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鄉背井久了的人總有這樣的困惑:要不要回國?回國後不能適應新環境怎麽辦?如果對家鄉的那份歸宿感變了,難以適從怎麽辦?
對于這些問題的思考,源于發現身邊很多人都面臨這樣的兩難:不十分喜歡目前所居住的國家,卻又不肯回歸自己的祖國。
(留下還是回去?)
這裏面所提到的很多人,不僅僅指中國人,更不僅僅指在新加坡生活的中國人,也包括來自世界各地,因爲學習、工作舉家搬遷到其它國家生活的人。
和大家分享幾位離家在外的朋友,回到家鄉以後所感受的文化、價值觀、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沖突,看看爲什麽離開的人“不願意”回去。
美國人老何(姓“何”是因爲他認爲何處都是家)
老何自大學時代便在北京留學,後來分別在上海、泰國、馬來西亞工作。轉眼十幾年過去,他又在新加坡工作了三年,並且未來兩年也會繼續留在新加坡。
老何說,他對以後是否會回到美國感到不確定,離家十幾年,他覺得自己逐漸被家鄉的朋友和親人認爲成“一個從外國來的異類”。他的美國發小對他想要分享的海外生活見聞並不感興趣,他的家人對他可以周遊世界,四海爲家的生活狀態感到不理解。
老何的大兒子在上海出生,分別在上海、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住過2-3年。小家夥說自己是“世界人”!二女兒剛剛兩歲,老何說,或許在新加坡繼續居住兩年或更久以後,女兒會覺得自己是新加坡人,或者是在新加坡的美國人。
同樣,老何對自己的家鄉也已感到越來越陌生,他曾經在幾年前嘗試回到美國,但是他發現很多新的單詞,口音他並不會讀,連自己的口音也與家鄉人有了區別。自己被當作一個回歸的“新面孔”來看待。
(回到家鄉,周圍的親朋怎樣看待你?)
加拿大華裔宋先生
在加拿大生活了將近十年後,宋先生決定回到故鄉北京。和前面兩位不同,首先讓他感到不習慣的是飲食:
在加拿大,自己明明可以把牛奶從冰箱裏取出來直接飲用,在北京,如果喝了冰箱裏的冷牛奶,自己一定會在一小時內拉肚子。
在加拿大,自己的胃習慣了蔬菜沙拉,三明治,回到北京的前半年,朋友聚會讓宋先生吃到了最正宗的“水煮魚”、“饞嘴蛙”還有“小龍蝦”,問題是,每每嘗試,所有用餐的朋友只有他自己會鬧肚子。
在加拿大,大家都喜歡戶外運動,跑步快走是宋先生很經常的運動,在北京,提到跑步,所有人都會推薦高大上的健身房。
離開十年,宋先生不知道這十年間中國的娛樂文化,不了解明星網紅,更不知道奇奇怪怪的網絡用語。哥們兒還是哥們兒,只是少了點談資罷了。當然蘇先生也會講講在加拿大的經曆,但是感覺朋友們聽著有點曲高和寡。
剛回國時有一次,宋先生和哥們一起喝啤酒。宋先生對服務業說:“您好,麻煩您幫我再拿一瓶啤酒吧,謝謝。”說完,所有人都樂壞了,他自己莫名其妙,一邊的哥們示範著舉起手裏的酒瓶,同樣沖服務員說:“受累,再來一瓶兒!”
關于衣錦還鄉
不可否認,久居國外,重回家鄉,必定會受到強烈的文化沖擊,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要重新適應。美國人尚且如此,更何況高速發展的中國?除了這些客觀因素外,主觀因素也重要。
比如通常意義上,留在家鄉的人會覺得出國的人生活必然比自己好。中國人尤其講究“衣錦還鄉”,如果沒有達到衣錦還鄉的水平,誰好意思回家呢?
在新加坡的A女士說,自己回南京老家住在父母家的時候,遇到幾位老鄰居,張嘴就問她什麽時候給父母買個別墅呀,是不是掙大錢了等等,讓她覺得哭笑不得。
這話有兩層含義:
1、你出國掙大錢了還不回來買別墅?
2、你出國也沒掙到大錢還是買不了別墅呀!
