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眼按:這是十年前的一場悲劇,環線“尼诰大道”也因此被稱爲“最痛心的地鐵站”。尼诰大道塌陷意外中,人稱“Ah Heng”的王耀標,在工地崩塌前是站在樓梯口處,他當時其實有充足的時間逃出災場,但他卻跑回隧道,大聲喊叫其他人逃命。結果,最後一名泰國工友都逃了出去,負傷逃出生天,但王耀標卻沒了蹤影,隨著腳下泥土松垮崩塌,而跌入深坑中……
“最痛心的地鐵站”——尼诰大道
2004年4月20號,下午3點30分左右,正在施工中的新加坡地鐵環線(Circle Line)工程,一條正在挖掘中的地鐵隧道發生坍塌事故,事後調查得出的結論是支撐隧道的結構無法支撐(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the deep excavation work failed),導致地面上的尼诰大道(Nicoll Highway)出現一個寬達六車道、深及三十米的大洞。事故造成四死三傷。坍塌之後地下的煤氣管道起火,火焰甚至竄出了地面。
搜救工作在4月23號中止(即事發之後72小時)。同時,因爲坍塌部分還有繼續擴大的危險,爲了加固地基,不得不放棄了尋找最後一名失蹤者,新加坡籍管工王耀標(他在三個星期後被宣告死亡),而向坍塌部分灌注了大量水泥。
王耀標本來可以在發現支撐結構發生問題的時候逃出工地,但他卻折回去呼喚仍然在工地中工作的工人(大部分是外籍勞工)撤離,結果自己不幸被困無法逃生。
逃出生天的泰國工人說:“王耀標原本有機會逃命,然而,他卻沒有這麽做。我們都很感激他,他是我們的英雄。”
王耀標是新加坡人的英雄;在這個沒有英雄、只有偶像的時代,他舍身救人的情操,爲我們架起一道精神坐標。
十年後的紀念
事故已過去十年。在2014年父親節坐上紀念亡父的長椅,對尼诰大道坍塌事故“救人英雄”王耀標的家人來說意義非凡,卻也不禁百感交集落淚。
今年恰逢尼诰大道坍塌事故10周年,淡濱尼尚育公民咨詢委員會出資設置“王耀標紀念長椅”。長椅上裝置記錄王耀標舍己救人事迹的紀念牌,淡濱尼集選區議員伍碧虹希望它能讓人們想起王耀標所體現的精神,記得淡濱尼曾出過這麽一名英雄。
伍碧虹致詞時多次贊揚王耀標的英勇行爲,“他把其他人的生命和利益置于自己前,沒有衡量比較新加坡人和客工的生存價值,在那危機的一刻,他選擇去救客工。”
雖然事故已過去10年,王耀標的遺孀傅明鳳在聽到伍碧虹敘述丈夫救客工的過程時,依然悲從中來。18歲的女兒王欣怡在感謝這些年幫助他們的人時,也泣不成聲。
“我還在等老公回家”
尼诰大道坍塌10周年,救人英雄王耀標遺孀標嫂說:“我還在等老公回家。”
“就像馬航MH370失蹤一樣,只要一天沒有看到屍體,就還有希望。這種事情很難說,可能有一天他會突然回來。”
她說,這些年來經常有人問她爲何不改嫁。“我沒辦法接受另一個男人比他更重要,這些年來,我還會夢到他。”
記者發現,傅明鳳的項鏈套著一對金戒指。
她說:“這是我們自己買的結婚戒指,他平常戴我母親送給我們的戒指,意外發生後,我一直把我們倆的婚戒用項鏈套著,每天戴。”
她坦承,有時還會感到孤單。
“孩子都長大了,有時只剩下我在家,那時就會很想他。雖然他不在,但他一直活在我的心中。”
家中擺設10年不變
家中擺設10年沒動,珍惜回憶不搬家,標嫂連發型穿著也不變。
傅明鳳說,娘家曾建議她賣屋,搬回去同住。
“娘家住西部,我住東部,家人建議我賣屋搬回去互相照應,但房貸已還清,不用再操心。我也不舍得離開這個裝滿回憶的老家。”
她家中的擺設10年來沒變過,與記者多年前走訪時幾乎完全一樣。
“除了一兩件家具腐朽了要換,其他一切都沒變。”
她說,神台上的佛號播音盒,婚後老公買來播放後,20年來沒關過。
標嫂刻意保留10年前的樣子,包括發型和穿著,她表示,不在意他人怎麽看,沒打算改變。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標嫂的深情,讓記者想到《神雕俠侶》中墜落絕情谷活命的小龍女,10多年在山洞保留當年居家擺設,癡等楊過回來……
2子女已長大懂事
阿標長子准備簽約當軍官,理工生女兒偶爾教補習,10年磨煉也令標嫂也堅強獨立。
標嫂欣慰說,孩子很懂事,就算在青春叛逆期也沒給她任何問題。
她的21歲長子王競興,目前在國民服役,准備簽約當職業軍官;18歲女兒王欣怡在理工學院修讀宇航專業文憑,偶爾教補習幫補家用。
標嫂說,她性格淡泊,喜歡學校的單純環境,這些年都在附近小學食堂飲料攤幫忙賣飲料。
她透露,丈夫去世後的前幾年,或許因上報引起陌生人關注,曾有陌生人跑到住家走廊外窺探屋內動靜,也有人在樓下電梯等她回家向她借錢。
當年的住家小女人,經過多年曆練,已更加堅強獨立。
“以前我比較單純,人家說什麽我都相信,現在會先聽聽,再自己判斷。”
前上司每年祭拜
前上司一直和王耀標家人保持聯系,每年都到事發地點祭拜。以表對王耀標的感恩和追思。
“當時我趕到工地查看,下令疏散所有工人,沒想到王耀標重回工地救人,如果我以更嚴厲的方式警告工人不能進隧道工作,這起意外就不會發生了。”
(文章來源于早報網、晚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