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新加坡不到八年,我服務于兩家人力咨詢公司。成長和成熟的過程,自不必說。有幸遇到兩位不錯的老板,我倍感幸運!(分享下幹貨,與大家共勉。)
先說第一間公司 – 我負責中國和台灣市場,所以工作方面語言不是問題。但挑戰在于:公司的條規和理念。盡管當時很排斥,內心有感老板是”強權政治”。但回頭一看,真心感謝那段日子的曆練!其實同行業的前輩也認爲那間公司真的像”軍校”一樣,不斷培訓出過硬的員工。
必須守時 — 第一課
比如:
每周一晨會8.30開,8.15要在會議室坐好;
周三培訓,必須從分公司趕在晚6:45之前到達總公司(下班後,迅速從西部移到市中心);
每季度公司總結與表彰大會在酒店舉行,必須早上7.30之前在酒店簽名(無故不出席,需要上交一天的薪水作爲公司獎勵,發給工作突出的員工);
每半年一次全公司體育運動,安排在某個周六早上8點集合,必須到場。。。。。。
有次晨會, 一位資深同事8.30准時踏入會議室,那時公司CEO 和相關部門經理都在,包括和項目相關的工作人員坐滿了會議室。那位同事二話不說,深鞠躬道歉並試圖做出解釋,但她的直屬經理立刻制止了她,“你耽誤了大家的時間,而且不管什麽理由,你已經造成了資源浪費的事實。。。。。。 ”之後大家迅速進入開會狀態。那位女同事站在會議室裏參會直到會議結束。
還在試用期的我,深刻了解了“守時”這種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
馬上行動,不要想太多 — 第二課
我的工作需要接觸大量客戶,而且很多情況都在和客戶溝通商談。一般做法是:每次和客戶接洽前,准備客戶資料,順便了解客戶競爭對手的信息,以便在洽談的過程中掌握更多的主動性。但無論怎麽准備,總會有百密一疏的時候。而且越准備越緊張,越緊張想越多(甚至還會自我假設一些可能發生的情況。。。。。。),結果有時一整天一個電話也沒打出去,一個客戶也沒有預約。
經理的做法是,只要看到我發呆就會馬上提醒, “不要想太多,行動起來!接通電話想什麽說什麽。。。。。。客戶不是老虎,不會吃人,答不上來客戶的問題也是常有的事,但放下電話再思考怎麽解決,更有針對性。”
這種處理事情的思維,高速有效,極易出成果。
不要講理由(無需解釋),提供方案 — 第三課
我最怕開會,但也最期待開會!每個人順序發言,新人起初都喜歡用 “因爲”這個詞先解釋原委。但經理不管多大多小的會,一定馬上糾正,“說方案不要給我理由。”那之後的發言很快都是這樣的開頭“根據。。。”, “我打算。。。”,“我的安排。。。”。。。。。。
“無論如何,事情已成定局。趕快跳出漩渦,盡快止損,讓利益最大化。” — 我的直屬經理這樣強調。
這間公司的工作理念看似不太人性化,但非常實用。慢慢消化這些“金科玉律”並通過努力變成自己的工作習慣,無論在哪個行業耕耘,都能很快出成績。
花絮:
我在這家公司面試,一共經曆三輪。每輪都被晾在空調房先吹一小時冷氣。(那一小時不知做什麽好,大腦中的想法也千變萬化,比如會想:是我記錯時間啦?到底該走還是該等?這麽冷不知以後工作咋辦!等面試官來了先給個下馬威,真不尊重人!這麽大公司竟然沒時間觀念。。。。。。)直到我真的快坐不住時,然後每輪面試官都會恰到好處的出現,並不約而同的說,“這是測試候選人的忍耐力。恭喜你!。。。。。。” 真是很奇特的面試!赫赫!
第二家公司 – 我主攻本地市場,英語正式提上日程。
堅持不懈 — 最原始、最樸實的真理。— 第一課
我沒有去語言學校。考慮到大學畢業了還去念語言學校,一來面子上過不去,沒辦法和一群中學生在一起學口語;二來,我要學的英語必須能馬上運用到工作中,不是單純的日常口語。雖然語言學校會有“商務英語”課程,但並不會安排“具體到某個行業”那麽精細的程度。再者,“新式”發音和“美式/英式”都不同。因此語言學校就並不適合我。所以我決定直接面試進公司,在工作中摸索,適應。
首當其沖,我用英文練習了69個面試問題,確保面試官問到哪裏都能對答如流。所謂“家中有糧心中不慌”。這跟考試背答案很像,不過得把嘴皮子練到不著痕迹的流利程度。
拿到工作只是開始。周圍都是用英語交流的同事。雖然他們會講中文,但大多用福建話或廣東話聊天。。。。。。那個不是重點,關鍵是英文。
第一周工作結束,老板就找我聊了一下,“你真的能做好這份工作嗎?” “我想做好,請給我多點時間習慣。” 我記憶深刻,那時只要老板找我“聊”,我馬上心跳加速,後背冒冷汗!
