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以實際行動過春節,就是各種買買買、吃吃吃!在新加坡,要買新鮮的魚肉蔬果……,首選必須是菜場,本地叫做“巴刹”。一般巴刹全年無休(正月初一初二除外),值此年後重開之際,一起來看每逢過年人頭攢動的巴刹,你到底了解多少?
我們平時能聽到關于Pasar的詞彙,最多就是Pasar Malam(夜市)了;最近比較紅的PasarBella,就是前幾年開在市區Turf Club Road的一個洋派巴刹,人氣旺到去年在新達城又開了一間);還有一個稱呼Pasar Pagi,在馬來西亞比較常見,代表“早市”。
▲各種海鮮魚類,看著色澤好誘人
▲因爲食材夠全夠新鮮,就算抱著娃娃也要來采購
這就解釋了爲啥新加坡沒人講Pasar Pagi。不過,你要是在馬來西亞,問當地人怎麽去Pasar的話,建議你要說清楚,是MAlam還是Pagi,不然他們可能會“早晚”分不清楚,爲你指錯方向。
▲快過年了,身爲一家之主的Auntie最忙,要買各種食材烹煮拿手好菜,不少小輩都等著吃祖傳家常菜大餐呢!
所以,知道怎樣在巴刹揀便宜貨貨了吧!午後一兩點去轉轉,原本一塊錢才夠買一把青菜,那個點兒去可能好買一籃的,不開玩笑!
沒錯,就是上圖中的蒜,不少本地人必買。以爲就是拿來吃的?真是圖樣圖森破,其實更大功能是用來挂在門上圖吉利的。問真相?看這一篇新加坡學生的數理能力世界第一的秘密就全明白了。話說回來,看圖中的老奶奶即使行動不便,也要騎個電動車上巴刹,絕對是真愛!
這個水果,也是新加坡人的吉祥物~
▲本地華人以福建籍居多,福建話叫黃梨(菠蘿),和“旺來”同音,所以過年幾乎家家戶戶必買,罕見的紅皮菠蘿更添喜氣。
過年的時候,不少人家門外也會挂塑料或紙做的“旺來”
你說這是迷信?還真由不得你不信!就在去年,武吉班讓小販中心舞獅采青出了真字“3817”,晚上開出頭獎,至少50人大發新年財,甚至有阿嫂喜贏幾萬元!
▲舞獅示意圖
本地不少人習慣在外頭用一日三餐。尤其上了歲數的人,一天的生活基本都從巴刹買菜開始,過後就笃悠悠走到附近的小販中心,街坊熟人坐在一起邊吃早餐邊聊天,哪怕只是吃碟經濟炒米粉喝杯咖啡而已,都是消磨時光增進感情的大好機會。
▲巴刹+熟食中心的典型代表
原因很簡單,周日很少下廚的新加坡人,一般在周末還是會做飯的,平日裏各種忙的家人可以坐一起,吃頓家常的。既然星期天都買夠了食材,星期一又各自開始上班上學了,買菜的人自然少得可憐,那巴刹賣菜的索性就順勢休息一天好了!至于熟食中心是不是開,就看具體情況了。市口好人流旺的,大多會開;有些熟食中心,因爲巴刹不開,去的人少了,相當一部分攤位也會懶得開檔。
▲互相扶持相濡以沫的老倆口,好有愛
比方說可以要求水果攤主現榨椰漿,或者賣雞鴨的攤主當場加工食材,只要交代一聲“剝皮去骨斬塊”,就可以安心先去別的攤位逛了,等回來後一手交錢一手拿貨,妥妥走人。
▲巴刹的鮮花攤位,價錢非常接地氣,不到10塊錢可以買一大把切花
有時巴刹賣菜攤位的旁邊,可能就是個祭品店。不但賣紙錢,還有“衣褲鞋帽電話汽車”……,做工精細到逼真的程度。想來把包裝得整齊妥帖的“襯衫”當成真品的,絕不僅我一個吧!
更別說一到星期天,巴刹裏會多出好些個Pop up的小攤位,賣炊具、玩具、床單椅套、鞋帽手套襪子,林林總總充滿驚喜。
▲像這樣的鄰裏理發店,一般收費不高,卻很對相當多年長人士的路子,理發修面挖耳……一條龍服務,清清爽爽迎新年
其它比如配鎖匙、買電話卡、改褲腳之類的生活瑣事,都可以在巴刹解決。不要擔心找不到,只要你肯問人,攤主一般都會很熱心幫你指路解惑的。
尤其是在一般都是開放式的菜攤,買菜大都是~自取一個空的塑料框(就上圖圈裏的),看到喜歡的,就拿自己想要的分量,用塑料袋裝好放進框裏,全部選好後遞給攤主就好。
攤主會把菜品一一放在秤上稱重,邊稱邊嘴裏念念有詞(絕大多數時候講方言根本聽不懂,有時甚至沒出聲),等菜全部放進大塑料袋裏遞給你的時候,價錢就報出來了。有人要問了~他們會不會故意報大數?放心,既然做的是街坊鄰居生意,大致都是安守本分的。
過年期間,顧客的需求量大。一個攤位,除了父母,孩子也齊上陣賣貨的場景,也不鮮見。
我們曾經說過新加坡小販中心攤位月租金的事,這就不難理解,據說相當一部分攤主都是以豪車代步,去巴刹開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