真正對中國具有殺傷力的,是美聯儲的縮表過程。
從08年以來,美國開動印鈔機狂印美元,美元流向了全世界,其他國家也跟著放水,開啟了印鈔比賽,推高了全球資產價格,典型如中國的房地產泡沫。
雖然美聯儲縮表,全球都不好過,但中國風險最大,因為資產泡沫比其他發展中國家嚴重,從09年到2014年,熱錢持續流入中國,賺足了後部分開始撤,我們卻放水上了癮,接著吹泡泡,結果吹大了,發現外儲流失太快,放水玩不下去了,因為美國開始踩剎車了。
跟日本放任泡沫滋生一樣,中國房價暴漲,我們不能把罪名扣在美國上,畢竟美國這三年來已經停止了放水,事到如今,我們只能自食苦果了。
現在美聯儲處於加息和縮表的起始階段,後面還要不斷的向市場抽水,市場上的美元少了,那美元肯定會升值,大家都需要借美元的時候,那向美元融資的成本就會提高,這就給其他國家帶來了壓力,一是貶值壓力,二是加息壓力。
總之,美國貨幣政策從寬鬆,到收緊,就是一個收割全世界羊毛的過程,誰叫美元是全球通用的貨幣呢。只不過,中國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中,有60%是來自外匯占款,美聯儲是中國央行的央行,所以中國是被美國綁架最成功的國家。
人民幣如果適當貶值,有利於中國的出口,但不能過度貶值,否則中國沒法實現人民幣國際化。
對中國的房地產泡沫來說,全局下行的風險,只可能是加息。這是任何一個資產泡沫破滅的前提條件,都是加息,加息,加息。為了防止泡沫破裂,中國目前已經採取了凍結房產交易流動性的這一招絕技。
雖然短期內,我們央行正式提高基準利率的壓力不大,因為通脹還沒有苗頭。但是,中國的利率也在市場化,央行壓著不提基準,而市場上的利率卻已經開始往上走了,我們的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已到了4%。未來幾年,國內繼續去槓桿,外圍資金面越來越緊,都會促使市場利率提高。
就中國而言,未來怎麼走,一方面取決於我們的利率會上升到多少。另一方面,美聯儲的縮表,會在多大程度上導致中國資金被動的緊張起來。
目前,我們已經發生的是,市場利率開始上行,對房地產定向加息,央行開始去槓桿,市場的資金相比去年感到緊張。
而中國真正感到資金緊張,可能是在美聯儲縮表到後期時,也就是我說的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