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鄰國馬來西亞大選,風聲鶴唳!相比新加坡選舉制度,大馬的有何不同?讓馬來西亞首相納吉的前政治秘書,爲你解析一二。
馬來西亞現任政府的任期距離屆滿還剩一年多,所以近日來“大選很快就要來”“大選可能下個月”等的風聲四起。朝野各大小政黨,都在緊鑼密鼓地爲即將到來的選戰做准備。
在2008年與2013年的兩屆大選裏,反對黨陣營(當時叫民聯)似乎越戰越勇,成績也越來越佳,打破了執政聯盟(國陣)長期以來在國會裏所保有的三分之二(可修改憲法)的多數優勢;國陣雖保住政權,但似乎“節節敗退”,議席的數目連續被蠶食。
所以,在2013年的大選裏,民聯的選票其實是過半超越國陣,但因國會議席之間選民分布不均,而未能擊敗國陣。許多民聯支持者在失望頹喪後,很快都把心情調整過來,希望在來屆的大選,得以再一鼓作氣地把布城(馬國行政首都)的政權拿下。
▲2013年馬來西亞大選,民衆出席投票。
然而,經過近四年來馬國在政治、經濟與社會的微妙演變,抱有以上的“下屆換政府”思維者,在來屆的大選裏恐怕將會再度失望了。種種迹象顯示,國陣在來屆大選中,不但在保住政權方面毫無問題,而且假如“幸運”或在“巧妙安排”之下,甚至可能添加好幾個國會議席;即便重奪三分之二多數席位,也不是遙不可及。
這從何說起呢?至少可以從原先乃爲民聯的中堅成員黨的伊斯蘭黨(簡稱伊黨),在上屆大選後的政治鬥爭路線的轉變說起吧。當時,雖然宗教聲譽隆厚,但政治與社會理念中庸進步的伊黨精神領袖聶阿茲的身體健康越來越弱,其黨內越來越占上風的保守長老派(或稱宗教師派)與偏激少壯派,竟然因爲宗教意識形態上的相似,而得以跨世代地攜手合作,一方面認爲更能“配合”他們,欲把國家推向越來越宗教化,以期最終建立神權政權的巫統眉來眼去;另一方面也大力排擠在政治與社會理念上與他們格格不入的專業中生代。聶阿茲雖然對此感到失望,但因身體不佳也難以力挽狂瀾。
一直到兩年前聶阿茲過世後,真正掌握了實權的伊斯蘭黨主席哈迪,更是毫無忌憚地與馬國首相兼國陣(還有國陣骨幹政黨巫統)主席納吉同台公開“演出”。即便兩黨原先聯手推動,要在國會裏通過擴大伊斯蘭法庭的刑罰權限法案,被巫統暫時擱置,但伊黨也未出聲譴責巫統背信。這個俗稱“355法案”普遍被認爲是邁向最終在全國實施伊斯蘭刑事法,隨著納吉表示政府不會在國會提呈,意味著該法案依然是私人法案。
而專業中生代在伊黨,兩年前在黨選裏幾乎全軍覆沒後,毅然決定集體退出,另組誠信黨,繼續與民聯的其他兩個相對奉行世俗化政治與社會理念的成員黨——民主行動黨以及人民公正黨合作,把民聯改稱希望聯盟(簡稱希聯)。
▲希望聯盟
巫統的如意算盤,當然是借著拉攏伊黨來分化民聯的選票凝聚度。因爲在2013年大選裏,民聯三黨的鐵三角組合在集中選票的作用上極爲有效,任何一黨出戰國陣,其他兩黨的支持票在不分種族、信仰等的基礎上,都會集中投向出戰的友黨。這也是國陣在許多選區裏,未能施展以前分散反對黨選票的伎倆,而在“票高者得”選舉制度下獲勝的關鍵原因之一。所以,巫統如能把伊黨拉離民聯,民聯即會大量流失尤其是鄉區的鐵票,因爲民聯其他兩黨的主要政治勢力,還是集中在市區或郊區。
希聯的成立,起初是希望從伊黨裏分裂出來的誠信黨,能“補足”這些流失的鄉區選票。不過在去年的兩場郊區與鄉區的國會議席補選裏,誠信黨在出戰巫統與伊黨兩大敵黨時出師不利,對希聯的政治優勢敲上了警鍾。
對于巫統來說,與伊黨合作還有一個好處,萬一在來屆大選中國會議席數目上差一點不足三分之二,甚至差一點未過半以繼續執政時,可啓動以上的所謂“巧妙安排”,譬如說雖(尙)未把伊黨正式拉入國陣,但大可與伊黨共組聯合政府,以便湊夠所需的議席數目。
從伊黨的角度來說,爲何又選擇與之前的民聯友黨越走越遠,反而與多年來的敵對陣營龍頭大黨巫統越來越親密呢?伊黨的當權派(長老派加上少壯派)應該至少有兩方面的政治考量。
其一是所謂的兩者取其輕;因爲伊黨的最終政治宗教合一的目標,是要建立神權國,那麽從他們眼中看來,雖被金錢政治浸淫多年,但捍衛宗教獨尊還算可以的巫統,肯定是比雖然“潔身自愛”但常強調世俗化(而非神權化、宗教化)社會重要性的(前)民聯其他兩黨,在理念上與伊黨更爲接近了,所以當然選擇與巫統合作。
其二是伊黨在鄉區受支持度也不容小看,巫統應該也有某些競選策略上的妥協,譬如伊黨可“讓出”更多國會議席予巫統,來直接一對一的對壘希聯的其中一個成員黨,從而讓巫統更容易得勝,因爲巫統最在意的還是在聯邦層次的執政權。而巫統則可以結合伊黨,在一個或數個馬來半島北部與東北部的州屬,以更“輕松”的(或與巫統聯合)執政。
這兩種與巫統相輔相成的政治手段,從伊黨當權派的角度來看,不但不是一個在聯邦層次不思進取的做法,反而是給予他們一個整頓傳統政治“根據地”的機會;如再加上伊斯蘭法庭擴權方案若最後通過(編按:納吉剛宣布不推動法案),讓他們得以在這些執政的州屬,實施更進一步的政教合一做法(如對宗教罪行施以重刑),那在中長期來說,勢將成爲吸引更多信仰者擁戴該黨的良好典範。
因此,巫統與伊黨“兩全其美”的政治結合,也就恰到好處地建立在他們似有似無的特殊結盟關系上了。
作者介紹
胡逸山,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系學院兼任高級研究員、馬國首相納吉前政治秘書。本文原題于《巫統與伊黨兩全其美的政治結盟》刊發于《聯合早報》,感謝作者授權新加坡眼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