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9月21日),網傳羽壇名宿李宗偉患上鼻咽癌,而這一消息隨後也得到了其官方臉書賬號以及馬來西亞羽球協會主席的證實。
(圖片來自于臉書)
各位吃瓜群衆先是對于癌症到底是幾期進行了一輪圍觀,畢竟網上的說法不一,有說三期的,有說早期的。然後又對李宗偉能否再次回歸體壇表示出了深深的擔憂,畢竟林李CP的多次世紀大戰以及相愛相殺的纏綿故事給我們留下了多少美好的回憶,無怪乎李宗偉的官方臉書賬號要出來求大家放過了。
(圖片來自于臉書)
其實我倒是覺得廣大群衆不必過分擔心,還是讓李宗偉安心治療休養來得好,畢竟過分的關心也會給他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
大部分人聞癌色變的心理我能理解,但並不是每一種癌症都一樣的可怕,要知道像鼻咽癌這種癌症,我們亞洲可是有著充分的治療經驗呢。
(朋友圈截圖)
不同的癌症分期標准不同,對于鼻咽癌來說,大部分病人發病時都處于三期或是四期,而四期又分爲IVA,IVB和IVC,我們常聽說的發生遠端轉移的屬于第IVC期。而從二期到IVB期的一線治療方案都差不多——放化療結合,區別的只是具體的方案和劑量,以及預後。而就算是最晚期的IVC期,也不是無藥可救,化療加上放療仍然可以治愈部分病人。
我覺得廣大群衆只要給予李宗偉充分的尊重以及祝福就好,相信他必將治愈歸來,重新回到公衆的視線中。
而對于鼻咽癌的治療,放療所帶來的副作用是最明顯和直接的,有關放療的介紹可以看延伸閱讀中有關放療的科普視頻。
(圖片來源于網絡,由病人自己提供的治療期間副作用的圖片,這些副作用包括皮膚灼傷,口幹症以及短暫的聽力減退)
本地患上鼻咽癌的病患數還挺多——根據癌症注冊局的數據顯示,鼻咽癌排名在本地男性十大癌症的第九位(五年中共有1,073名新診斷的病患)。按照種族來分的話,華人中排第九位,馬來人中排第八位,因爲鼻咽癌死亡的人數,在所有因癌死亡的人數中排第七位(2011-2015年統計數據)。它是新加坡最常見的發生在頭頸部的癌症,超過九成的病例是年齡在40歲到65歲之間的華人男性。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報道,全球有80%的鼻咽癌患者在中國,尤其是中國南部地區,而新馬一帶的華人後裔大多來自于這一帶,這也可以解釋爲什麽鼻咽癌會在新加坡高發的原因。
以下是患上鼻咽癌的高風險因素家族史,也就是家中有人患上鼻咽癌一種叫做EB病毒的病毒感染
日常飲食中包含大量腌制品,尤其是廣東人愛吃的鹹魚。腌制食品時需要用到大量的化學品,在體內長期累積就可能造成發病。
除了以上三大風險因素,老煙槍們患上鼻咽癌的幾率也高出許多,本地中老年人的吸煙率不低,這也助長了鼻咽癌的肆虐。
而對于鼻咽癌的高危人群,新加坡衛生部給出了下列的篩查建議:
根據新加坡衛生部的指南,若是有兩名家中成員或是親屬患上了鼻咽癌就屬于高危人群,應該每年抽血檢查EB病毒IgA抗體以及進行鼻咽鏡檢查。
(鼻咽鏡檢查)
對于絕大多數疾病來說,發現的越早,開始治療的越早,治愈的幾率也就越高,鼻咽癌也是如此。根據新加坡癌症注冊局的資料,本地患上鼻咽癌的人,若是發病時是第三期或是更早,五年生存率達到了七成以上,若是在得病的第一期就發現,接受治療後的五年生存率更是達到了94.2%!所以比照著前面所說的高危因素,如果你是高危人群,記得跟醫生預約開始定向篩查哦。
在本地,鼻咽癌生存者們早在2008年就建立了自己的支持小組——NPC oneHeart Support Group,爲彼此加油打氣,提供信息。此外,他們還定期組織徒步、聚會等活動,屬于非常活躍的病人組織。上面分享治療副作用照片的人就是支持小組中一名65歲被診斷患上4期鼻咽癌的幸存者——Charles Wu。
Charles Wu先生在生病前就是一名狂熱的運動愛好者,還曾經在1992年就參加波士頓馬拉松賽。他在2016年診斷患癌後,已于同年完成了治療,現在已經回歸正常生活,以及他所熱愛的運動。
(圖片來源于網絡,紅圈標示者爲治療結束後恢複奔跑的Charles Wu先生)
最後,再次祝福李宗偉先生,以他堅毅的性格,他必能順利度過所有的治療,恢複健康,重歸公衆視線。畢竟,廣大吃瓜群衆還是很期待林李CP再次上演世紀大戰的,不是麽?
“點擊這裏”查看有關鼻咽癌病患支持小組的信息。從那裏也可以讀到三位鼻咽癌病患分享的心情故事。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 https://www.cancer.org/cancer/nasopharyngeal-cancer/treating/by-stage.html
- https://www.nrdo.gov.sg/docs/librariesprovider3/Publications-Cancer/cancer-registry-annual-report-2015_web.pdf?sfvrsn=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