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加坡眼受邀參加由中國僑辦、江蘇省僑辦組織的“2018海外華文媒體感知中國江蘇行”,與來自巴西、美國、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等18個國家的21家海外華文媒體,一同領略了江南之美。
我們第一站來到了“龍城”常州,它地處江蘇南部,與上海、南京等距相望,總面積4372平方公裏,常住人口471萬,現轄溧陽一個縣級市和金壇、武進、新北、天甯、鍾樓五個行政區。2017年全市地區生産總值6622億,人均GDP超2萬(20812)美元,在江蘇位列第4。
常州是曆史文化名城。擁有3200多年的曆史,是詩書流香的江南水鄉,百年繁華的制造富地,自古以來工商繁榮、文化昌盛。從常州這片沃土上曾經走出了瞿秋白、恽代英、張太雷等革命英才;走出了華羅庚、劉海粟、趙元任等巨匠大師;走出了盛宣懷、劉國鈞等實業大家,常州籍的兩院院士有60多人,所以清代大詩人龔自珍有一句詩寫到:“天下名士有部落,東南無與常匹俦”,這是對常州這座曆史文化名城的絕佳贊歎。
同時,常州還有金壇刻紙、梳篦、留青竹刻、亂針繡等民間工藝,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還有春秋淹城遺址、天甯寺、天目湖、南山竹海、環球恐龍城等曆史、自然和創意的景區,共同構成了常州“詩和遠方”的文化地標。
常州是工業明星城市。“常州制造”最大的名片是裝備制造,最大的潛力也是裝備制造。去年,全市裝備制造業産值5100多億元,100多只工業産品達到世界先進或領先水平,湧現出218家行業“隱形冠軍”。此外,紡織服裝等傳統産業加快提升,動漫、電商、健康等現代服務業加力發展,具有常州特色的現代産業體系加速構建。講一些數據大家可能更直觀。比如:太陽能電池組件出貨量占全國1/5,天合光能位列全球第一;智能電纜領域,上上電纜全國第一、世界第九;全球每兩部高端智能手機中,就有一部使用瑞聲科技的産品;戚研所、南方衛材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恒立液壓、中車戚機、天合光能分別獲得2017年度中國機械工業 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高新技術産業産值占 規上工業産值的比重達46.6%。
同時,常州用創新爲企業賦能,統籌全球科技資源爲我所用。中德創新中心、中芬綠色創新中心、牛津大學ISIS技術轉移中心、中英科技橋等一批國際合作基地紛紛落戶,成爲國際創新“擺渡車”,全市建有1家國際創新園 、4家國際科技合作 基地 ,有86家江蘇省外資研發機構,形成“全球技術+中國制造+全球市場”的發展格局。比如:我們19號下午將要去參觀點,我提前劇透一下。我們的瑞聲科技,總投資128億元的瑞聲3D玻璃微型精密元器件項目,達産後可實現年銷售150億元。瑞聲科技創始人潘中來說,瑞聲作爲“中國好聲音”,始終與行業第一同行,已與美國斯坦福大學、新加坡國立半導體研究院等開展跨國科技合作,每年投入15億元進行研發創新,60%市場來自國際市場。是“全球技術+中國制造+全球市場”的典型。
我們參觀了常州科教城,被稱爲常州的“最強大腦”,它打通高校院所和企業轉化通道。常州從2006年起,堅持12年走科技長征之路,成就了“常州無名校,名校彙常州”的現象,這個基地就是科教城。它累計引進中科院、清華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國內研究機構和高校,共建了30多家公共創新平台,目前在科教城入駐的科技企業和研發機構達到2465家,重點發展智能、設計、信息三大先導産業,成爲推進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實體經濟與研發經濟深度融合的創新基地。
常州是開放創新之城。常州向世界敞開懷抱,2017年末,已有來自107個國家和地區的3800多家外商投資企業來常投資,其中包括65家世界500強企業。如德國蒂森克虜伯、博世,美國通用,法國聖戈班,荷蘭阿克蘇諾貝爾,日本豐田、普利司通,韓國現代等。常州擁有完善的科研與教育體系,是國家創新型城市、國家知識産權示範城市。
常州是民生幸福之城。常州積極推進公交優先、公園敞開、公房保障,在全省率先實現城鄉公交一體化,在全國地級市中首家建成BRT快速公交網絡;在全省率先免費開放市區所有市政公園和公共文化設施;率先實施經濟適用住房貨幣化補貼,保障性住房建設“常州模式”得到國務院肯定。城鎮三大保障、農村新醫保、城鎮困難家庭住房保障均實現全覆蓋。軌道交通一號線、二號線建設進展順利。持續推進生態綠城建設,獲中國人居環境綜合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