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真實的新加坡故事,雖然看起來一地雞毛瑣碎不堪,真相依舊逃不出人性的共同弱點。
故事的主人公,是現年89歲的阿婆。她最近連同一個兒子,怒告其他三子。阿婆不但子孫成群也有豐厚家産,理應頤養天年,爲何晚景如此淒涼?先看家世背景:
- 她和曾是雞場老板的老公,育有8個孩子,其中5個是兒子。
- 雞場是在2008年,阿婆老公86歲那年結業的;2014年,老公以92歲高齡過世。
- 阿婆夫婦和大兒子,聯名擁有實龍北一間店屋;阿婆夫婦和二兒子,聯名擁有裕廊西的一間店屋,兩個店屋的市價,超過500萬新幣。
- 阿婆和老公原本還聯名擁有德惠巷一間店屋,不過她在2007年把店屋權益轉到了老公名下。
▲開雞場雖然累很賺錢
提醒:記住這些人物和年份,以下還會提及。
2009年,81歲阿婆發現87歲的老公,居然和家中女傭“有一腿”(已有網友吐槽,老漢的“精力”真好),結果兩人關系徹底鬧掰。
原本夫婦倆一心經營雞場,雖然關系一直不太融洽,倒也沒有外遇的擔憂,不曾想2008年雞場一結業,隔年就有幺蛾子。
老倆口有矛盾,老大、老二不但沒勸和,反倒旗幟鮮明護著父親,以至于日子難過的阿婆擔心自身安全,在2009年9月搬離了自己位于武吉班讓的“老窩”,投靠了四兒子。不識字的她怎麽都不會想到,這一搬造成了今天和兒子們對簿公堂恩斷義絕的下場。
▲(示意圖)組屋是大多數新加坡人的安身立命所在
2010年5月,阿婆申請和老公離婚,可是沒有離成。或許是良心發現,老公給了她20萬元的“精神損失費”,也算生活費,她卻申訴近些年來分文未得。她這次有把小兒子告上法庭,就是稱後者“忽悠”她,母子倆到銀行開了聯名戶頭,他手握現金支票,卻不肯發放生活費給自己。
同年,小兒子把阿婆從四哥那裏接回了自己的家,不知道是不是他手握了阿婆的巨額生活費卻不給錢,反讓四哥養,實在說不過去的緣故。兩個星期後,他就把82歲老母遺棄在了組屋底層。
看不過眼的老三(這是他在本劇中的唯一一次露面,也是唯一沒被扯進官司的兒子)就將阿婆送進了老人院,並向法庭申請贍養令,要求所有孩子承擔阿婆的住院費用,庭令在2011年1月生效。
▲示意圖
阿婆有8個孩子,就算按照華人傳統由兒子養,5個兒子分擔她在老人院的費用,一人大概也就400元/月,只要老媽晚年生活愉快,也未嘗不可,可兒子們又不幹了~
2011年2月,二兒子把阿婆接回了自己的家;5月,小兒子以老母已有兒子養,要求撤銷贍養庭令。而這段時間,爲啥小兒子還是沒把生活費給阿婆,據他自己說,是二哥軟禁了老媽,不准她和其他家人見面。他還說二哥這麽做是要逼迫他交出老爸給老媽的那20萬元。
2014年,阿婆老公去世,照理她可以回到自己的窩養老了吧,也不成。因爲有兒子不但在鐵門上加鎖,更將整間屋子“掏空”。
2015年,忍無可忍的阿婆報警求救,後來更和四兒子一起,把大兒子、二兒子,連同前面提到的小兒子,一並告上法庭。
阿婆的訴求有三:
1)自己不識字,不記得也沒同意過,將前面提到德惠巷的店屋權益轉給已故去的老伴。
2)說起來自己是三間店屋的聯名屋主,這幾年卻沒有收到過一分錢租金,要求大兒子、二兒子給回她應得的那部分租金(這麽多年下來應該不少)。
3)要將三間店屋都賣掉,拿回自己該得的收益(估計至少能分到百把萬)。
▲示意圖
大兒子、二兒子哪肯輕易就範,應訴了以下幾點:
1)老爸根本無意把店屋留給老媽,就連他倆的武吉班讓政府組屋,都只是由阿婆幫忙保管而已。
2)所有這些事,都是四兒子在裏頭作祟。畢竟腰纏百萬貫的老爸在2009年立下的遺囑中,除了其它細枝末節的規定,明文說了~阿婆可得遺産的6萬4000元,老四只分到區區200元。但~老四卻是阿婆遺産的唯一受益者,那意味著阿婆打官司爭回的財産越多,以後他得到的越多。
3)爲了增加答辯的可信度,更不惜爆料:老四一向是家裏的“麻煩制造者(Trouble Maker)”,脾氣壞且有暴力傾向,以前吃到不喜歡的食物會翻桌子,和兄弟吵架還會向他們吐口水,很顯然是他挑唆老媽鬧著分家産。
▲示意圖
4)早在2009年2月,阿婆就在四兒子或是其他兒子的逼迫下,從與已故老伴的3個聯名賬戶裏,提走了10萬2000元(也不知道是她提款還是老公出軌在先,反正已是一筆糊塗賬);2014年老爸過世的時候,阿婆和四兒子都沒來送終,現在你們倒好意思出來要錢?
四兒子當然全盤否定了他不爽老爸只分他200元遺産,別有目的起訴其他兄弟,以取得更多父親遺産的指控。
這起家庭爭鬥案件,目前繼續審理中!可歎將近九旬阿婆,雖有萬貫家産也有子孫成群,因爲親骨肉的一個“貪”字,晚年生活如此狼狽不堪。
至于其它精彩的本地家庭狗血劇,還有~