第二周、第三周,老板同樣叫我單獨問話,問的還是同一個問題,我內心壓力很大非常不好意思(因爲感覺是白拿薪水做不來事兒!),但依舊很肯定的答複,“我想做好這份工作。”這次老板直接說,“那你放工後留下,我來培訓。因爲你想做好這份工,所以得全力以赴。我們再多給對方一個月時間,看看有沒有改進。”
從那天開始,我每晚六點到七點,由老板逐字逐句教 “怎麽說話”!
我們在學校裏學習到的語法和真正用在工作上與客戶交流的句式,的確大不同!以至于在工作初期,客戶聽我講完話,馬上問我”來自哪裏”,絲毫不跟我聊工作上的東西。就這樣我被不同的客戶問“來自哪裏”有半年之久。。。。。。
我老板對我的培訓持續了一個月。他每次逐句糾正我的發音時,甚至會用手機錄下來,叫我對比發音。差距顯而易見,馬上就明白問題在哪裏,重新練習!
我的語言就是這樣開始慢慢進步的。全公司也只有我是這樣的“待遇”,因爲老板也是不服輸的人,他不想承認自己招聘了“錯誤的人”,我不想承認“我做不好這份工作”。
和老板“鹦鹉學舌”式的“初級班”結束後,一切就靠個人信念和慣性,自己琢磨、摸索更好的路子提高語言。我開始“偷偷”聽同事怎麽和客戶地道地溝通,把握節奏,甚至聽寫下來大段的“對話”,悄悄反複念。模仿久了就成了自己的語言。
大概過了一年左右,就不會有客戶直接問“你來自哪裏”,就算想問,也會這樣問“你的英語很好,華文哪裏學的?” 赫赫!
自信,做自己。— 第二課
工作離不開溝通,自信也得從溝通說起。新加坡雖然是雙語環境,但英文不靈光還是讓人感到挫敗,尤其體現在日常生活方面。想吃印度飯,點不來;想買化妝品,稍微專業點的介紹就懵;想和同事一起做點什麽,她們聊的內容,多半跟不上。。。。。。 總之,慢半拍、遲鈍,是最初一年我加入公司給大家的印象。很多時候,有些事被人說多了,就像真的一樣。就像他們對我的印象,叫我不得不懷疑自己到底“行不行”。
有段日子非常郁悶。同事們一起吃午飯叫我同行。我努力迎合大家,和他們一起吃福建面、肉骨茶、雞飯等。但日子久了,我發現沒人知道我的口味,也沒人試圖問我“想吃什麽”。而且每次午餐的八卦都是聊同事間的“秘密”。我就像隱形人一樣坐在一邊,食之無味。
某天中午,我鼓起勇氣拒絕了同事的“邀請”。雖不想“落單”,但也不想再做無意義的“妥協”。我自己去了菜飯攤兒,隨心所欲地點想吃的蔬菜。吃過飯也不用點飲料聽八卦,而是徑自去了離公司不遠的圖書館。
從此,我開始了“獨行俠”的午餐時間。管他別人怎麽看,管他同事背後說什麽,管他呢!一個人想做什麽,想好就行動。我的午餐活動時間充裕,簡直豐富多彩!公司附近有圖書館,有大型購物商場,有咖啡屋,有書店、花店,有超級市場等。吃過飯後,我喜歡走走看看,有時抓拍些街景,有時思考些工作上棘手的問題,有時去圖書館休息,有時采購些需要的物品。
充實的午餐時間,叫我不再醉心于努力去迎合別人。讀書雖然是一個人的樂趣,但讀書的種種收獲,最好能運用在實踐中。運用好了,工作更加得心應手。同事也會慢慢敬畏三分,自信自然不請自來!
這七八年在新加坡的積澱,對我的成長自不必說。本來南北方(更何況是兩個國家)在飲食、文化、交流等各方面都存在巨大差異。喜歡面食還是稻米,都無可厚非。要適應新的環境,最基本的就要盡早、盡量提高語言能力。然後才有信心做獨一無二的自己,有朝氣的追求屬于自己的人生。無論在哪裏,都不要麻痹自己的心。
付出的汗水,不會白流。終有一日水到渠成!我們需要的,只是時間和耐心。非常感謝命運,讓我遇到兩位不錯的老板,給我不同尋常的成長機會! 可愛的新加坡,已然成爲我的故鄉。
期待單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