中國文化有退而求其次的境界,卻更強調拔得頭籌的結果。“次”這個字衍生出殘次品,次要這樣的詞語,似乎對“求其次”的理解有了褒貶上微妙的影響。
退而求其次,走出去都是見大世面的,混不下去了才回來,這是一個約定俗成的觀念,帶給被判斷者難以掙脫的自我暗示。
大家都應該聽過,某某某移民哪哪哪了,買房買車過得如何如何;某某某從哪哪哪回國了,好像找的工作也無非一個月那麽點錢罷了。
人心深處的審視對比,恰恰給自己造就了要麽衣錦還鄉要麽退而求其次的認知。殊不知,人生最大的不易不是拔得頭籌,正是退一步海闊天空。
想想很多被中介欺騙的勞工,再苦再難都不敢回鄉,很大原因是無法面對自己的家人鄉鄰,還不起四處借來的外債,作爲弱勢群體,對他們來說,這樣的認知遠遠超越了其本應承受的界限。
受困的身軀,背著精神的枷鎖,走到哪裏都更加難以找到自我,更何況是家。
關于貼標簽
你是一個在國外生活的人——你周圍的人會給你貼標簽。
在國外,你是一個外國人——你周圍的人會給你貼標簽。
(被貼標簽的感覺)
這些標簽,有時候是善意的,有時候是嫉妒的,有時候還參加著羨慕和一點點不甘心。
這一點絕不僅僅在中國存在,相信世界各地都有同樣的情況,是人心深處那一點不能否認的陰暗。
出國離家的人,要面對的是來自雙向的標簽,也就不難理解爲什麽去留都不是滋味了。
正像老何說的,自己的美國朋友對自己在海外的經曆顯得並不很感興趣,因爲他們或多或少會覺得,這是一種炫耀,雖然他只是在分享。多數人都希望停留在自己熟悉的範圍內,增強存在感和安全感,當他打破這個範圍時,標簽就産生了。而在新加坡,2米以上的身高,黃頭發藍眼睛的老何,將永遠是一個“洋人”。
新加坡或許是除中國外最合適中國人生活的國家
我在新加坡生活五年後,發覺自己確實變化了很多。
不久前我帶著孩子回北京,竟然會因爲晚上九點半在北京二環西直門橋附近等待了一個小時卻打不到出租車而撥打110投訴——警察叔叔很禮貌的給了我一個叫出租車公司的電話,但還是打不到車。
就餐的時候我會因爲餐廳提供食物與菜單照片相差太遠而投訴,投訴結果是對方表示“伺候”不了我這樣的顧客。
帶孩子在兒童樂園玩的時候也會因爲衛生防範不佳提出意見。
我的先生說,我之所以這樣,是因爲在新加坡住久了。
新加坡恐怕是世界上除中國以外華人最易融入的國家。由于曆史的原因,西洋人在亞洲國家有著與生俱來的優越感,在亞洲,他們未必能獲得歸屬感,但優越感卻相當程度的彌補了這一空缺。
而亞洲人在西方國家卻難以找到認同感或歸屬感。一個普通中國人在歐美國家,很難獲得中高層管理者的職位,但在新加坡機會則相對高很多。
盡管很多人表示並不喜歡新加坡,但是對比回國所産生的文化及生活差異,加上這裏良好的治安,幹淨整潔的城市環境,子女教育等等因素,更多的人還是選則留下來生活。
回去或留下,矛盾糾結中找到自己的家
雖然在新國家裏取得認同感比回到家鄉更具有挑戰(這恐怕是很多人表示不喜歡自己居住的外國的主要原因),但在一個環境裏長期生活後,形成習慣,有了適應感,多數人潛意識中會自動優先選擇保持現狀。更何況走出去的人已經有了更現代更國際化的眼光,多數也有了更好的生活質量。
糾結往往發生在要放棄已形成的習慣,選擇一個未知的狀態前,因此,走出去了,決定回來,不容易(就像當初選擇走出去也不簡單一樣)。
另一方面有點像長大的孩子,當你有了自己的家庭,成熟的視角後再度回到父母身邊,會發現自己竟然和從小一起生活的父母存在這麽大的分歧和差異!
原生家庭就像祖國,你對她擁有無法割舍的情感,但當你有了自己的眼界和價值觀的時候,又必然和她産生文化、生活等等方面的沖突。
心在何處,家人在哪裏,那就是家
至于歸屬感和家的定義,想分享一對來自歐洲的朋友的故事。
他們的兩個孩子出生在土耳其,孩子們兩歲以後搬家到新加坡,後來輾轉去了很多國家不同城市。夫妻倆對孩子們會認爲自己是哪個國家的人這個問題感到焦慮,他們特意安排孩子們返回土耳其,想告訴他出生地的故事。但他們的孩子喜歡土耳其卻對自己的出生地這個事件並不感冒!
孩子們很少向別人介紹自己護照所屬的國籍,有時候他們會介紹自己的父母是哪個國家的人,至于他們自己從哪裏來,通常他們會說搬家前所居住的地方。他們不去深究自己到底是哪裏人,他們的家在哪裏,如果一定要回答,他們會說:“我們大家在哪裏,哪裏就是家呀。”
(風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