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爲了尋求生育平衡,提高生育率,不僅在報章上頻發鼓勵結婚生子文章呼籲新加坡人多要孩子,而且政府撥款增加預算爲新生兒家庭提供獎勵措施。以有兩個孩子的中等收入家庭爲例,在孩子均滿7歲時共享有獎勵配套總值約14.2萬新幣(約合70萬人民幣)。在生活費高漲、孩子給父母帶來的經濟壓力與升職風險、老人長期簽證越來越難的今天,政府紅包是否湊效?
20億新元紅包,鼓勵生育
新加坡政府每年撥款約20億元,從申購組屋、受孕補助、嬰兒花紅和保健補助金、平衡工作與家庭責任、鼓勵父母分擔養育責任五個方面,爲新加坡人在成家和生育方面提供支持,希望把生育率從目前的1.2提升至1.5。
據新加坡人口及人才署估計,在目前的獎勵配套下,有兩個孩子(孩子需是新加坡公民)的中等收入家庭在孩子均滿7歲時共享有獎勵配套總值約14.2萬新幣。除了最初可得到的2萬新幣嬰兒花紅、53000新幣的育兒及托兒津貼現金補貼之外,父母還可獲得1萬新幣所得稅減免;此外,每生育一個孩子,媽媽可有4個月帶薪産假、父母每年有6天的帶薪育兒事假,所有補貼加上帶薪假期折合成現金一共爲價值142000新幣。
Birth Order | Cash Gift from Government |
Maximum Matching Government Contribution |
Total |
First and Second | $4,000 | $6,000 | Up to $10,000 |
Third | $6,000 | $12,000 | Up to $18,000 |
Fourth | $6,000 | $12,000 | Up to $18,000 |
Fifth and beyond | – | $18,000 | Up to $18,000 for each child |
每個家庭迎來第一個和第二個寶寶時,政府會立即給與4000新幣現金補貼;此外,孩子出生後,政府會鼓勵家長往兒童發展戶口CDA(Child Development Account)裏存6000新幣封頂的儲蓄,政府會“dollar-for-dollar matching”。家長存多少,政府相應地給同樣數額的錢存入戶頭,作爲獎勵。因此前兩個寶寶一出生,每個寶寶就可以獲得總額一萬新幣的津貼。而第三胎及之後的寶寶可得到高達18000新幣的獎勵。
稅務回扣是指報稅之後政府會免除你要交的稅。簡單說來,夫妻雙方一共可以免除的稅金額是:第一個孩子5000新幣,第二個孩子10000新幣。所以生了兩個孩子的普通家庭,基本上都不需要交什麽稅了。爲了鼓勵媽媽繼續堅持工作,稅務回扣措施還包括在職母親稅務減免。結婚、離婚和寡居的母親都可以申請。在職母親稅務減免的數目,第一胎是媽媽收入的15%,而第二胎是媽媽收入的20%。
總的來說,各類補貼的發放都遵循都是孩子越多,獎勵越多的原則,各類津貼都融入平日育兒的各類需求中。各類育兒戶頭和津貼也不能濫用,只能用于兒童成長各類經費的支付。
除了通過現金獎勵和經濟補助金,減輕新加坡人生育與養育孩子負擔,另外,政府還協助已婚夫婦更快申請到組屋;補助夫婦再受孕及分娩費;加強産假與育兒事假措施,增加父親育兒假,幫國人獲得家庭與工作平衡,並鼓勵父親在育兒方面,扮演更積極角色.雇主必須爲符合資格的員工提供每年兩天育兒事假、四周領養事假、一周父親陪産假,以及一周父母共用産假。這些有薪假日將由政府資助,自雇人士也可從上述假期計劃中受惠。
育兒配套是否能解決年輕人對經濟能力的擔心?
