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問廣大蘋果用戶一個問題,下面這個界面有多少人見過?
有多少人知道這個recovery key是幹嘛的?
如果你的答案跟我一樣是“不知道”的話,那你不妨接著看下去……當然如果你知道的話,也不妨看下去,畢竟下面的溝通過程可能對你也有用。
作爲一個蘋果的忠實用戶,我有兩個Apple ID,一個用于新加坡的App Store,另一個用于中國區的App Store——畢竟有些App只存在于特定地區的App Store裏,如果想使用就需要注冊一個當地App Store的賬號。兩個賬號日常使用時,自然會分一個主賬號,一個次賬號,畢竟頻繁切換還是挺麻煩的,但是當需要更新APP的時候就需要輸入另一個賬號的信息。(最近幫吳亦凡刷過itune榜單的估計很能理解爲啥我需要有兩個賬號。)
問題就出在這裏,我忘記了其中一個賬號的密碼,暴力窮舉了自己記得的所有密碼後,仍然沒法登陸,估計Apple早就把我的賬號給鎖了。于是當我按照步驟去登陸appleid網站試圖重置密碼的時候,就面對了上面截圖的界面,我整個人直接懵了。這是啥?!
據蘋果網站說,如果你要重置密碼,你就需要提供這個Recovery Key,而如果你沒有Recovery Key,又沒有密碼,對不起,我們愛莫能助,你只能放棄這個Apple ID?什麽?放棄?用了快十年的Apple ID跟我說要放棄?裏面所有的關聯信息,賬號下所有購買過的APP、音樂,你跟我說要放棄?
于是乎,今天終于找到時間的我,給Apple售後打了個電話,還杠杠地選擇了英文,想說印度哥們的口音我已經非常熟悉了,早年我就是靠跟星和、新電信等電信運營商的客服掰英文來練習的——沒想到Apple的售後電話竟然是美國人負責的!
接電話的聽起來是個小哥,例行公事寒暄過後進入正題,我問他:“我已經試過網站上列舉的所有辦法,但是我壓根不記得有Recovery Key這玩意,我現在怎麽辦?”
小哥很有禮貌,但是很殘忍地拒絕我說:“我們蘋果對于賬號安全是很看重的,既然你的賬號設置了雙重保護,而你既不記得密碼,又不記得Recovery Key,對不起我幫不到你。”
我:“可是我可以訪問我的郵箱啊,這個郵箱我最常用啊。而且我從來都不記得有人告訴我recovery key這件事,否則我一定會寫下來啊!爲啥不是我的鍋讓我背?”
小哥仍然很有禮貌,說:“對不起,這種情況下,你只能注冊一個新的Apple ID,原有ID下所有的購買全部沒法找回。”(火上澆油有沒有?)
我:“那你能不能把我這個郵箱和這個Apple ID解鎖,因爲我不能爲了要注冊一個新的ID還去注冊一個新郵箱吧?”(我已經退了好大一步了)
小哥:“對不起,不可以,沒有你的賬號,我們不能幫你解綁。我們蘋果對賬號安全是很堅持哒!”(死循環有沒有?)
我(很火大):“你的身份證或是護照丟了,你都能重新辦理,爲啥我不可以?用了這麽多年的的Apple ID所關聯的信息實在太多了,不讓找回這個規定實在太不合理了!”
我仍然沒有死心,一想到賬號下面的記錄,購買曆史,還有注冊新郵箱等等一系列繁瑣的事情,就一個頭兩個大。我問:“請問有沒有什麽郵箱我可以寫過去反應一下情況,尋求解決方案?”
小哥:“郵箱沒有,但是你可以跟我的上級談談,但是我告訴你哦,跟上級談也是一樣哒!”(曙光初現)
我:“那就麻煩你幫我轉去你的上級吧?”
上級聽聲音是位中年女性,聲音很平和,就是口音還是很重……
上級:“我非常能夠理解你所面臨的情況,如果是我,估計也會不知所措。”
我:“我真的沒聽說過這個recovery key,爲啥要我背鍋啊?”
