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新加坡第一位女律師,她的父親張永福資助過孫中山。作爲在南洋的革命根據地,晚晴園本是她奶奶養老的別墅。
她的第一任丈夫是羅隆基。羅隆基後來娶了彭德懷的妻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擔任民盟中央副主席,與章伯鈞儲安平列“中國三大右派”。新加坡現任副總理張志賢是她的侄孫。
她的先輩、她的丈夫、她後輩,在中國和新加坡都是影響近代史的人物。
今天要介紹的,就是新加坡首位女律師張舜琴(Teo Soon Kim)的故事。
(就是這位端莊女子)
我們就先從張舜琴的父親說起。張舜琴的父親,是鼎鼎大名的同盟會南洋分會的副會長張永福。換句話說,張舜琴是新加坡副總理張志賢爺爺的堂姐。
生于新加坡的他,是一名成功的橡膠商人。1904年,張永福和同爲同盟會南洋分會骨幹的陳楚楠,創辦了《圖南日報》,吸引了許多南洋人士踴躍捐款支持革命。
張永福和孫中山相識後,爲他的革命熱忱所感染,曾捐出了35萬新幣(那時的肉骨茶不過幾分1毛錢,你們可以自己掂量下,是怎樣一筆巨款)這還不算,他還把給母親養老的晚晴園(後來易名爲孫中山先生南洋紀念館),讓給同盟會南洋支部做辦公和開會用,可見張永福有多闊氣及俠義!
▲(經典老照片,左一爲張永福)
生于1904年的張舜琴是家中的長女。開明家長、優渥家境……決定了張舜琴可以接受非常良好的教育。
1922年,畢業于美以美女校的張舜琴,被父親送到英國倫敦法律協會深造。她不是這所新加坡著名女校的唯一知名校友,李光耀夫人柯玉芝就是張舜琴的學妹。
關于美以美女校:雖說美以美女校是新加坡的名校,但其實它的創辦人卻是一個美國人。1887年7月,作爲第一位被美國衛理聖公會教堂所屬的外國女子傳教士協會指派的女子傳教士的布萊克摩爾踏上了新加坡的土地。她創辦了最初爲新加坡的泰米爾家庭女孩提供教育服務的“泰米爾女子學校”,後更名爲美以美女校。
1927年,23歲的張舜琴在英國取得了律師資格,真是妥妥的學霸一枚。同年嫁給了她的第一任丈夫,來自中國清華大學的學生領袖羅隆基。
羅隆基,中國著名的政治活動家,民主人士,中國民主同盟的創始人之一、著名學者,反右運動開始後被打倒,在那段時期有中國第二號“右派”之稱。
他們是在英國的一次舞會上結識的,不久就在新加坡舉行了盛大婚禮,受到了媒體的高度關注,轟動一時。1928年,張舜琴考取了新加坡的執業律師資格證,成爲新加坡第一位女律師。
爲了和婚後一個月就回到中國的丈夫團聚,張舜琴離開家人,只身來到有“十裏洋場”之稱的上海,作爲“中國第二位持有英國律師執照”的律師在當地開始了律師生涯,但紅毛派的她幾乎不會講漢語,她只能接外國人的訴訟,因此生意清淡。不過,她的英文派上了用場,在光華大學(曾與複旦齊名的私立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的前身)執教英文。
▲(光華大學大門)
所謂相愛容易相守難,傳聞羅隆基生性浪漫風流,而張舜琴又管事太嚴,因此兩人常常吵架,張舜琴經常哭哭啼啼到他們的鄰居,梁實秋夫婦的家中訴苦。同在光華大學任教的兩人關系不睦,可說是全校的公開秘密。
1929年,張舜琴生下一個女兒,但一個多月後,孩子夭折,這無疑又讓她和羅隆基的關系雪上加霜。羅隆基在1931年給徐志摩及胡適的信中寫道:“舜琴已于昨日離滬返新加坡,國家的個人自由沒有爭到,家庭的自由爭來六個月,功夫盡費在吵架上面,真不值得。”
就這樣,張舜琴獨自一人黯然回到了新加坡,在新加坡“海峽華人三傑”之一宋旺相的律師樓執業,不時到監獄去訪問囚犯。這對才子佳人的婚姻,于1938年正式終結。
打敗張舜琴的王右家,是當時著名的民國大美女,也就是曹禺戲劇《日出》中陳白露的原型。兩人于1931年在上海相識並一見鍾情,從此高調同居,愛得死去活來。
▲(王右家,陳白露原型,據說相片不及本人十分之一)
張舜琴在新加坡短期生活後,就跟隨父母張永福夫婦遷居到了中國,此時,她已然放棄了律師工作,先後在多所大學任教。她在西北師範學院擔任外文系主任時,認識了畢業于西北聯大中文系小她12歲的王振綱,兩人結爲夫婦並育有一子。1943年,張舜琴夫婦帶著孩子來到了台北,任教于台灣大學外語系。
▲ (站在張舜琴後面的這位男士,從樣貌上判斷十有八九是她的獨子)
抗戰勝利後,張舜琴的父親張永福因爲和漢奸汪精衛的私交甚好(不知道這是否和汪精衛的老婆陳璧君是馬來西亞槟城人有關系),又曾追隨汪精衛政府而被國民黨政府扣押。
張舜琴得知消息後奔赴南京,重操舊業在法庭上慷慨陳詞親自爲父親辯護,最終張永福得以被輕判,被沒收的家産也發還了,結局還算圓滿。
▲張永福和張舜琴的同框照片
1948年,張舜琴舉家去了香港;1959年,張永福在香港病逝。上世紀50年代,張舜琴一家三口又回到了中國,從此,張舜琴和家人完全失去了聯系,再沒見上一面。
1958年,張舜琴一家人被調到了安徽合肥工作,張舜琴在合肥師範學院外語系教書,丈夫則在合肥的一所中學教書。
日子還沒有安穩幾天,文革就開始了,經曆豐富的張舜琴怎麽可能幸免?她曾三次被關入牛棚,吃盡了苦頭,同時她保存的孫中山寫給她父親的約三十封信件等重要曆史資料,也全部丟失了,真是可惜。
歲月流逝,時光來到1978年的4月,張舜琴已是74歲的老人了。在安徽大學教職員不到15平方米的宿舍內,前一天還在工作的外語系講師張舜琴,在睡夢中悄然離開了這個帶給過她快樂也有不盡苦痛的世界。陪伴在身邊的,是她的丈夫王振綱和她的4歲小孫女王雷。
2012年,張舜琴的孫女,定居新加坡的王雷,將她的骨灰從安徽合肥帶回了新加坡,安放在蔡厝港的基督教墓園,這位在風風雨雨中度過一生的新加坡首位女律師,在拜別故土超過半個世紀後,終于回到了故地。值得一提的是現任新加坡副總理的張志賢是張舜琴最小的叔叔張華丹的曾孫。
張舜琴的孫女在上海工作的王雷原本是想移民加拿大的,但在命運的安排下,2001年隨同到國大深造的夫君來到了新加坡,並成爲了公民。王雷說:自己回到祖母生活過的新加坡,並帶回了祖母的骨灰,似乎是冥冥中的某種安排。
(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