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學系暨亞洲研究所教授楊李唯君認爲這些措施將起到一定的鼓勵作用,但亞洲很多國家生育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年輕人對經濟能力越來越沒把握,這一點仍然沒有得到解決。
此外,她認爲一星期的父親陪産假可進一步提高,一星期的父母共用産假可以更長。她說:“夫妻應該希望在安排産假方面有更多靈活性,以做出最適合他們的安排。”
而對于新移民來說,他們所將面對的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壓力,還有越來越難申請的父母長期准證。曾有網友半開玩笑詢問,有沒有辦法幫父母申請辦理傭人的手續,以便父母能合法在新加坡居住以幫忙照看新生兒?
百姓想法:有獎勵也不想多生
新加坡居民梁小姐最近五年裏生育了三個孩子,而有了一個五歲兒子的田小姐雖然也曾有過要第二個孩子的想法,但最終還是放棄了。
梁小姐說,第二個孩子與第一個相比,開銷明顯要少很多,由于老大和老二都是女孩,僅差兩歲,老大穿過的衣服和玩過的玩具,大多數老二都可以接著用。“我沒有仔細算過,但感覺老二的衣服和玩具這些開銷至少能省50%。不過這不是最重要的,其實占大頭的還是幼兒園和托兒所費用。”
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鄭寶蓮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采訪時說,新加坡的問題並不在養育孩子的有形成本。
以中上收入水平的家庭爲例,一個孩子生産費用5000新元(1新元約合4.91元人民幣),嬰兒床和嬰兒車共計1000新元,一年的衣物費用1000新元,兩歲前奶粉每年平均1000新元,尿布、奶瓶及其他雜項開銷每年1000新元,看病每年1000新元。零零總總算下來,兩歲之前大概花費1.4萬新元。
梁小姐說,從兩歲到六歲,奶粉、奶瓶及雜項開銷也許會減少到每年500新元,看病也減少到每年500新元,但孩子上托兒所、幼兒園和其他教育費用可能會在扣除政府補貼後增加到每個月1000新元,加上穿衣吃飯、買玩具和保險等費用,意味著每年大概要開銷1.5萬新元,4年時間大概開銷6萬新元。
一般而言,如果養育孩子的家庭需要聘請一名外傭,就意味著每年1萬新元的開銷,也就是說,6歲之前有6萬新元額外開銷。
開始上小學,雖說公立學校的學費寥寥無幾,但每年穿衣吃飯、醫療及課內外教育費用大約1萬新元。到中學教育結束,大約需要12萬新元的開銷。
四年本科教育期間,本地學生扣除政府補貼後每年需繳納7千~2萬新元不等的學費,不妨按每年1萬新元計算,共計4萬新元。如果加上其他開銷,則共計需要6萬新元。
這意味著一個孩子從出生到大學畢業,花費大約31.4萬新元。有統計顯示在新加坡養育一個孩子到21歲至少34萬新元(170萬人民幣),這還不包括隱形的機會成本,如母親不上班在家帶孩子少掙的收入。
新加坡政府給前兩個孩子的獎勵是每個一萬新元,即便如此,這也意味著養育一個孩子到大學畢業的費用需要30萬新元——相當于普通地段一套普通兩居室組屋售價的三分之二。
上述費用中,第二個孩子的花銷雖然因不同家庭難以精確計算,但基本上兩歲前可省下嬰兒車、嬰兒床和衣服等費用,兩歲至六歲可以省下買玩具和衣服等大部分費用,大概約10%~20%的開銷,在之後的費用同樣也會少一些。即便如此,這也意味著養育第二個孩子的直接成本需要25萬新元。
實際上,新加坡曾經一度提倡只生兩個孩子,但20世紀80年代,政府發現生育率下滑明顯,開始鼓勵生育,第三個或更多的孩子獎勵更多。但即便如此,新加坡的生育率過去幾十年大部分時間在走下坡路。
新加坡人平均工作時間甚至超過已經名聲在外的韓國。這一說法得到了田小姐的印證:“我也希望多生一個,但再生一個不但意味著遠離職場幾年,也沒人幫我帶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