上級:“情況可能是這樣的,你看像我這種年長的吧,有個啥條款的都恨不得看三遍,一個個字的看清楚,但是年輕人有時候就是咻的一下帶過了。”
我:“我也不年輕了,但是我能理解你說的咻的一下帶過的情況,我身邊的年輕人也很多這樣。”
上級:“這個兩步認證的方式是自己選擇的,有可能什麽時候你選擇了卻沒注意。(然後開始重複蘋果的相關條款)”
我:“這樣吧,與其我們糾結在什麽做不了上面,讓我們來探討一下現有的情況,有什麽可以做的?”
上級:“當然,這樣的建議非常有建設性。”
我:“請問你們的recovery key是以怎樣的方式提供的?手機推送?電郵?還是網頁上一閃而過的數字?”(我開始在相冊裏找有沒有相關的截圖或是照片)
上級:“(叽裏咕噜了一串我沒怎麽聽懂),這是個12位的數字,你有沒有可能記錄在什麽地方了?”
我(無奈地):“可是我的電話裏真的一點記錄都沒有啊……而且我試過了我能想到的組合。對了,你們有沒有規定只能嘗試幾次,我可否窮舉?”
上級:“在我們的網頁上,你是可以一直嘗試的,嘗試到一定次數後,你的賬號會被鎖定,但是你找到密碼後可以按照步驟解鎖的。”
我:“我常用的組合就那麽幾個啊,而且我都試過了啊……”
上級:“啊,對了,有個辦法聽起來雖然有點笨,但是可能有效。你不妨拿張紙把你想得到的組合都寫下來,然後試過一個就劃掉一個。既然你說你的密碼組合是有限的,這樣可以幫助你看清楚哪些試過了哪些沒有。”
我:“這實在是個好建議,我來試試!”
于是在我認真寫下12個可能的組合開始一個一個試的時候,試到第四個組合,我的手機就收到了確認短信……
我:“非常感謝,我想我已經取得一些進展了,我收到了短信!”
上級:“也非常謝謝你,因爲通常這種情況下,客戶都會很憤怒,而你維持了冷靜。接下來我會給你發一封郵件,可能會對你有幫助。”(雖然就是我在網站上讀到的那些的鏈接,但是她積極主動的做法讓人覺得非常舒服。)
上面的對話過程是選取了幾個關鍵點記錄下來的,因爲整個與蘋果售後的電話溝通過程持續了接近一個小時,其中大部分時間都是重複我早已知道的規定,而這對于解決問題並沒有什麽幫助。而在這個溝通過程中,我總結了幾點有助于事情解決的小貼士:
1. 我沒有輕易放棄,當然也是因爲放棄的成本實在太高,所以我主動要求跟上一級通話。
2. 保持理性溝通,盡量陳述事實,而不是著眼在情緒。雖說我跟小哥溝通過程中已經火大到想扁人了,但是全程沒有進行過口頭上的人身攻擊。畢竟如果真的吵起來,對方就算不會挂我電話,也很難幫助我提供進一步的協助。
3. 小哥在溝通中,基本是在照本宣科,反倒是我一直在提供替代方案,比如說解綁,比如說跟上級溝通等等。
4. 上級非常懂得說話技巧,好幾次采用了非常有同理心的話,讓溝通過程的溫度保持在較平和的水平,因爲作爲顧客的我會覺得她真的理解我的處境。
5. 我和上級都能夠跳出思維定勢來解決問題,並且最終獲得了解決。
我們平時談及心理問題的時候,在很多案例中會發現這跟不健康的人際關系有關——人都是需要連接的,而在不健康的人際關系中,這種連接往往是斷開的。
而在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中,溝通是關鍵環節之一。很多時候,我們所習慣的溝通方式其實很容易激起人的心理防禦機制,一旦對方進入了防禦模式,豎起了領子,是很難聽到我們的聲音的,他們聽到的往往是自己的聲音,比如說“不,我沒錯,讓我來反擊,讓我看看如何找到對方的弱點”等等,不管是事實,還是道理,他們此時都無法接受。
在這種時刻,一句站在對方角度、充滿同理心的話,就可能幫助對方從防禦狀態中放松下來,比如說上級在接到電話後對我說的一句話,就有助于我從之前劍拔弩張的狀態中平靜下來。
後續:
事後我很想寫一封感謝信去表揚一下那位上級的溝通技巧,但是蘋果卻沒有提供任何郵箱之類的聯系方式……
(文:baby兔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